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NIH突然中止对中国关于蝙蝠冠状病毒研究的资助?美国马里兰州NIH附近的生活状况怎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如何看待美国NIH突然中止对中国关于蝙蝠冠状病毒研究的资助

美国“甩锅、欠费、退群”,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之前的世贸,到最近的世卫停缴会费。要警惕,美帝霸权主义,忘我之心不死。

美国马里兰州NIH附近的生活状况怎样

有个好小学(公立),紧挨图书馆,与奥巴马小女儿的学校(私立)一路之隔。住房很贵,一千刀比较难找大约在1400-1500刀。

什么是春水秋山玉,有什么特征

【文藏来答】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其脱胎于石器,成长于青铜时代,嬗变于礼崩乐坏,发展于秦汉统一,繁荣于唐宋时期,此时期的玉器礼器逐渐减少,特别是宋代,玉器更加世俗化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辽金是北方两个少数民族政权,其玉器制作虽受中原影响较大,但却具有其突出的民族特色,如“春水”和“秋山”便是来自于契丹、女真族的“春捺钵”及“秋捺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两种玉器,之所以说这两款玉器一脉相承,是由于它们的出处和工艺基本相同:首先,它们都源于辽金皇室;其次,玉器的主题都是飞禽走兽;其三,大都采用俏雕和镂雕工艺。

图1 辽代 玉柄刺鹅银锥
陈国公主墓出土,也是目前发现与狩猎活动有关的唯一一件玉质工具。锥长17.8、鞘长15厘米,玉质温润细腻,整器雕琢简洁、小巧,非常实用。

春水、秋山原为契丹族春秋两季的狩猎捺钵活动,所谓捺钵是指契丹族本无定所,一年之中依牧草生长及水源供给情况而迁居,所迁之地设有行营,谓之捺钵。女真族建立金政权后,承袭了契丹族旧俗,弋猎于春秋的娱乐活动,并将捺钵渔猎活动改称为“春水”与“秋山”。

图2 辽金早期 春水玉
长6.8、宽1.3厘米,质地温润纯白,无一点杂质。这款春水玉,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该器物的主题纹饰比较简单,仅用一个圆形环托作玉雕的边框,这是金代春水玉的特点所在。圆形环托内,无荷叶、水草装饰,甚至背景全无,仅通过鹘和天鹅来构图布局:只见鹘体瘦小,合翅欲落,用两只利爪紧紧擒住天鹅的头部,尖尖的细嘴紧紧咬住鹅脑不放,天鹅体大肥硕,张口,展翅欲飞,想逃却怎么也逃不出鹘的利爪,寥寥几笔地雕琢,将鹘的凶猛,天鹅的惊恐哀鸣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金代晚期至元代,尤其元代,在鹘、鹅的周围加了许多花草修饰,采用多层透雕的技法,层层密密,加大了层次感,装饰感,也有专家将这种层层密密的雕琢风格总结为“密不透风”。

金代的“春水”玉表现的是女真族在春天有趣而又扣人心弦的狩猎娱乐活动:每年的早春三月,阳光明媚,大地复苏,万物争春,皇帝率领侍御外出狩猎,皇帝每到一地,侍御皆穿墨绿色衣服,每人各备连槌一柄,鹰食一器,刺鹅锥一枚,排立在河的两岸,而此时皇帝衣着入时,头戴披巾,腰系玉带,在上风巡视。在有天鹅的地方,侍御举旗,探旗驰报,远海鸣鼓,鹅受惊腾起,一时围旗四起,将天鹅逼得无路可逃,此时饲者将皇室饲养的海东青拜授皇帝放之。鹘(即海东青)擒鹅坠,无力反击,靠近鹅的侍御,举锥刺鹅,取鹅脑以饲鹘。随后,群臣各献果酒,为欢庆而更相酬酢,遍散其毛,弋猎网钩,春尽乃还,别开生面的春水弋猎活动暂告结束。“春水玉”表现的正是这一场面。鹘又称海东青,是猎鹰的一种,体型中等,比一般鹰、秃鹫小得多,但爆发力惊人,能以小制大且性情凶猛,而满族是以射猎著称的民族,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所以它是满族人打猎必备的猎鸟,是人们心中的神鸟,也是他们的图腾,相当于汉族中的龙凤图腾,这也是满族人对海东青宠爱有加的原因。

常见的“春水玉”均用质地温润纯洁的上好和田白玉雕成,其雕琢的就是海东青捉天鹅图:鹰鹘窜落决起,雁鹅仓皇躲闪,荷叶、莲花环生,水草缠绕,一只很大的天鹅,猛窜到水草丛中,一只细小凶猛的海东青,直扑鹅头,欲吃鹅脑。

