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14岁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家长如何教育青春叛逆孩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家有14岁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我想这是让作为父母的我们非常头疼的事情。

原来的乖乖女,原来的乖宝宝,现在突然的变得跟魔兽似的,让父母无法忍受。他们逆反、叛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让父母有非常强烈无力、抓狂、不适应的感觉。甚至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心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和毛病。

其实处于青春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紧张,这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行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证明自己独立时期。

第1个时期,是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抚养过孩子的父母可以去回想一下,在这个时期孩子会特别逆反,我们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愿意去做,越想去尝试。其实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意识自己与父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想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第2个时期,是在孩子六七岁左右的时候。

第3个时期,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接近成年人。孩子是想向父母证明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对我自己的事情做主。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去陪孩子度过青春期这个阶段呢?

第一,信任,我们要与孩子建立一个朋友的关系,信任他。信任对于这时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尊重,对于孩子与我们的想法不同,观念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想法的和观点,但同时更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一定要争取孩子的意见,再做决定,或者是让孩子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三,接纳,接纳孩子与我们的不同,接纳孩子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陪伴,陪用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个强说愁的年龄段。

欢迎朋友留言,也欢迎提出问题,我们一起交流

本文作者:

梁先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威海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专家

家长如何教育青春叛逆孩子

每个学生的父母都在?切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处世思想健康,未来还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长阶段,那就是孩子的青春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造成孩子思想以及个人行为上的“叛逆”。

虽然,有的家长只是随口将这句话说给孩子,殊不知这句话只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孩子在青春期的思想以及个人意识上,尚未成熟,必须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有方向的教育,才不致孩子在健康的思想轨道上出现偏执。

有的家长与家长之间,或者是家长与老师之间,在一起为了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也不管孩子是不是在跟前就随便脱口而出,将叛逆说给孩子,然后表现出一副该有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实际上,这句话只能荼毒孩子,除了推卸责任,而不能起到任何教育作用。在家长或者老师在将这句话说给孩子听时就等于提醒甚至点燃了孩子内心忽隐忽现的反抗意识。对于有些定力不强的孩子懵懂中就会想,既然父母和老师都这样说了:“原来,叛逆不是我的错,不叛逆才有错 ”。所以,请家长和老师不要轻易的将“青春期”、“叛逆”,这样的话随便说给孩子听。

如何避开处在青春期成长阶段的敏感话题,和处理好处在青春期叛逆的更好方法。那就是,不要轻易地对孩子说出青春期叛逆这样的话,避免严斥,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经常在适当的时候与孩子多聊些作业之外的人生哲学,社会科学,家长娌短,以及人情世故,让他们多了解人生情怀懂得生命的可贵。在闲聊中达到格物致知的认知效果。相信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让孩子轻松避开敏感的青春叛逆期。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何更好教育如何处理孩子,你叫他“往西”,他偏“往东”的问题

家有初二男娃,我是这样做的,学习他们的中二语言和笑话,看一些他们喜欢看的,比如漫威,DC等等,哪怕不爱也去了解下,有了话题才有下一步交流的可能;计划一次旅游,最好找个他玩得来的孩子家庭,二母二子就好,不跟团,让孩子做攻略,先了解当地人文,有什么特产,有什么禁忌,然后大人在身后,让孩子们领路,他会觉得受到尊重,有了话语和自主权,甚至开始保护示弱的母亲,那种感觉很奇妙,很好!近十天的旅游归来,很累,也收获满满!然后告诉他我负贵上班挣钱,他负责读书考试,我们下个假期继续。去年暑假去了青海甘肃大环线,个人非常推荐,各种地貌,各种自然景观,天高地阔,心胸也跟着舒展开来,寒假去了长白山和哈尔滨,只为孩子看雪,钱包空了,心却近了,个人体会

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怎样教育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学生

【社会生活类话题】

谢邀。莫把概念当饭吃。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凡考执业资格证者,都过教育心理学关。青春叛逆期,不是大老虎,也不会孤立存在,就不能以教施教。全媒体时代也为融文化服务,中学教师中的班任或科任,年级或班级,团委或支部,尤其家长父一辈子一辈,都要共同“度”或“渡”每一“期”的“关”。最长的“期”和最大的“关”是什么?那就是包括胎教、幼教、小教、中教、高教在内的全部人生,只凭借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不够用。

也有问父与子谁更处在叛逆期中?人生整体看,贤达一百年,糊涂一百年,都要学到老。按照现行相应的法律法规划分,基本上有五个时段,即:童年01岁-06岁,少年06岁-13岁,青年14岁-44岁,中年45岁-59岁,老年60岁-100岁并百岁以上一一这之中至少有三个问:一问所谓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发生,一般会在哪个年龄段出现?二问还有一个叛逆期,又是从几岁到几岁反应?三问特别紧要的是,父母在青春期或更年期内与叛逆期子女之间又当如何论断?

1994年,83岁的季羡林的87岁的妻子彭德华因病去世。在4万元丧葬费用中,季羡林要求其59岁的儿子季承出2万元。一个要求出,一个不愿出,结果父子交恶。这不是钱的问题了吧?此后父子二人十三年时间里不曽相互往来。其实,2002年,得知父亲生病的时候,季承曾想见父亲,但受到了阻挠。直到2008年,在父亲的学生等牵线下,季承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医院,终于见到了97岁高龄的父亲。季承跪地向父亲赔罪认错,季羡林看着儿子也老泪纵横,冰释前嫌。

季承把自己再婚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为他们祝福。与父亲和好后,季承经常带着妻子和儿子去看望父亲,不时陪伴父亲身边。

我的母亲刘蕊华,1948-1952在北京辅仁大学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读本科、1952-1953在中央文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54起任《文艺学习》,工作之一是协助主编韦君宜筹办名家讲座和回答读者来信。但是,她在我20周岁时,毫无文艺色彩、有意无意地向我透露说,人生有三关,父母关、夫妻关、子女关。我当时只请母亲解释一下父母关。她当即就对我说道,所谓父母关就是父母双全,都在,离婚的父母,也都在。她是在我青春期的时候,与我沟通和释放信号吧!

我母亲是大连生人。她在战乱中求学不辍、动乱中教学相长、改革开放以来助学慷慨解囊。在最困难、最窘迫的日子里,她带我去寄卖店卖掉皮大衣和自行车,换得一点点钱暂度饥寒,也将名家书画保存下来。她一生为一个学习的“学”字付出了无尽的辛劳和极大的忍耐,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忍耐力,是我一生受用的锦囊。我这里所说的“忍耐力”更多是指母亲的乐观向上、辛劳努力的一生,她与人为善,就与人方便。

又过若干年有部电视剧《浪子回头记》,请我作主题歌的歌词。我接活儿后查资料发现:人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特点,父母应对的方法也要不同,当然,受到的困挠也不会轻易排除或淡忘。好家伙,叛,叛,叛一一1、2-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