惭愧的意思是什么?惭愧的意思是什么_惭愧的解释和意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惭愧的意思是什么

惭愧的意思是: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惭愧:cán kuì

分开解释为,对不起自己叫惭,对不起别人叫愧。

引证释义

1、 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惭愧,小国附协。“

2、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唐 王绩 《过酒家》诗之五:“来时长道贳,惭愧酒家胡。“

拓展资料:

(1)老师交办的事情我没有做好,心里感到很惭愧。

(2)她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惭愧。

(3)他孜孜不倦的干劲使我们大家惭愧。

(4)很惭愧,这次高考我名落孙山了。

(5)说来惭愧,我只不过是尸位素餐,哪里称得上有功。

    惭愧的意思是什么_惭愧的解释和意思

      惭愧是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那么惭愧的意思你们知道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了惭愧的意思和 造句 ,希望大家喜欢。

      惭愧的意思

      【拼音】cán kuì

      【解释】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2.感幸之词。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客气的说法。

      【出处】语出《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

      惭愧的 近义词

      内疚 心中惭愧不安:深感内疚|没有帮他把事情办妥当,我感到很内疚

      羞愧 1.羞耻和惭愧

      欣慰 1.喜悦而宽慰

      愧疚 惭愧不安:~的心情 ㄧ内心深感~

      羞惭 1.亦作“羞惭“。 2.羞愧

      忸怩

      汗下 1.汗流而下。形容惭愧﹑恐惧或焦急

      羞赧 害羞得脸红:她羞赧而退

      忸捏

      自谦 1.自我谦逊。 2.自足;心安理得

      自卑 自己看不起自己,觉得处处不如人家:自卑感|自卑心理|他很自卑

      用惭愧造句

      1. 而那双眼睛,却包含着许多复杂的感情:有生气、有伤心、还有一些失望。但我也看到希望也同样存在着。那双眼睛就那样看着我,可我,却比任何一次挨骂都感到惭愧和那种想要站起来的强烈决心。我承认,我十分感谢那双眼睛。

      2. 当你正愁你的身体不够好时,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是怎样度日的?你不觉得惭愧吗?你的烦恼又算得了什么?

      3. 谦虚的人,快来,让我拥抱你们!你们使生活温和动人,你们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惭愧。孟德斯鸠

      4. 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你说你好累,已无法再爱上谁。风在山路吹,过往的画面全都是我不对,细数惭愧,我伤你几回。

      5. 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已为人之母,也体会到做父母的辛苦,但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琐事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想想真的挺惭愧的。对不起,爸爸妈妈!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去公园逛逛吧!

      6. 的期末考试又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想起妈妈对我的期望,我倍感惭愧。

      7. 父亲的一言一行使我受益匪浅,惭愧终生。因为我觉得父亲永远比我崇高。

      8.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9. 荣誉使我感到惭愧,因为我暗地里乞求着它。泰戈尔

      10. 很惭愧我很欣赏流行新闻学,我必须说我更热衷于这种新闻学。胜于你们叫做高品质新闻学的东西。

      11. 既然你是无知,就不要惭愧学习。

      12.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3. 很惭愧,这次高考我名落孙山了。

      14. 说来惭愧,我只不过是尸位素餐,哪里称得上有功。

      15. 听了老师的批评,他惭愧的低下了头。

      16. 小明错怪了同桌,心里一直很惭愧,直到昨天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同桌道了歉,心里才觉得踏实了许多。

      17. 用父母的血汗钱去大肆挥霍,是人都应该感到惭愧和羞愧。

      18. 他没有给刚上车的老奶奶让座,觉得很惭愧。

      19. 老李自谦尸位素餐,深感惭愧,所以打算退休交棒给青年才俊去一展长才。

      20. 他的批评总是让人有芒刺在背、惭愧不安之感。

    惭愧怎么读 惭愧拼音介绍

    1、惭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án kuì。

    2、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感幸之词。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客气的说法。

    3、【示例】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惭愧是什么意思

    佛遗教经释义
    俱舍论卷四对惭、愧举出二释,第一释谓崇敬诸功德及有德者之心为‘惭’,怖罪之心为‘愧’;第二释为有余师之说,谓自省所造之罪恶而感羞耻之心为‘惭’,以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之心为‘愧’,此说即以惭、愧皆为羞耻之心,但由对自己与对他人而分别为二。又据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九载,‘惭’即自己不造罪,‘愧’为不教他人造罪;‘惭’为在自心中感觉羞耻,‘愧’为自己之罪向他人披露而感觉羞耻;‘惭’为对人之羞耻心,‘愧’为对天之羞耻心。此说相当于俱舍论之第二释。成唯识论卷六则并取俱舍论之二释,认为‘惭’为先尊重自身,而后崇重贤者与圣者,并崇重法;‘愧’系由世间之力,即由于他人之讥谤或律法之制裁,而轻拒暴恶。即主张羞耻为惭、愧二者之通相,崇善与拒恶则分别为惭、愧之别相。
    相对于惭、愧者,不敬诸功德与有德者,或不自省自造之罪恶而感到羞耻等,此种皆称无惭(梵a^hri^kya )。又无怖罪之心,或于自造之罪对他人不以为耻,则称无愧(梵anapatra^pya )。惭与愧二者能使一切诸行光洁,故称之为二种白法。
    法句经卷释义
    根据古老佛经教义《法句-笃信品》“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中可得,笃信、守戒、内省、反思、闻法、布施和智慧是七种财宝。惭愧当为两意,“惭”为自身的反省,本身认识的提高;“愧”为犯错之后的悔改之心,产生畏惧悔改。

    惭愧什么意思

    “惭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ánkuì,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感幸之词。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客气的说法。分开解释为,对不起自己叫惭,对不起别人叫愧。
    出处:
    1、《国语·齐语》:“是故大国慙媿,小国附协。”
    2、《汉书·贡禹传》:“自念终亡以报厚德,日夜慙愧而已。”
    造句:
    1、她为自己的小心眼感到惭愧。
    2、对于我的错误,我感到很惭愧。
    3、小明做错了事,惭愧地低下了头。
    4、小明做错了一件事,他感到很惭愧。
    5、他很惭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