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突然消失的名人?历史上杜这种小姓出过几个名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突然消失的名人

余天云是红四方面军早期的高级将领,作战勇敢,战功赫赫,曾任红三十军军长,与政委李先念搭档,但由于他受党教育太浅,个性强,脾气急躁,心胸狭窄,容易猜忌、忌妒,1936年长征中,在四川过丹巴马河铁索桥时,躺在担架上的余天云往桥下一滚,掉下了滔滔急流,不幸身亡。

余天云,190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927年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红十一、红一、红四军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32年任红四军12师36团团长。在进入川陕后的反“三路围攻”作战中,他率领红三十六团在曾口场、兰草渡、杀牛坪接连重创敌军。打仗不怕死,任军长时,与李先念率部参加“广昭战役”和“陕南战役”,歼敌数千,在红四方面军中名声赫赫。

余天云性格爆躁,军阀作风严重,动不动打骂体罚士兵,徐向前元帅曾当面批评他,但他不以为然,自恃有战功,依然我行我素。他任军长时,对待下级也简单粗暴,据中将杜义德回忆,他从30军89师政委任上调往31军时,余天云对他说:“你要去31军,得把30军的枪还给我。”杜回答:“枪是我从敌人那里缴来的,凭什么交给你?”余说:“枪是30军的,你交也得交,不交也得交!”,余天云不仅扣下了枪,连杜义德也扣下了,对待一个师级干部如此,可想他对待士兵呢?

在一次战斗中,由于他没有受到表扬,心存不满,牢骚满腹,加上他的妻子杀了一只藏牛,违反民族政策被张国焘下令枪毙,更激起了他的愤慨,随后,他被免去军长职务,1936年初进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习,在大学里,他依然脾性不改,桀骜不驯,课堂上顶撞教员,起哄闹事,甚至把刘伯承元帅都不放在眼里,当面顶撞,言辞狂妄,后被张国焘下令关禁闭,以示惩戒。刘伯承元帅撰写了《余天云的思想行动表现在哪里,我们怎样去继续开展反他的斗争》,发表在1935年12月16日红四方面军的《红炉》第1期。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他心灰意冷,万念俱灭,于是趁人不备,跳入河中,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毛泽东在得知余天云的事后,曾讲到:“余天云还是个娃娃嘛,想不开,寻了短见,怪不得谁。”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期间,中央追认余天云为革命烈士。

历史上杜这种小姓出过几个名人

,根据一九八七年5月3日,《人民日报》公布的全国100个人口最多的姓氏来看,“杜”姓位于第53位,不是所谓的“小姓”,杜姓位于潘姓后,戴姓前。

由于传统文化在我们国家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人们对于我国的“姓氏文化”逐渐引起重视,追根溯源的热情与日俱增。

杜姓作为我国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姓氏,历史上出了什么名人呢,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有以下名人。

1.杜宇

古蜀国的开国国君,公元前1057年(这是一个大概时间,误差土25年),率领蜀国军队参与武王伐纣的战争。战后为蜀国国王。后来不幸被政变推翻,传说他化为杜鹃鸟,春节一过,在山乡盘旋啼叫,催促人们“赶快布谷”,以至嘴里啼出血,化为杜鹃花。

杜预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曾担任三国魏国尚书仆射,父亲叫杜恕,曾任幽州刺史。魏文帝时,成为文帝妹高阳公主的夫婿。杜预和车骑将军贾充制定了法律,杜预作注释。他的岳父就是司马懿,舅子司马昭。史家对他颇有微词,说他与公主结婚后,马上就升官了,结婚证成了“委任状”,他日后成为威震四海的镇南大将军,名垂青史的历史专家,应该与裙带关系分不开的。

杜佑

(735一812年),字君卿,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

他主张:“国家不论大小,都不可以轻视。”又说:“战争犹如火,玩火者必自焚”。在对待党项族和土蕃族的关系上,他主张“安抚”政府政策。

杜佑出身豪门,官运亨通,史称“仕宦六十年,三朝宰相,以功名始终。

杜甫

诗仙太白,诗圣杜甫。两位大诗人生长于同一时代。

杜甫诗歌沉郁悲壮。他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的诗与李白虽然风格各异,却都是诗歌中极品,韩荆州公正评价:“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杜瑛

字文玉,其先祖霸州信安人,金朝中书粘合珪在相州建立衙署,他应聘任职,史上记载,算命先生说他居处地下有黄金百斤,他制止家人挖掘,他搬家后,新的住户果然挖出金银财富。他的“不苟取”精神令人感动。

他品德高尚,不取非分之物。他既不是钻故纸堆的腐儒,也不是独善其身的与世隔膜者。他关注国计民生,对安邦定国有真知灼见。他主张“庶以富之,富以教之“。完全符合儒家要求。

杜如晦

初为秦王李世民的王府兵曹参军,后被擢升陕州长史。房玄龄对此表示太可惜,他对李世民说:“你想经营四方,少了杜如晦肯定搞不成,不能缺他”。于是杜如晦进入秦王核心集团,以后协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汗马功劳、

杜牧

(803年一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是上文提到的杜佑之孙。他著名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月笙

旧上海滩法租界青帮新势力,1924年他从黄金荣那里拿到“天使创业基金”第一个项目,获得融资开始,攀上军阀卢永祥,后又“蒋杜结缘“,终于玩转了上海,成为“上海滩王”。三十年代中期,他拥有职衔共70个,董事长34个,理事长10个,常务董事3个,董事9个,会长2个,副会长1个,校董2个,常务理事1个,理事2个,代表、参议员、常务监察、筹备主任、创办人、副主任委员各1。这是他的人生辉?顶峰。

杜聿民

(1904一1981年),陕西半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参加长城抗战,淞沪会战,1939年任第五军军长,指挥桂南昆侖关战役,重创日本钢军第五军。

杜平

(1908一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杜义德

(1912一2009年)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

杜鹏程

(1921一1991年)陕西韩城人,现代著名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其中的章节曾经作为中学语文教材。

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总之,我国的杜姓不但是大姓,而且人材济济。

朱元璋打仗时是要冲在前面吗

这与朱元璋的出身有关,他从小就挨饿吃不饱饭,后来得了几次大病都没有死掉,算他命大后来为了吃饱饭跑到庙里做了小和尚,过了几年后江浙一代闹瘟疫,朱元璋又投奔农民起义军郭子兴军队,这回老朱(元璋)吃饱饭了,他是倍加珍惜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