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器图片大全(找商周青铜器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找商周青铜器图片

去这里找吧,图片与解说都有

商代青铜器有哪些

食器主要有鼎、鬲、甗;酒器主要有爵、觚、斝、尊、罍、盉、卣;水器主要有盘、盂;兵器与工具主要有戈、矛、戟、镞、刀、锛、凿、斧、锯、鱼钩等。商后期的青铜器以安阳殷墟5号墓出土的为代表,该墓随葬的青铜礼器多达200余件,其中食器主要有鼎、簋、盂、三联甗;酒器有方彝、偶方彝、尊、方罍、壶、瓿、缶、斝、盉、爵、觚、觯、卣等;水器有盘;乐器有铙。另外,还有象生铜器,如象尊、号鸟、尊、猪尊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既是实用品,又是青铜艺术雕塑品,如湖南醴陵发现的铜象尊,四足敦实如柱,身体圆浑,长鼻为注酒口,设计极富情趣。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很多,主要有食器、乐器、水器、酒器、兵器等。

青铜器在类别上,可以分为食器、乐器、水器、酒器、兵器等。夏商周的青铜器的中,食器最多,主要的类型有鼎、鬲、甗、簋、簠、盨、敦等。酒器的主要类型有爵、角、斝、觚、觯、兕觥、尊、卣(yǒu)、盉(hé)、方彝(yí)、勺等。

著名的青铜器——商代人面纹铜鼎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表明此人面并不是人的面部,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或怪神的形象。腹内有“大禾”二字铭文。中国历史上有关于夏禹铸九鼎的传说,夏王朝灭亡之后,九鼎归于商,商王朝灭亡后,九鼎归于周,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具体到个人来说,鼎又是身份地位的标志。

商朝青铜器代表作有哪些

1、人面纹铜鼎

鼎为炊器,上有两耳,便于提携,下有四足,便于加温。商代铜鼎很多,此鼎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腹部浮雕的四个人面,浓眉大眼,高鼻梁,凸颧骨,宽嘴紧闭,表情庄重。在人面的额部左右各有曲折形小角,腮两侧置兽爪。

2、豕形铜尊

尊为酒器,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腹内盛酒。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条孔武有力的野公猪。

3、牛形铜觥

觥(gōng)为酒器,牛首及背为盖,腹内盛酒。颈部为流。此牛的头部和角形,是江南地区常见的水牛形象,牛背上站立一虎,既是实用的捉手,又是一种装饰。

4、立象兽面纹铜铙

铙(náo)为乐器,经过实测,敲击正鼓和侧鼓,可以发出不同的乐声。铙的形制与稍后的钟相似,钟有钟架,属于悬挂敲击的乐器,从铙的结构看,有的可以悬挂,有的则甬部为直筒形,无法悬挂。

5、四羊方尊

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商周青铜器

历史上最著名的青铜器名字(附图片)

中国的青铜时代  
中国出土最早的青铜器物属于甘肃马家窑文化。夏、商、周三代为鼎盛期,而后还有春秋战国时代,现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青铜器。当时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和兵器是政权的象征。
描述:司母戊大方鼎.jpg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为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也叫兽面纹。这种纹饰最早出现在距今五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东龙山文化继承了这种纹饰。饕餮纹,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
描述:饕餮纹斝高.jpg
饕餮纹斝高
-----------------------------------------------------------------------------------------------------

公元前2070─1600年
夏代二里头文化得名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
描述: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jpg
铜爵(二里头遗址出土)
描述:二里头文化 灰白陶鬶.jpg
灰白陶鬶 (二里头文化)
描述:二里头文化1.jpg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现仅限于饮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形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形、短足为三角
二里头文化的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圆钉状纹饰。有的斝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岗期斝上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的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的纹饰,但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的可能。
描述:菱纹鼎.jpg

菱纹鼎
描述:乳钉纹斝.jpg
乳钉纹斝
-----------------------------------------------------------------------------------------------------

公元前1600─1046年
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数量惊人,即使是精美罕见的珍品也不胜枚举。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中国商代中期的城市遗址,盘龙城遗址。
描述:盘龙城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酒器.gif
盘龙城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酒器
描述:云纹扁足鼎.jpg
云纹扁足鼎
描述:兽面纹牛首尊.jpg
兽面纹牛首尊
描述:兽面扁足鼎.jpg
兽面扁足鼎
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把其他花纹差不多都挤掉了。
描述:提梁饰蝉纹.jpg
提梁饰蝉纹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