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作品出世是需要一定运气的,你觉得呢?佳句都是背名家的,不都是妙手偶得吗我们怎么写不出
发布时间: 2023-07-06

本文目录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作品出世是需要一定运气的,你觉得呢

恰好今天写了一幅字,是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有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作者对李白诗词的由衷赞美与褒奖。那么,李白的盛名是一蹴而就或恰逢良机才成的吗?

答案是鲜明的,李白的名动京城是他厚积薄发的结果。我们从他名字来历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他自幼聪慧。据说李白七岁时,其父看着院落中葱翠树木和似锦繁花,吟诗:“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他母亲续吟:“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吟出:“李花怒放一树白”。 恰逢姓李,于是其父取首尾两字,给他起名“李白”。

再回到作者的原诗出自陆游的《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作者说“天成”的本意并非是凭空而来或仅是靠运气,而是基于长期文化积淀,通过对世间事物长期积累起来的感性认知和深入的思考,由于偶然捕捉到的灵感,而引发的妙笔生花,其中最核心的是“妙手”,不是有深厚的积淀,再多的机会都是徒然。


佳句都是背名家的,不都是妙手偶得吗我们怎么写不出来

佳句都是背诵名家的,我们写不出佳句,我认为是因为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 书籍读的不够,读不精,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出自南宋陆游的《文章》中的千古佳句,告诉我们:文章 的“天成”,并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技术高超的人,也就是文学素养很深的人,经过长期积累和深入思考,于偶然间捕捉到灵感,然后得到妙语佳句 。

这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的思考,就是厚积薄发。我们写不出佳句,往往是书籍读得不够,读得不精,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苏轼对读书和写作有一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在广博地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在慢慢地释放出来。这说明多读书,然后懂得去粗取精,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说明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多熟读甚至背诵好的诗书典籍,是学习写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了丰富的积累,写作的欲于表达之情就会油然而升。

所以,写不出佳句,是因为书籍读的不够,读不精,达不到厚积薄发的效果。

二、 文章写的不多,写不深,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如何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写作也不例外。要写出佳句好文,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好量变的积累工作,才能有质的飞跃。我们写不出佳句,往往就是文章写的不多,写得不深,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老子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写作也一样,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一篇一篇地写起,一篇一篇地积累,写得多了,就慢慢积累出经验,然后就写得深写得好写得精,最后达到质的飞跃,写出佳句名篇。

所以,写不出佳句,是因为文章写的不多,写得不深,达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观察生活不细,悟不透,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

古今那些佳作名篇,都是从生活中观察、深悟、提炼出来的,即所谓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概念。意思是说没有生活的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都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

作家把我们实实在在的的生活,通过精练的语言描述、有序的故事情节、集中矛盾的展现、绘声绘色的描绘等艺术手段形成比生活更加生动,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

要写出比生活更加生动,更加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就需要我们热爱生活,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品深悟透生活中发生的一切。

所以,我们写不出佳句,是因为观察生活不细,悟不透,达不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境界。

四、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写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和写文章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所以古代文人非常注重文采,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求一字稳,捻断数根须”的信念。有了这种信念和追求,历代文人才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佳句。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大都是文人呕心沥血妙手偶得的神来之笔。

例如贾岛的名句“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的典故。为了把诗中的“推”字改为“敲”字,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引得街上行人惊讶万分。

还有他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典故。贾岛一首《送无可上人》的诗题,写出了为堂弟无可上人送别时的所见所感,其中的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是贾岛三年所得,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

大凡古今中外的佳句,无不像贾岛这样,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才脍炙人口的。

所以,我们我们写不出佳句,是因为不注重遣词造句的精彩,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念。

五、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世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那些鸿篇巨著,佳句好文都是数十年坚持不懈,努力耕耘的结果。

王国维认为治学和写作都要经过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三重境界。

意思是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其次必须坚定不移,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最后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这就认准目标,坚持到底的功效。

纵观那些创作出鸿篇巨制的文人墨客,莫不是伏案奋笔多年积累的结果。曹雪芹倾其毕生经历创作了《红楼梦》,司马迁用数十载创作了《史记》等等。

世上所有的失败,都是死在半途而废的路上,写作亦如此。

所以,我们写不出佳句,是因为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你有妙手偶得的作品吗能分享吗

今天是海子去世的31周年。今天和几个朋友在讨论什么是幸福,各自有各自的幸福,有的想赚很多很多的钱,有的想去还环游世界,有的想开公司等等。然后,我想一想自己的幸福确实很简单的,突然就想写一段文字来抒发我这一些情感。

幸福碎念

今夜我在纸上写下

幸福

二字

笑着笑着却沉默 沉默

写不出什么

海子

想起那个拥有闪电幸福的的人

在春天呐喊

陌生人 陌生人

为你幸福 祝你幸福

突然想起

未来的某个傍晚

手捧着书籍

母亲桌前摆弄碗筷

爱人在厨房微笑的扔出热腾腾的饭菜

手机响起 告诉你的资产到位

孩子调皮的说着

奶奶和妈妈做的饭菜一样香

老父亲笑着说

没长大却学会拍马屁

笑声朗朗

落在满墙书架

窗外明月皎洁

星星眨眼

啊 多么美好 美好

噢 一无所有 所有

不 有我自己就足够

你也一样

陌生人

这段文字也就是“妙手而得之”的文章。世间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写成文章,所以说文章本天成。“妙手”是指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生活中的美,生活中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