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为什么打不过王龁,他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吗?王龁和蒙恬谁厉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为什么打不过王龁,他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吗

所谓的名将,并不是靠阵前单挑取胜的,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不争一时胜负,着眼于战争大格局。虽然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时,赵国本土最拿的出手的将领。但他的对手秦军主将王龁也不是泛泛之辈。在赵王用赵括取代廉颇以后,秦昭王才秘密地用白起取代王龁担任秦军主将,以王龁为副将,这也说明王龁在当时秦军中可以排在仅次于白起的地位。

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率领的赵军对阵秦军时接连失利,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农历四月,秦国军队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当年六月,赵军失利,被秦军攻破赵军阵地,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秦军还俘虏了四名赵国尉官。但这并不能说明赵将廉颇本身能力比王龁差,毕竟军队之间的胜负不完全取决于主将个人能力的高低,特别是像长平之战这样关乎赵国国运的战争,赵国一时的失利并不要紧,关键要看最终的结果。事实上,战争初期短暂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秦将王龁久经沙场,指挥水平很高。提起王龁,知道其战绩的人远不如战国四大名将,甚至还不如乐毅田单等人的事迹广为流传。但是,从秦昭王在长平之战初期把倾国之兵交与王龁指挥就可以看出王龁的过人之处。即使在白起被逼自尽,王陵率秦军围攻赵国邯郸久攻不克的情况下,秦王还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让王龁救急,看得出来王龁是深得秦昭王信任的宿将。

二是长平之战秦军兵力更多实力更强,在士气正旺之时小胜几场不足为奇。在长平之战前,秦军接连在与楚国魏国韩国的战争中取胜,并在长平之战前期集结了倾国之兵,而赵国属于被动应战一方,廉颇也有试探对方兵力实力的意图。在小负几场之后,廉颇果断调整战略,后撤至更加险峻稳固的防线。

三是初期失利后廉颇果断调整战术,显示名将风采。在初期试探进攻失利后,廉颇也并不是没有收获,他探得了对方的实力强劲,就果断后撤至地形更加有利稳固的防线,打算采取拖延战术,用时间拖垮对手,最后伺机再进攻。应该承认的是,这是国力相对弱的赵国能采取最合理的战术,也是秦军最不愿意面临的情形,显示出廉颇名将风采。

王龁和蒙恬谁厉害

长平之战共杀人四十五万,连同以前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攻楚于鄢决水灌城淹死数十万,攻魏于华阳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二万,攻韩于陉城斩首五万,共一百余万,这是白起的一张极不完全的杀人账单。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赵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被王龁取而代之,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伊阙之战又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从最低级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国闻白起胆寒。

其实,白起是生于战国时代,一个人才汹涌的时代。白起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一个非常有名的秦国大将,被封为著名的“武安君”,一生致力于为秦国征战,却从未打过败仗!这是将他称为第一战神的第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白起有勇又有谋,在秦国与六国的许多战争中,立下前所未有的战功,让六国的军民闻风丧胆,与著名的廉颇、李牧、王翦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更是位于首位,这是称其为千古第一神将的第二个原因。在白起之前,从未出现如此神勇的大将,此名号他当之无愧。那白起究竟做了什么?我们慢慢来说。

首先,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是历史上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一生致力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最终他做到了。可是,为什么秦始皇能做到,其他曾经称霸中原的国家的君主没有做到呢?除了秦始皇本身的雄韬伟略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巨人”那就是功绩显赫的秦国先祖了。从春秋时代开始,各国开始不受周天子约束,纷纷扩张自己的诸侯国,并且不断称王称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秦国从一个西部蛮夷小国家开始发展,不断壮大。可是由于春秋时期,秦国地处蛮荒之地,不在中原,制度礼节等都很落后,导致人才欠缺,两三百年来一直没能像晋国齐国那般称霸。可是,到了战国时期,这一切都改变了,因为一个人的变法,就是商鞅!商鞅死后,秦国一直沿用变法后的制度,更加强大。秦国很早就意识到,需要扩张,就需要人才。所以,秦国多年来深知自己国家缺乏人才,一直引进其他国家的人才,也立下了许多战功。这时候,一个比以往将军都要厉害的人才出现了,就是秦国本地人白起!

攻打韩国,一战成名。

回顾大大小小的战役,在本来就强大的秦国的基础上,白起奋勇抗敌,为自己国家立下汗马功劳,让韩国、魏国、楚国、赵国等再也无法抗衡秦国,奠定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大势。一位如此有勇有谋的大将,在他之前并没有出现比他还厉害的,所以称他为千古第一战神比不为过!

辉煌战史 名门之后

蒙恬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蒙骜作为秦国将领,伐韩,取成皋、荥阳,建立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二年,蒙骜又一气攻取了37座城池。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蒙骜攻韩,夺取了13城。秦始皇五年,他又率军攻打魏,取得了20城,建立东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蒙骜去世。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秦国以一国之力,横扫中原六国,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帝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中国的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民族——匈奴,他们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在秦统一中原的同时,他们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就在此时,秦始皇派出一名大将北击匈奴,这就是名将蒙恬。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以蒙恬为帅,统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在黄河之滨,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蒙恬率领的军队以锐不可当的破竹之势,在黄河上游(今宁夏和内蒙古河套一带地区),击败匈奴各部大军,迫使匈奴望风而逃,远去大漠以北七百里。汉代贾谊就评价当时匈奴的状态说:“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将彪悍勇猛的匈奴重创,使其溃不成军,四处狼奔。匈奴几十年不敢进汉地,蒙恬功至高也。蒙恬统率重兵坐镇上郡(今陕西榆林市境内),为加强河套地区的防线,在河套黄河以北(今内蒙古乌拉山一带),筑亭障,修城堡,作为黄河防线前哨阵地。进过这次战斗,给北方带来了十几年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河套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蒙恬勇敢作战、出奇制胜、击败匈奴的大战,是他一生征战的最大的一次战绩,人们称赞他是“中华第一勇士”。

由此看来看来,还是白起要厉害的多!毕竟可是第一杀神啊!

长平之战中,王龁可以轻松突破高平关,连下赵军数道防线,是否意味着廉颇中计了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笔者认为题主所言廉颇中计的观点并不正确。

公元前262年,秦王召回白起,派王龁出兵上党。赵王也是有野心之人,到嘴边的肉自然不会轻易放手,直接命名将廉颇上党蹲点死守。

廉颇脾气火爆,但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深知赵军和秦军的实力差距,并没有和秦军硬碰的打算,毕竟秦军主攻,士气极为高昂,赵军很可能一碰面就被吃掉!

廉颇擅长防守,便决定以守待攻,他先在上党西部空仓岭置了空仓岭防线。空仓岭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石质山岭,地形极为险峻。他在山岭上临时修筑了一道长城,西垒壁。同时在丹河西岸,空仓岭东麓的山脚下,修筑了两座堡垒,东西二鄣城,而二鄣城的东面,修筑光狼城,作为军粮补给基地。并安排了四个都尉领兵严守,这样三城和空仓岭可以互相照应!

这是赵军的第一道防线,守将是廉颇的郫将赵茄,主要是预警和消耗秦军战力的作用!赵茄所领的兵力,大致为赵军总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