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歌颂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宿新市徐公店》歌颂了什么

大家好,欢迎来到当归阅读,我是当归姑娘,今天回答的问题是“《宿新市徐公店》歌颂了什么?”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我先说结论,这首诗歌颂了暮春时节的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我们先来看全文,整体感受一下全诗。

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看完全文,我们一起来逐句分析一下这首诗吧。

全诗分析

这首诗是作者杨万里在外出时,住在新市(现在浙江省的新市镇)一个姓徐人家的旅店里,自己的所见所闻。

1、第一句:篱落疏疏一径深

该句是静景描写,“篱落”和“小径”点出所写的是农村景色,诗句中的“疏疏”两个字很有趣,和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篱落疏疏”是说篱笆中间有间隔,是有宽度的,我们才能有机会看到外面的景色,现实生活中有些农村地区,屋外就是用“篱笆”围起来,在家的人可以透过“篱笆‘的缝隙看到外面的景色。诗人透过”篱落“看到的是“一径深”,通往山间只有一条小路。而且小路的“窄”和篱落的“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篱落的“疏疏”和小径的“深深”互相对照,营造一种宁静又清幽的气氛。

2、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

本句依然是静景描写,是说树叶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但是生长得并不是很茂密。一道农村真实又清新的自然风光,仿佛出现在我们面前。

3、第三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动态描写,动词“急走”“追”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儿童在嬉戏打闹,双手扑腾扑腾,双脚不停去追赶蝴蝶的动感画面。儿童的天真活泼跃然纸上,十分有趣且充满活力。

4、第四句:飞入菜花无处寻。

小朋友欢乐地抓蝴蝶,但是正值菜花开得茂盛的时候,小小的黄色蝴蝶飞到一望无际的菜花里,就找不到了。我们想象一下,追不到蝴蝶的孩子们,那焦急寻找蝴蝶的模样,甚是诙谐。

这首诗选取了简单的景物和平淡的儿童活动作为描写对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暮春时节的生机勃勃的农村景象, 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作者

分析到这里题目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最后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作者杨万里,为什么呢?和杜甫忧国忧民;李白的狂放不羁;孟郊的孤傲狂狷不同。杨万里把自然风光写进诗里,这个画风比较独特,下面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杨万里号“诚斋”,是江西人,写了大量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文,把诗人的主观情感投射到所写景物中,创造了“诚斋体”。

诚斋体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诗歌的风格是活泼自然,富有趣味,富有童真童趣;第二是语言浅显易懂,一般不用比较生僻的词语;第三是富有想象。他“师法自然”的诗歌对南宋的诗风有着重要影响,结合这三个特点,再回过头去分析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不是感觉理解更深了一层呢?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是描写什么季节的

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是描写是的初春。

1、【原文】:宿新市徐公店

宋 ·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赏析】: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