图3 元代 和田白玉镂雕双鸭荷叶饰
长9、高6.1、厚0.5厘米,玉质油润光滑,玉上有鸡骨白沁,长方扁平体,多层镂雕出一派春暖花开的温馨景象:两只白鸭悠闲自得地栖息在荷叶丛中,一只站立默默注视前方,而另一只则回首理翅,神态各异,生动逼真。镂雕荷茎缠绕,阴线勾饰荷叶纹、鸭纹,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显示出元代“春水玉”的特征。图4 明代 和田青白玉镂雕天鹅荷花镶件
镶件长9、宽7、厚0.8厘米,玉质青白温润光滑,椭圆形,多层透雕荷花荷叶叠压掩映,一只天鹅在荷花丛中展翅欲飞,天鹅重眼圈,张嘴,眼神慌张,长颈被荷茎紧紧缠绕,欲飞不能,呈挣扎状,阴线勾饰翅纹、荷叶纹,图案层次较多,花下有花,枝下有枝,丰富多彩,典型的明代“春水玉”。图5 清代 镂雕天鹅荷花镶件
长9.2、宽5.1厘米,虽是和田青白玉,但玉质发暗如阴天似的,杂质较多。整器为长椭圆形,片状,单面工,外框镶铜,环圈内镂雕繁茂的串枝荷花荷叶,花叶纵横交错,一只天鹅钻入荷花丛中,天鹅张嘴,长颈茎绕,双翅展开,呈挣扎状,阴线勾勒出翅纹和荷叶纹,构图丰富,但刀工力度不够,线条也不够流畅,整器给人感觉有些呆板,应是清代仿明代的春水玉。

到了深秋,皇帝还将带领群臣进行娱乐性的秋山围猎活动,又称射虎呼鹿活动。“秋山玉”就是表现女真族秋季狩猎、射虎杀鹿的情景。“秋山玉”多为山林虎鹿题材,图案为山石、柞树,有的虎鹿并存,有的双鹿伴游,有的只有虎或只有鹿,还有的柞树藏虎,最为常见的还是山林群鹿图。

“秋山玉”在表现手法上,场面不像春水玉那么残酷无情,而是兽畜共处山林,相安无事,一副世外桃源的北国秋景。秋山玉一般采用和田白玉的籽料和带红皮的白玉籽料雕成,皮子可俏色雕成虎鹿和树叶,表示是秋天,这种常留赭色玉皮巧做秋色的雕琢技法是秋山玉的一个独特特征。在传世秋山玉中,材质多采用青玉、白玉加沁皮,雕琢上镂雕层次较多,飞禽走兽形象多是非常生动,具有统一鲜明的时代风格语言。在雕琢技法上,常常利用玉皮做秋色,在表现手法上,秋山玉融合了繁、简、粗、细等各种技法,结合镂雕、圆雕、剔地起阳等琢磨出山石、柞树、鹿、虎等。

图6 金代晚期 秋山玉雕卧鹿饰
长4.8、宽4.1厘米,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是金代晚期,现藏于安徽省文物总店资料室。玉质青白,有黄沁,但油润光滑,扁方形玉饰上镂雕一鹿卧于花石之中,橄榄目,珍珠盘式角,四肢蜷于身下,昂首,躯体健壮,神情自然,与“秋山”命题的意境相得益彰,是一件秋山玉雕题材的经典之作。而金代早期的秋山玉造型与其不同,早期比较繁琐,既有张弓搭箭的猎手,也有惊慌失措的小鹿和茂密的树林岩石,后期则删繁就简,成为鹿(虎)、石、叶“三物观秋”的固定模式。“春水秋山”玉不是观赏器,而是配饰器,所以没有庞然大物,也没有固定外观,就目前传世的“春水秋山”来看,根据其用途不同,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即扣在腰节上的玉带板,挂在衣服上的玉挂件及吊在发束上的发饰。图7 元代 和田青白玉福鹿带饰
带饰长6.9、宽5.6、厚0.6厘米,玉质温润细密,长方形外框,边缘浮雕有两道凹槽,以便突出主题。框内上端镂雕一个外圆内“福”字,下端浮雕一前一后两只鹿对衔一灵芝,鹿角各顶一束灵芝,俗称“珍珠盘”。 阴线勾饰鹿纹、灵芝纹,刀法粗犷豪放,山林野趣特别突出,是典型的元代“秋山玉”。

由于“春水玉”“秋山玉”题材好,画面优美,它不仅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喜爱,也受到汉族特别是文人雅士的厚爱,因而元末明初南方地区也有类似题材的玉作出现,但大部分玉匠不知道这一史实,只是根据整器构图,独具匠心,将莲叶、鹿等与一些美好的东西融和在一起,逐渐出现了一类新的被赋予吉祥寓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玉雕,如“鹰击天鹅图”“福寿图”“一路登科图”玉雕等,老题材融入了新内容、新形式、新生命,一直延续到后期。

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无时不刻地在向我们传达着美的东西,同时也让我们后人不得不被古人的高超技艺及奇思妙想所折服!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