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牵黄右擎苍的意思(左牵黄 右擎苍 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左牵黄 右擎苍 什么意思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全部注释
  1.“左牵黄”两句:左手牵着黄狗,右臂举着苍鹰.
  2.“亲射虎”两句: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本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3.“持节云中”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苏轼当时在政治上处境不甚得意,在这里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信任.
  4.天狼:天狼星.《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比喻为对北宋边境屡有侵犯的西夏等国.

“左牵黄,右擎苍”,黄与苍是什么

提到唐诗宋词,脑海里率先浮现出的就是李白与苏轼的身影。要说狂放不羁,无人出其右。“天子叫来不上船,自称爷是酒中仙”,简直就是狂得没边。但是狂也需要资本,最起码要自信,不然让你狂你也狂不起来。因为还没怎么打击你,你就蔫了,心理承受能力不行的人,是狂不起来的。

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又有点本事,内心承受力极强,还又狂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份自信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自信与狂放贯穿于李白整个的人生,哪怕他仕途不顺,他的风格依旧是大唐雍容华贵,大开大合的风格。他虽然惆怅,但是从没体会到郁闷在里面。用现在的话描述这种感觉就是“我去,咋又不行呢”,仅此而已,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苏轼整体和他就不一样了,仕途也不是很顺畅,但是仍旧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在面对生活。苏轼是豪放,将现实看淡,泰然处之而又不忘报国。

苏轼当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时,创作了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拉开了苏轼豪放诗词的序幕。在当时宋词多以柳永婉约唯美的风格为主,苏轼这首词一出,将豪放派诗词拉到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之后,苏轼的词风多属于此类。

这样的词风也颇符合苏轼豪放派的性格,一起来欣赏一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词开头就描写了在密州出猎时候的盛况,干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干的事情。随后便出来一句“左牵黄,右擎苍”,这里面所说的黄与苍指的是黄犬与苍鹰。

那为什么苏轼要牵一条黄犬呢?这里的黄犬很有可能不是我们所说的中华田园犬,在文中泛指猎犬。古代的文人常给犬配一个修饰词就是黄。“青蝇为吊客,黄犬寄家书”,黄犬在文人笔下大行其道,泛指一类犬。

苏轼本词的前半部分在描写轰轰烈烈的打猎的场景,随后提出自己想要和孙权一样,亲自射杀老虎,建功立业。酒已经喝开了,内心充满了豪迈之情,感觉自己也年轻了。哪怕双鬓微白,又如何。我就盼望着哪一天皇帝能想起我来,派使者来给我老苏带句话,我还要去建功立业,拉满长弓,射下天狼星呢。

西北望,射天狼

话说天狼星在东南天空,为何苏轼却说,西北望,射天狼呢?首先一点可以说的是,一代文学家苏轼不会出现分不清天狼星在哪的问题,虽然古代没有星座一说,但是他既然知道天狼星,就肯定知道天狼星的位置在哪。

之所以这么讲,这里的天狼指的并不是天上的“天狼星”,而是指的位居西北方向的西夏,当时宋朝在于西夏开战,苏轼作为一名有思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内心热烈的期盼能够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此时的他却在当一个密州知州。

他时年四十,正是男人建功立业的年岁,但却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外放于此,此时的苏轼内心在苦闷的同时还是充满着建功立业的渴望的。

时针说

单纯就苏轼个人来说,虽然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后期还屡遭贬谪,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与爱国之情不可否认的。

苏轼在面对挫折与不顺时,一直保持一颗乐观豪放的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贯穿苏轼一生的信仰。我们在遭遇生活中的不幸的时候,不妨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要记住,只有坚定的活着,不断的奋斗才能改变当下的人生,自暴自弃与怨天尤人没有任何作用。加油吧各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什么意思

1、对仗:左牵黄,右擎苍

白话译文: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夸张:千骑卷平岗

白话译文: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用典: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白话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反问:鬓微霜,又何妨。

白话译文: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借代:“左牵黄,右擎苍” 中的“黄”代之黄狗,“苍”代之苍鹰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比喻:“鬓微霜”中的“霜”比喻鬓角像霜一样白了。射天狼。“天狼”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出处: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白话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