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综全国一卷(你觉得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综难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觉得2018年高考全国卷一文综难吗为什么

2018年高考昨日结束。今年的高考文综试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与往年的试卷相比,有哪些新变化?燕赵都市报请到了河北师大附中的三位老师,对高考文综试卷进行分析和点评。

文综地理:试题难度有一定降低

张士乔 中学高级教师,河北师大附中地理组教研组长。石家庄市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名师。从教20年,发表省级、国家级论文多篇,参与完成多项省市级和国家级课题的撰写。曾在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和“国家级优秀科技辅导员”,及院系级先进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018年全国卷Ⅰ卷地理试题无论是主干考点选取,还是命题指导思想等都延续往年风格,比较稳定,且试题难度有一定降低。具体特点如下:

一、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之导向。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的核心观念和价值所在,全国卷Ⅰ卷地理试题凸显人地协调观念,传递着人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考查考生运用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对人类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指导。如全国卷Ⅰ卷的37题,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形成湿地,未来扎龙湿地中含盐量的变化等,以及43题材料中九寨沟2017年发生地震,震后制定扩大生态保护区面积、扩大农牧发展区面积、适度减少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人口聚集区面积等措施,都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这一地理特色。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基本的认知方法。试题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的空间尺度认识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评价区域发展中的得与失。如全国卷Ⅰ卷的36(1)~(4)都是基于考生在推知俄罗斯及周边区域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得出全面、准确的答案。

二、以能力立意为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卷Ⅰ卷地理试题注重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如37(1)~(3)引导学生用整体性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最终实现“沼泽湿地”这一现象形成机制的分析判定;再如6题至8题通过图中河段两岸四个平坦面上河流沉积物大小的判断,考查地质与地貌、地貌与河流形成之间的关系。

三、试题内容丰富、科学、导向明确,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价值。

全国卷Ⅰ卷地理试题贴近生产生活与生态,图文并茂,视觉调动有致,共有图6幅,包括坐标图、示意图、分布图等,凸显地图是地理学第二语言的学科特点。

36题材料中出现了“一带一路”、中国海外特大型项目建设、中俄能源合作,9题至11题中我国西南地区高速公路的材料信息等,这些材料的选取新颖、科学,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以及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增强,从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报效祖国的热情,增强学习动力。考生解答地理试题的过程,既是考生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中国和世界,使地理考试不仅是选择人才的有效手段,还是育人的重要途径——符合新课标理念。

文综历史:稳中求创新

史广萍 河北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长,高级教师,硕士。从教28年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长期送高中毕业班,擅长启发式教学,成绩优秀。曾获得河北省高中历史说课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今年历史试卷依然坚持立德树人为立场,构建正确的历史认识,既注重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整套试题的结构、题型、容量和相对难度基本保持了稳定。难度适中,具备区分效果,全卷没有让所有学生都动不了笔的题目,也没有一个大题能让相当一部分同学得满分。主干知识的考查是永恒的主题,下面主要从另三个方面介绍试卷的特点:

1.考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考查体现在许多试题中,第25题唐朝题考查了学生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的能力;第42题考查了学生在“论证和探讨问题”中能够“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2.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试题选取典型的素材,第30题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的外交政策、第41题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治,都体现出了平等、民主的核心价值观。

3.不回避社会热点,重点考查科技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外交史等,加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链接。

第24题《墨子》题说明了中国古代人民通过劳动和智慧,取得了许多科技成就,使学生增强自信。科技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我们有能力。

第29题“五四”后对社会主义的争论,恰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第33题正义者同盟题,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符合历史潮流。这些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有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第47题人物评说也和当今某些西方大国的对外政策相关。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改革,这套试卷最大的特点是稳中求创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会比较顺手,但是要得高分,还需要细心和能力。

文综政治:坚持能力立意

梁凯军 中学高级教师,河北师大附中政治教研组组长,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实践导师。

今年高考文综试卷政治试题贯彻了“一点四面”和“一体四层四翼”的国家意志,体现了以学科素养统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一、试题结构稳中有变,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今年文综全国卷Ⅰ卷的选择题仍然是12道。其中增加文化生活1道,减少生活与哲学1道。非选择题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小题的分值少有修改。40题第一小题考查生活与哲学(10分),第二小题考查文化生活(10分),第三小题开放性试题“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6分),试题增加了文化生活的分值,降低了生活与哲学的分值。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同时强化了知识的综合性,如12题。

二、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的德育优势

试卷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塑造知行合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增强文化自信,注重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国家意识,学科特色得到鲜明体现。

三、贯彻高考改革理念,深化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强化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对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今年高考全国卷Ⅰ卷政治试题,立意新颖,稳中求变,把鲜明的时代特征、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独有的学科特点融合在一起,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刘杰 整理)

2020年高考文综地理有哪些神题难度怎么样

今年全国卷的三套文综卷的地理题目,从命题者的角度讲,还是命的很有水平。都体现了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和学科特点,也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体现了学生学习地理是为了未来有用和生活有用的理念。

就我个人来说三套试卷,全国二卷体现了比较稳定的特点。全国一卷学生反映比较难,主要是因为葡萄种植和平顶山的题目离学生生活比较远,而且如题比较难。全国三卷体现了从数据得出答案的特点,对于理科思维弱的学生来讲也是比较难的。

就从学生角度来讲,答得不好的就认为是难题,那就是呼声最高的全国一卷的两个综合题了,下面我就这两道题分析一下:

第一、葡萄种植的题目。

首先,材料最先点明葡萄“喜光、耐旱”,说明葡萄的生长的气候条件。

再就是给了地域是52°N,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判断了,能在此纬度种葡萄的只有欧洲西部,亚洲东部、北美洲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不适合葡萄生长。

第三,就是给出的图了,给我们直观的印象就是顺坡垄种植,这样的好处可能是朝阳,接受更多的光照,因为葡萄需要糖度高,那就需要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再就是排水条件好,但是不利于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