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作为外省人,你眼中的天府之国四川省是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四川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是盆地.古时几乎与外界隔绝.但因其独特地貌.在农耕社会能自给自足.人杰地灵.俨然就是天然国度

作为外省人,你眼中的天府之国四川省是怎么样的

四川是无论是人文地理位置,还是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均处于较佳的位置。北有秦岭挡寒风,南有印度洋暖流来湿润,西有青藏高源流清水,东有神努架原始森林送清气。位置好吧!

四川属于欠发达省份,为什么还能称为天府之国

四川的落后,是近代100年以来慢慢形成的。海权时代大环境下,沿海崛起,内陆开始萧条。再加上沿海优先开放,资源优先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内陆四川相比较之下已经非常闭塞。因而开始属于欠发达甚至是落后地方。

但是,相比较全国,四川在国内的落后,只是这一百年间的事情。在以前,四川基本上都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天府之国的称号,在秦汉就已经形成了。

四川是人类文明发源最早的地方之一,三星堆以及金沙遗址,都是很好的证明。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否则不会有闪耀世界的史前文明。

战国时都江堰水利实施,成都平原一跃成为流膏之地,整个蜀地相比较而言是富足的。成都、郫邑、邛崃等城市位列全国最早的城市之列。秦灭六国,蜀地的丰富补给是成功的基础。

由汉至唐,四川也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彼时四川与关中、中原、江淮并列为社稷心脏,重要性不言而喻。

到了元明清,四川的地位就更加凸出了。彼时的四川,与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构成最发达的经济大三角。尤其在宋朝时,受益于盐、铁的发达,四川经济傲视群雄。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就在此时诞生于四川。

宋元之际、明清之际,四川遭受重大灾难,但很快复苏,并迅速跻身经济上游。及至清末,四川仍然是不可忽略的经济强省。股票的前身,彼时在成都已经非常活跃。如果当时有稳定的大环境,成都问鼎那时的金融中心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这一切,都在现代工业的大浪潮下,完全变化了,以至于现在落后于沿海太多。但是,四川灵气,四川人勤劳,四川的落后必然
只是暂时的,“天府之国”终将还是天府之国。

成都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

1、 天府之国,此名来源于先秦时期。

2、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天府,释义天子的府库,比喻某地物产丰饶。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国西周王室档案库,古者尊祖为“天”,“府”、“库”相通,是谓天府。周礼中记载的官职,《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引自百度百科)

‘‘天府’’二字具体出自苍山牧云的《大天府颂》中的‘‘呜呼!天府之美,枝叶含润、草木有芳。成都之丰,万品鳞栉、稻熟麦香。’’

3、 成都地区成为天府之国,位于成都西北部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建于秦代、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之水灌溉着成都平原的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四川种植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成都平原的农田水利十分发达,耕地集中连片,属典型的水田农业区,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油菜,是全国著名的粮油产地和生猪基地。

4、 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也说“蜀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平原的代名词。

关中“天府之国”的称号是什么时候被大家用来形容成都的

这里是熊二读史,一起来读四川历史。(本文约800字,阅读需时4分)

说起“天府之国”,我们都会想起四川盆地这个“安逸”、“巴适”的美地方。

不是吃个火锅,就是泡着茶馆,不是“摆起龙门阵”,就是看着街头的美女养眼。真的是不能再安逸啦。

但是早在秦汉时期,天府之国最早是作为关中盆地的代称,汉初刘敬和张良在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时,就直称关中是“天府”。

那么这一时期的四川盆地发展如何呢?

《史记·河渠书》对成都和关中的水利设施皆有记载和评价。

蜀之都江堰: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关中之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 由司马迁的记载可知,在汉代,位于政治中心的关中盆地,凭借着政治中心,成为理所应当的经济中心,郑国渠、六辅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关中盆地生产稳定增长,民有所藏,成为当之无愧的天府。秦国因此为基础,吞并六国。

  • 而同时期的四川盆地,因为开发晚,虽有都江堰这一伟大水利工程,其最原始目的乃是除沫水水害,在此基础上,修渠灌溉,百姓始得利。而这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故这一时期的蜀地,与关中平原发展程度还是没法比的。

那么四川盆地什么时候成了“天府”呢?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三顾之时诸葛亮对全国形势的分析:“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里的益州就指四川盆地。

东晋的《华阳国志》记载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说明晋代之时,四川盆地的富裕已经是广为人知了。

在汉末之时,一方面做为政治中心的关中屡遭战火,水利失修,民生凋敝。而此时期的蜀地,政治稳定,都江堰的灌溉功能逐步完善,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因此,在三国两晋时期,“天府”这个称号就逐渐成为四川盆地的专属了。

更多四川历史地理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熊二读史。

产粮前十八都是北方省份,四川号称天府之国,产粮为啥不如内蒙

“十三五”内蒙古粮食产量稳居全国第8位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由2015年的9870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0250万亩,增幅3.8%;粮食产量由658.5亿斤增加到732.8亿斤,增幅11.3%,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增加5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700亿斤新台阶,并且连续3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粮食产量全国排名再进2位,稳居全国第8位,始终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8个规模外调省区之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辽市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2.96亿斤,占自治区粮食总产量近四分之一,实现连续增产。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0年粮食产量44.4亿斤,同比增长1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