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黄河的七律(七言律诗,要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七言律诗,要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供参考。

七律·黄河

文/终日乾乾 图/网络图片

              七律·黄河
西出昆仑九曲来,群山大漠为君开。

携沙漫卷随波去,落日相依入海回。

血脉一条滋草木,鹏程万里济人才。

文明古国渊源地,多少辉煌令世猜。

张成昱老师的点评:

诗风大气,端恭雅正。尾联稍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还有许多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每每读来,总是赋予我许多想象,尽管没有见过黄河,但已感受到它不凡的气势,宏伟壮观的景象。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不曾见面,只好百度一下,先来理理黄河的大致流程:

1。源头

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出发,清澈透明的雪水在巴山下面汇聚形成了由一个个海子组成的浅湖区—-星宿海。这里便是我们公认的黄河源头,“繁星沉睡和醒来的地方。” 人喜欢寻根溯源,我有个朋友还专程去星宿海了心愿,一生就是要去看看黄河的源头,有这样情趣的人值得赞许。

2。第一湾
雪水在星宿海作短暂停留,继续向东流去,流到四川,遭遇岷山阻挡,不得不向东北方向折返。在这里形成著名的九曲黄河第一湾。

3。黄土高原
由于这不经意的一拐,拐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黄河和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进入黄土高原时,恣意冲刷的河水卷走了大量的黄沙,原本清澈透明的雪水被黄沙掺进变成了浑浊不清的黄河。这些泥沙又一路载沉载浮,沿途冲刷、沉淀,变成肥沃的土壤,冲积出幅员辽阔的河套平原。
4。“几”字最后一笔的秦晋峡谷
黄河出河套在东面遇上吕梁山,迫不得已南折,在这长达700公里的南下旅行中形成著名的秦晋峡谷。顾名思义,古代峡谷以西为秦地,峡谷以东便是晋土。在峡谷开端有著名的黄河干流老牛湾,末端有“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景点

                (黄河老牛湾)

                  (壶口瀑布)

5 秦岭横陈,渭水加入,黄河折向东流
沿太行山脚东逝进入华北平原。

6。巨龙摆尾(黄泛区)

黄河出河南桃花峪后进入华北平原,如果把黄河比喻成一条龙的话,这一段河被称为龙尾。龙的头、身体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尽管亦拐来拐去,但是还是被大山给束缚住了,起不了大碍。但是龙尾却在平坦疏缓的华北平原却能恣意摇摆(泥沙淤积,慢慢河床高过城市,一旦涨水,溃堤,河水改道,给当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每隔几年就要决堤一次,据史书记载,重大改道发生过26次,龙尾最北扫过天津,最南扫入江淮。

目前的黄河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今后说不准哪天改道去了黄海。

七律•黄河

星源弱水出昆仑,心向蓬莱谒上尊。
涓浍拢来成虎势,浊沙卷入铸河魂。

帝抛壶口焉能阻,禹凿龙门未可吞。

笑看九弯千百曲,黄涛飞处动乾坤。
注解:

1. 星源弱水——意为来自于昆仑山上星宿海的小泉水。

清代,黄河中下游洪水多次泛滥,灾害频繁,清朝曾先后派专使拉锡和阿弥达到黄河源头,穷河源,告祭河神。拉锡从星宿海往上走了两天,发现星宿海之上有三山,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三河东流入扎陵湖。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清乾隆四十七年,阿弥达奉命前往河源,告祭河神。阿弥达西逾星宿海300里,对三条河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位于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明黄河的真正源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彻底治理黄河,改造黄河,造福人民,国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对黄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勘查。1978年,国家再次组织有关单位进行更为详实的调查时,再一次肯定卡日曲为黄河的正源。

卡日曲,本是藏语,意为红铜色的河。它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下,海拔为4830米。它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最初的河道只不过是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

2. 心向蓬莱——指黄河水流向蓬莱。

黄河水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

3. 帝抛壶口——玉帝抛来的壶口。

天下黄河一壶收,传说两千多年前,黄河水位高达数百米,龙王爷就居住在现今东西龙王山之处。大禹治水凿开龙门山,水出禹门口,水位下降龙王山漏出水面,龙王爷无处藏身,就使尽全力往地下钻,尾巴不断拍打岩石,终于造出了这个深达几十米的瀑布和长约数千米的石峪龙槽。

龙王爷居住在瀑布之下,口吐万丈洪水淹没了方圆百十里地面,万民遭灾。西天王母得知此事,先后抛出宝石,准备填平瀑布,但却被龙王碰回,落到了龙槽之下的河心。

王母抛石没有镇住瀑布,龙王继续吐水为灾,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先派二郎神率九员大将,下凡征服龙王,在距瀑布十多公里处摆开战场,九员大将转眼被龙王杀死,二郎神上报玉皇大帝,玉帝大怒,顺手将桌上的茶壶抛出,将龙王收到壶里,这就是瀑布又称壶口的来历。

4.禹凿龙门——大禹用斧头凿成的龙门。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

七律 《人间诗品》·黄河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七律·黄河
朔风激鼓冻春衣,欲渡长河舟若依。

悬岸高台前后浪,生田野径往来稀。

流如九曲初心直,人在孤城锐意归。

向海须行八千里,到头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