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斯波克育儿经-飞
发布时间: 2023-07-06

        孩子是你的,但孩子不属于你。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就需要视这个个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只是在年幼的时候需要与你在一起,作为父母是在尽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这个是“爱”的基础。只有当您不考虑某个人时,您才需要承担起孩子的责任,您才能获得伟大的爱。


  《斯波克育儿经》作者本杰明·斯波克,20世纪最可信和最受爱戴的“育儿之父”,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他先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医学。1933-1947年担任儿科医生。他还长期研究心理分析学。1947年之后,他在国际顶尖的临床医学中心——梅约医学中心,以及匹兹堡大学、凯斯西储大学担任医学教师和学者。

    《斯波克育儿经》被公认为20世纪最可信的育儿手册,凝结“育儿之父”斯波克医生经60年考验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本书曾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20世纪人类思想进程的10本书。《斯波克育儿经》将传统的育儿方法彻底更新。它告诉父母“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多”,应该勇敢地去照顾自己的孩子,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并把育儿和儿童心理发展结合起来。


1、自我控制能力的变化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对某些事情认真起来。就拿他们玩的游戏来说,他们对那些没有规则的假装的游戏已经不那么感兴趣,更喜欢那些有规则而又需要技巧的游戏,比如跳房子、跳绳和电子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参加的人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游戏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一旦失误了就要受到处罚,回到起点,重新开始。吸引孩子的正是这些严格的规则。这么大的孩子也开始喜欢收集东西了,收集的乐趣在于获得一种条理性和完整性,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愿意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他们会突然去整理书桌,或者把成堆的书摆放整齐。虽然还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整洁,但是你可以看到这种愿望在一开始的时候有多么强烈。


2、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6岁以上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仍然爱着自己的父母,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表现出来,不再希望父母只把他们当成乖孩子去宠爱。他们正在形成个人尊严的意识,并且希望别人能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人来对待。为了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啥意思?会者定离,一期一祈是指经常会面的人必有离散之时。意思是说世事无常,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两句话总的来说,就是说世事无常,当珍惜遇见的人,把和每个人相遇,当作一生只有一次的缘分。)他们会更信任外人,愿意询问别人的看法或者向别人学习知识。如他们的老师说红细胞比白细胞大,他们就会深信不移。就算老师说的不对,父母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错误认识。

        当父母不断提醒孩子应该做什么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不耐烦,因为他们已经懂事了,也希望父母认为他们是有责任心的人。


3、伙伴的重要性

      对于孩子来说,能否被同龄人接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很好地与他的人相处,对孩子很重要,对于他们长大后的成生活也很重要,不能融人孩群体的孩子常常会在长大后面临与同事、朋友和家人相处的困难。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强迫孩子顺从,但是也不应该坚持让孩子始终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正相反,你的责任在于找到那些认同你们核心价值观念的群体,不论这些群体是运动队、俱乐部还是组织松散的其他儿童团体——要让它们强化你教给孩子的那些观念。


        让孩子成为善于交际,受欢迎的人。要把孩子培养成善于交际的受欢迎的人,以下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可以采取的办法:

1、不要小题大做地数落他们;

2、从1岁开始,就让他们多接触同龄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地发展独立性尽量不要搬家,也不要给孩子转学;

3、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其他邻居的孩子交往,让他在穿戴,说话,玩耍零花钱和其他方面和周围的孩子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要让他们效仿附近最差劲的孩子。


        在我眼里,教育不能用成功或失败来定义,教育应该帮助每个孩子继续感受生活的美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生活的力量,并获得快乐的能力。教育不应是重点或结果,而应是一个过程,一个随着生命不断变化与成长的过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