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张学良旧
发布时间: 2023-07-11

张学良旧居,又称“张氏帅府”、“大帅府”、“少帅府”,坐落在沈阳市沈河区朝阳街,离沈阳故宫不远。原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的官邸和旧居。始建于1914年,建成于1933年,分东、中、西三院。

我们来到这里,也许是过年,迎面院门柱上贴着一幅大红对联:“庭院深深观帅府仪姿威严常在,楼宇林林喜宅邸主人风韵犹存。”横批是:“福寿康宁”。道出了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的主要建筑与历史风采。

中院是一套三进四合院,是1914年张作霖仿王府式建筑,坐北朝南,呈“目”字型。一进大门,正面阔7间,左右东西各有厢房,是典型的中国民族传统风格的高官府邸。

二进大门,又称仪门,是张作霖当年在此举行欢迎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门楼上也悬挂一匾:“望重长城”。

穿堂而过,三进大门就是内宅。正房门楼上也贴着一幅大红对联:“天意民心归一统金鸡唱罢团圆曲,地杰人灵富九州壮豕拱开闳阙门。”横批是:“吉星高照”。反映出万众一心盼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

展开全文

屋内正举办着“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图片展”。一张张相片,一件件实物,一句句文字,叙说着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业绩。“千古功臣”,这是周恩来总理在1956年纪念“西安事变”二十周年时,对张学良将军的高度评价。

序言中引用了毛主席的话:“如果没有12月25日,张汉卿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举------则和平就不可能,兵逢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可见张学良将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多么举足轻重的位置,要不然周恩来总理评价他为“中国人民的千古功臣”。

我喜欢读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纵观张学良将军总觉得有三大义举。一是顶住日本人的百般利诱和威逼,毅然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为此,还处决了“阻挠统一,妨碍和平”的杨宇霆、常荫槐。二是中原大战,东北军入关“永息内战,拥护统一”。三是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每到中华民族关键时候,张学良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真可谓“千古功臣”,功不可没。

从角门往东走,中间奇石突兀,是一道假山,洞内前后各悬挂一块张作霖题写的:“天理人心”、“慎行”的牌匾。

这就到了东院,北面是欧式大青楼,主楼三层并有地下室,想当年这是沈阳城最高的建筑。大青楼是历史的见证,是张作霖商议军事机密、制定重大决策和接见中外要员的地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当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处决“阻挠统一,妨碍和平”的杨宇霆、常荫槐,就在这一楼东北角“老虎厅”内。“老虎厅”因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送的两只老虎标本而得名。至今还陈列有处决二人时的塑像。

南面是中式小青楼,上下两层,是张作霖专为五夫人所建。1928年6月,张作霖由北京返回沈阳,在皇姑屯附近被炸伤,最后抢救无效,咽气在这小青楼的西屋里。

西院是红楼群。原来南半部是帅府卫队营营部,北半部是两组四合院,西边是张作霖二哥夫人及孩子的住院,东边是张学良几个弟弟的住院。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决定将其拆除,设计建造几栋楼房,准备分给每个弟弟一幢。期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直至拖到1933年红楼群才正式建成。据说,张学良只见过设计图纸,就没见过这片红楼。有趣的是,这片红楼的产权,赫然写着张学良。当然,它也属于张氏帅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我们还参观了“赵四小姐楼”,即赵一荻故居。位于张氏帅府的大院东墙外,为一座二层中西合璧建筑。据说,这是张学良专门为赵四小姐建设的寓所。因1928年至1930年间,张学良将军的红颜知己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在此居住而得名。赵四小姐楼,不但是张学良将军与赵四小姐爱情的历史见证,也是张学良旧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观的人可不少呢!

参观完张氏帅府、张学良旧居,联想到张学良将军叱咤风云、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不由赋诗一首:“一生戎马半生囚。荣辱功名千古留。最是华清动兵谏,永垂青史写春秋。”

九口 2022、8、26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