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暴兵:护航航空母舰——美国航空母舰发展史(二)二
发布时间: 2023-07-11

二战中美国海军依靠强大的航母舰队,通过与日本航母舰队多次海上决战,赢回了因为珍珠港被偷袭而造成不利局面,最终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胜利。美国在二战一共建造了151艘航母,其中122艘是护航航母。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5月10日,德国闪击西欧,英法联军节节败退,38天后,法国投降,英军从敦刻尔克撤回本土,纳粹德国的声势达到顶点,英国面对如日中天的第三帝国,不得不向大洋彼岸的美国求援,对此时的英国来说,最需要的是飞机,以应对纳粹的轰炸。

美国这边飞机产量是没问题的,但是却缺乏快速运送飞机的船只,只好频繁动用宝贵的大型航母,美国海军中将哈尔西曾致信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上将:“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现在海军需要运输飞机的能力,由于‘企业’号和‘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从美国西海岸转去夏威夷来回运送飞机,这样一来,海军的作战能力就受到了影响。”

海军军官出身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积极投入到关于护航航母的争论中,1940年10月21日,斯塔克就收到来自罗斯福总统的一份信件,里面提到海军需要一种由商船改装的航母,这种航母需搭载8~12架能在较小空间起降的飞机,用于侦察敌潜艇,当发现敌潜艇后投掷烟幕弹,为护航舰只指示敌潜艇的方位,这就是护航航母最初的设想。

长岛级护航航空母舰:

1940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将一批商船改装成护航航空母舰。即所谓在运输船队前方展开,用舰载机侦察、攻击潜艇,或引导水面舰只实施攻击的小型航空母舰。根据总统的命令,1941年用“莫麦克梅尔”号货船改装而成的长岛号,是美国的第一艘护航航空母舰。

长岛号长150米,排水量超过一万三千吨,由一台柴油机驱动,最高时速16.5节。由于吨位余裕并不多,最初的任务规划也认为反潜护航任务将会很少需要面对炮战,长岛号仅配备了一门5寸炮和两门3寸炮作为自卫武器。该舰设计上能够搭载21架飞机,然而战争中她搭载的战机数量要比这多很多。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人的假期结束了。1942年初,随着太平洋战局的逐渐紧张,原本在纽芬兰执行护航任务的她向西海岸启航。6月初,她到达旧金山,并在那里加入了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在这段时间里,她出航对刚刚打赢中途岛海战的美国海军舰队提供空中掩护。6月17日她再度回到西海岸。8月中旬,她来到了瓜岛附近。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她放出的飞机第一波抵达岛上的亨德森机场,为整场战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8月20日,随着护航航母的简称发生改变,她的舷号被变更为ACV-1,稍后的8月23日她抵达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休整。

瓜岛战后,双方的兵力对比已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随着更多正规航母和更新型的护航航母抵达太平洋战场,长岛号于9月20日返回了西海岸,继续承担她训练飞行员的职责。1943年,她的舷号被变更为CVE-1,并被用作飞机运输舰向太平洋战场输送飞机与飞行员。太平洋战争胜利后,“长岛”号于1946年退役,长岛号参与了撤离美军官兵的魔毯行动。战后,她与许多护航航母一样得以复员,成为一艘客轮。

服役时间:1941-1946

舰长:149.96米

舰宽:21.18米

展开全文

排水量:13,342吨

飞行甲板:长为125米

航速:16节

续航力:14500海里/10节

武器:1门127mm高炮两用炮,4门76.2mm高射炮

舰载机:7架F2A水牛战斗机,17架SOC3型侦察机

服役:长岛号(CVE-1)、射手号(AVG-1)

长岛级护航航空母舰

长岛级护航航空母舰

F2A水牛战斗机

SOC3型侦察机

复仇级护航航空母舰:

美国建造的最初型号的护航航空母舰之一,它使用的是C3货船的船体。复仇者级(美制军马(Charger)级,也称袭击者级)与射手号(属于美制长岛级)相比具有更长的飞行甲板、更大的机库和一个小型岛型舰桥。

这些护航航空母舰交付皇家海军后舰上部分美制火炮换装了英国本土的产品。由于该级舰设计不合理,皇家海军在战争中损失了编制下4艘中的2艘。剩下的两艘战后归还美国海军。

英军中的复仇者级最早参与的大型行动是在1942年9月北极航线为PQ 18船队护航。其后,三艘复仇者级全部投入到进攻北非法属殖民地的火炬行动中,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首舰复仇者号在1942年11月15日被德军U-155号潜艇击沉;二号舰欺骗者在1945年4月9日被还给美国海军,其后又被转交给法国海军重命名为狄克斯莫德,1968年被作为靶舰击沉;三号舰冲击者则于1943年3月27日在克莱德河口自爆沉没。

