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的情感?《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深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的情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了作者(即诗中的战士)对家乡和亲人的热切思念,盼望重归故里与亲人团聚的思想感情。

1、在艺术手法上,“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具有对应关系。

2、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昔”,物候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这句话出自《小雅·采薇》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原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白话译文: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什么深意

读诗是要沉下心的,中国的古典诗词更要反复吟诵,然后闭目仔细体会其中的韵味,比如《诗经》里的这首《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诗中有一些字词现在少用,在此注解,“薇”是一种豆科野菜,“靡”意为“无”,“玁狁”是古代少数民族,“遑”意为“闲暇”,“聘”意为“音信”,“盬”(gǔ)意为“止息”,“常之华”意为“常棣之花”,“牡”意为“雄马”,“业业”意为“高大”,“腓”(féi)意为“庇护”,“弭”是弓的一种,“鱼服”指鱼皮袋子。

这首诗是以一个老兵的口气吟唱的,全诗共六节,每节八句,前五节叙说的是出征北方玁狁民族的艰苦,征战多年,一直不能回家,最后一节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数千年来常为人吟诵引用的名句,大意是:

昔日出来时,杨柳依依。如今归来时,雨雪纷飞。道路难走迟缓,又渴又饥。我心伤悲,无人能懂啊!

对于这首诗,每个人读后都会心有悲伤,但所伤不尽相同,有人感伤昔日之我已不在,今日之我无可奈何,也有人想起年轻的故事,想起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而更多的人会忽生乡愁,故乡是每个人的心中乐土,昔日背井离乡尚是青春年少,黑发飘扬,如今欲归未归,却是鬓发如雪,苦涩难言。

中国人总有故土情结,总在不经意时就想起故乡老家,比如此时,大雪节气已过,冬至将到,大半个中国或雪或雨,又该到春运时候了吧,我心伤悲,谁知我哀?

我是六甲番人,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意思为:

回想当初出征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吹拂;如今回来路途中,却已是大雪纷纷满天飞。

这是诗经里著名的句子,它像是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的时候还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随风飘扬,而回来时却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诗人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拓展资料:

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的《诗经·小雅·采薇》

《小雅·采薇》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全诗有记叙,有议论,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写,搭配错落有致,又十分妥贴,因此《采薇》一篇确是《诗经》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篇。〈采薇〉写的是古代戍卒边塞士兵的艰苦生活经历。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思归家乡的心情,头顶雨雪,脚采泥泞,身受严寒,忍饥挨饿,所带干粮极少,靠采集野菜(采薇)充饥。更何况家乡遥远,归程无期,一别经年,不知家人怎么样了?生死存亡,两不可知?当得回归之际,怎不能百感交集呢!终于有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一连串的回顾与联想,涌现心胸。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短短四句诗,平平道来,却充满着强大的感情力量。回想当年是春柳荡漾的季节离开了温暖的家,而今归来已是雨雪之中的人。这时间上的往来,是生命的往来,也是欢乐和痛苦的往来。令人读后,不禁黯然神伤。

归来的主人公通过季节景象不同变化,以昔日的“杨柳依依“,来对照今日之“雨雪霏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