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抛开张扬之陋习,在反省中悟出真知,方为大智
发布时间: 2023-07-06

道德经:抛开张扬之陋习,在反省中悟出真知,方为大智慧。

01人生在世,贵在自知。

人生最可怕的一件事情,就是认知不到自己的错误,当不认为自己有错的时候就谈不上改正,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道德经》中说这样一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明,能够战胜别人是一种力量,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何谓战胜自己?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让自身不断的突破。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老子提出通过外在事物来反观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这才叫做大智慧。

《道德经》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跟用脚尖走路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

所有自以为是的居功自傲,都是人生德行的累赘,如果不能去除这一些祸患,这样的人生是走不远的,必然会自掘坟墓,让自己遭致祸患,给自己的人生竖起了无形的屏障。

唐代有一个棋手叫王积薪,他是非常有名的下棋之人,棋艺非常高超,自以为天下无敌。

有一次,他游览京城的时候住在一个旅店里,晚上熄灯之后,听到隔壁房间的老妇人和他的儿媳妇说:“这么好的夜晚,时间还早,我们下一盘棋吧。”

于是她们就开始下棋,王积薪这个时候偷偷听到老妇人对儿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子。”

他儿媳妇又说:“我在第几道下子。”

两个人各说了几十道,王积薪暗自记住了他们下棋的步骤,第二天,按照次序摆出了那盘棋的局势,他们下棋的用意之深,布局之妙,都让王积薪自叹不如。

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学无止境的道理,再也不认为自己天下无敌了。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面临疾风暴雨这样危险的处境,要站稳自己的立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环境之中,要眼界高远,以免被冲昏头脑;在山路狭窄危险的地方,要及早回头,以免深陷其中。

自满自傲是许多年轻人身上都有的通病,刚拥有一些小的成就,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无敌,殊不知,这只是自以为是的恶习。

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是人生的“路径危险处”,一定要懂得回头,以免在“风斜雨急处”,立不定脚跟。

02倘若有一天,生命中遇到一个人,让你感受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那么你应该感谢他,他才是你一生之中的贵人。

著名艺术家梅兰芳,在剧场演出的时候,演到精彩的地方,场内喝彩声不断。

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个老人大喊着说:“不好,不好。”

梅兰芳循声看过去,是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等戏剧散场之后,梅兰芳用专车把老人接到自己的住处,如坐上宾一样,向老人请教自己不好的地方在哪里。

梅兰芳谦虚地说:“先生说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

老人见梅兰芳这么谦虚,就对他说:“惜娇上楼与下楼的步数,按规定应该是上七下八,你为何八上八下?”

梅兰芳听了立刻低头便拜,以后每次演出都非常注意这个问题。

也正是因为梅兰芳的谦虚大度,让他在艺术造诣和德行操守方面胜人一筹,并且备受人尊敬。

在人生之中,我们会因外在的局限性,而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无形的屏障,让自己无法认知自己。

当一个人无法正确认知自己,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道德经》中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来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长久。

当一个人无法认知自己的缺点时,衍生出来的一个人性弱点必然是自以为是,居功自傲,那么最合理的方式,就是去除这一些言行的祸害累赘。

就如同道家思想中所说“曲则全”的道理一样,以谦虚处事,不故意的去表现,不故意的去张扬,即便你无法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也不会因为自以为是的心性陋习,给自己招致祸患和问题。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