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起草领导讲话的一般要领(看了都说好
发布时间: 2023-07-11

领导讲话和其他材料一样,是一种“命题作文”,是“代人发言”。可能很多同志和我一样,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领导讲话应该自己写,而不应让下属“代劳”,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到底要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我们为领导起草讲话稿,至少有三点意义:第一,这是领导同志集思广益、吸收多方智慧的好方法。第二,这是我们发挥参谋助手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建议进入领导决策的好机会。第三,讲话稿是一种综合性材料,涵盖各种文体,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常写这样的材料对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很有好处。

在诸多材料中,领导讲话应该说是比较难的一种。因为讲话材料有这样的特点:一是讲话稿类型较多,有总结性讲话、汇报性讲话、礼仪性讲话,提要求的讲话、搞动员的讲话等等,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要求,全面掌握较难。二是讲话稿使用环境多变,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会议、不同的听众,讲话的内容、角度、方式都不一样。三是讲话稿的使用者不固定,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口味”,有时同一件事要为好几位领导起草讲话,还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写出不同的风格。

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写好领导讲话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搞清材料的性质和类型。为什么要讲、在什么场合讲、由谁讲、讲给谁听;是对下的动员讲话、总结讲话,还是对上的工作汇报讲话、专题座谈讲话、经验介绍讲话,或者是出席文体活动、联谊会等场合的礼仪讲话、即兴讲话、主持词,等等。由此提炼材料的主题思想,确定一个深刻的、有新意的“文眼”。选定一个切入角度,构思一个合理的框架,是一气呵成,还是分条列段,每一部分有哪些主要内容,要保证各部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没有重叠交叉。一般来说,初稿完成后被领导大篇幅修改,甚至推翻重写,多数是因为这项工作没做好。

二、多方收集资料和素材。平时要注意学点哲学,多研究报刊杂志,掌握上级文件精神,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写材料之前再有针对性地重点了解有关情况和信息,搞清楚当前本系统形势是怎样的,有哪些相关的指示要求,上下关注的热点焦点是什么,我们曾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效益。平时学理论学文件容易感觉无处着手,枯燥乏味,但边写材料边学习研究就有目的性和指向性,这是提高理论修养、政策水平的好途径。可以说,理论水平越高,材料就越有深度;对上研究得越透彻,材料就越有高度;思想性越强,材料就越有灵气;与实际贴得越紧,材料就越有针对性。

三、把握材料施受双方的需求和特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留心领导平时的言谈举止和以往的讲话报告,尽可能地把握领导的性格阅历、文化修养、理论层次以至生活习惯等。同时,要了解这个材料的听众有什么样的需求,想听什么样的话,领导怎样讲比较容易接受。撰写材料前后可以换位思考,把自己设想为使用材料的领导和听取讲话的听众,反复体会和琢磨,感同身受地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由此确定讲话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是严谨周密一丝不苟,还是随意拈来不拘一格;是语气平和娓娓道来,还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四、练好基本功。以上几点做好了,材料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写作的基本功,都是平时要下功夫的。有些人经历丰富、思想深刻,常说出惊人之语,但就是写不出来,不善于用文字记录和表达,导致一些闪光的思想没有流传和发扬,这是很可惜的。有的人提到材料时知道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可以拿起笔就不知道从哪下手,组织不好语言,表达不清意思,这就是写作基本功不扎实。

一个是文本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平时要博览群书,尤其是哲学、历史、文学以及同自身工作相关的其他方面著作,吸取前人思想和文化的精华,借以充实自己的头脑,达到“厚积而薄发”。

第二是词汇量。据说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能够熟练运用掌握20000个词汇,因此写出的戏剧内容丰富,精彩绝伦。词汇量不是知道多少词语,而是必须深刻掌握词汇的内涵、外延,能够运用自如。

第三是写作基础知识。如何立意、如何遴选素材、如何安排结构层次、如何紧贴中心阐述、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如何巧妙过渡、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以及如何使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方法。

第四是材料写作经验。讲话材料是一种综合性的材料,需要以其他各种材料为根基。

第五是好的写作作风。肯吃苦。不怕加班加点。能务实。对需要提到的情况和数据要查准,不能胡编乱造。勤修改。常反思,常修改,必要时推翻重写。善校对。较对也需要一些技巧和耐心,错别字会让领导失去信任。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