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德国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德国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德国要灭绝犹太人原因如下:
第一,欧洲大部分人一直都对犹太人有成见,因为犹太人很聪明,基因还是很优秀的,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体现,这也造成了利益冲突。
第二,宗教信仰,一个信仰基督教一个是犹太教,在基督教中,耶稣就是被犹太人钉在十字架上面的,所以他们认为犹太人是十恶不赦的人。
第三,犹太人以前经常逃亡,遭受到了非常多的歧视,于是自力更生,也非常注重教育,所以后面发展的也不错,但是在欧洲人眼里,这些没什么用,他们依旧仇视犹太人,已经刻在骨子里面了。
第四,统治者的病态心理,当时纳粹党视犹太人为劣等的民族,宣扬自己是优秀民族,利用了各种的因素打压犹太人,也反映了希特勒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人。

德国人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知乎

那是因为犹太人太可恶了。犹太人掌握了德国的绝大部分财富。不要以为这些财富犹太人是靠自己劳动双手劳动得到的,或者靠发明创新得到的。而是因为犹太人善于投机倒把,操纵物价,他们没有创造社会财富。打个比方,同样是赚500万,甲通过自己的多年的科研成果努力,治愈了500个癌症病人,得到了500万。乙是通过炒房,操纵房价,倒卖房子,赚了500万。因为甲付出了劳动,增加了社会财富,这里的财富指的是减轻人们的痛苦。而乙却是耍了心眼,乙的行为没有让社会财富增加,但是却将500万的社会财富揽进了自己的腰包。所以乙也是国家打击的对象。实际上,建国后在上海为了稳定物价,我党就专门通过“五反”,打击过投机倒把。犹太人就相当于炒房子的投机倒把商人。而甲相当于德国搞发明的科学家。

二战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灭绝犹太人发生原因有几种解释。

1、德国的历史学家恩斯特· 诺尔特观点:

认为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主要是针对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以暴力消灭资产阶级的行动使德国的上层社会感到恐惧,又因为其领导人中不少是犹太人,故而激发起德国的反布尔什维克浪潮和反犹情绪,最后导致了大屠杀。

2、美国青年历史学家丹尼尔 ·戈德哈根观点:

他认为,大屠杀的根源只要到德国的历史传统中去找就够了。德国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以来就有反犹传统,只是希特勒把其推到了极致。简言之,他认为,反犹就是 一种“德国病”。

3、意外论:

相当多的学者把大屠杀当作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例外,没有或不愿意认真地从欧洲文化本身去寻找根源。

4、恩佐·特拉维尔索观点:

在其《现代性与暴力》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屠杀不是西方文明的对立物,而是西方文明本身的一个“货真价实的产品”。

希特勒本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发展,他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种种理论,诸如反犹、“生存空间”、种族主义等等,在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都能找到根源,希特勒不过是把它们集中起来而且推向极端而已。

因此,特拉维尔索把他的著作的副标题定为“纳粹恐怖暴行的一个欧洲谱系学”。他认为纳粹大屠杀来源于欧洲文化中固有的排他性,纳粹主义是其极端化的直接表现。

犹太人大屠杀死亡人数如下:

奥斯维辛-比克瑙:约110万人;

特雷布林卡:至少70万人;

贝尔赛克:约43万4千5百人;

索比堡:约16万7千人;

切姆诺:约15万2千人;

马伊达内克:7万8千人;

Maly Trostenets:至少6万5千人。

以上总计超过250万人,其中超过80%是犹太人。因此这些营占了被德国纳粹所杀的犹太人的一半,也占了波兰犹太人被杀者的大多数。

为什么德国人要把犹太人灭族

1、历史的原由。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持有成见。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机关的回顾。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基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应该看到,当时的德及奥民族的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一方面,当时德及奥民族仇犹反犹的社会情绪极大地刺激着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为其日后仇犹反犹灭犹政策和措施制造社会价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现实的需要。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4、狂暴的病态心理。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官吏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