在美军中作为训练航母的四号舰冲锋者,其战时生涯基本就是在切萨皮克湾中为大英帝国训练出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与航母舰员,不断为皇家海军输送新鲜血液。二战结束后不久,冲锋者号从美国海军退役。同长岛号一样被出售给民船公司改装为民用客船,主要经营欧洲和澳大利亚之间的航线,辛勤工作到1969年,之后被出售拆解。

服役时间:1942-1946

舰长:150米

舰宽:23.7米

排水量:11000吨

飞行甲板:长为127.4米,宽21.6米

航速:16.5节

续航力:14000海里/10节

武器:3门102mm/50倍径防空炮;19门20mm厄利孔高炮

舰载机:32架F2A水牛战斗机和SOC-3型侦察机(英军同型舰配置12架海飓风战斗机,3架剑鱼鱼雷机)

服役:复仇号(AVG-2)、欺骗者号(AVG-3)、冲锋者号(AVG-4)、冲击者号(AVG-5)

复仇级护航航空母舰

海飓风战斗机

剑鱼鱼雷机

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

1941年,美国参战,德国又故伎重演,出动潜艇扰袭美国沿岸,美国的岸基飞机加强了反潜。但是航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运输船队却依然缺乏飞机支援。因此,英美都迫切需要装备大量护航航空母舰用于反潜护航。在此之前,美国已经有建造护航航母的经验。1942年,海军部批准了1942年造舰计划,用C3型标准货船船体改建新型的护航航空母舰,即博格级。该级计划改建48艘。

博格级护航航母是美国海军自身大量装备的第一型护航航母。该级舰吸取了之前建造的长岛级和复仇者级护航航母的经验,保留了复仇者级的舰岛,同时继续扩大飞行甲板,升降机也增加为两部,舰载机运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美国共完成45艘博格级护航航空母舰的建造,但除了其中的11艘有实际编入美国海军舰队服役外, 其余34艘被出租给英国皇家海军,而成为攻击者级(Attacker Class)与统治者级(Ruler Class)护航航空母舰。

服役前期,大部分的博格级护航航母被部署到了大西洋执行护航反潜任务,绞杀德军U艇。少部分博格级在太平洋上执行飞机输送任务。其中博格号所属的猎潜组共击沉了12艘德日本潜艇。此外,该舰护航的船队没有一艘损失,其搭载的舰载机也没有一架被击落。整场战争中博格号总计获得了五枚战斗之星和一个总统集体嘉奖勋章。 本级中仅“布洛克岛”(ACV-21)战沉,1944年5月29日于Canary岛西北方被德国U-549号用鱼雷击沉。

战争中,大部分“博格”级,无论属于美军或英军,都主要在大西洋作为反潜战斗群核心带领驱护舰活动,击沉了上百艘U艇,沉重打击了德国海军,而自己只被击沉一艘,即“布洛克岛”号。除此之外,美军及英军在太平洋服役的少量“博格”级则大多作为飞机运输舰执行任务。战争结束后,“博格”级部分被作为直升机航母/飞机运输舰保留或者仅仅挂名直到退役,部分直接出售拆毁,还有少数被民船公司买去改装后重新作为民船活动。

1964年5月1日“卡德”号将又一次从菲律宾苏比克海军基地运来30架直升机、军用卡车和武器弹药,该舰将再次停泊西贡芽庄港。因此,根据越共游击队领导人阮友寿的命令,越军水上特工队决心一举拿下“卡德”号,并把攻击“卡德”号的时间初步定在了5月2日凌晨时分美军防备最为松懈的时机。

5月1日夜,由6名蛙人组成的特工小组先化装成南越伪军,乘坐暗藏磁性水雷的卡车混进了芽庄港。在港内内线的配合下,他们熟练找到该舰动力舱位置,将磁性水雷贴到舰体上,设定了时间,然后迅速返回并在岸上小组的接应下安全撤离。越军水上特工队的行动一气呵成,而“卡德”号上的美军官兵则浑然不觉。6时,磁性水雷准时起爆,排水量超过1.5万吨的“卡德”号连同数十架直升机和大量装备物资一同翻沉港底。一时间在美军和世界各国中造成了巨大轰动,越共的水上特工队一战成名。

服役时间:1942-1971

舰长:151.2米

舰宽:21.1米

排水量:11,420吨/15,390吨

飞行甲板:

航速:18节

续航力:26300海里/10节

武器:2门127mm高平两用炮,10座双联40mm博福斯高炮,20门单管2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