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安全生产管理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既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原则,又有其特殊的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管理原理是指从生产管理的共性出发,对生产管理中安全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所得出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律。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1.系统原理的含义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理论、观点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作为一个系统。系统可以被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子系统可以被分为若干个要素,即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有序性和环境适应性等特性。
(1)整体性。系统的观点是一种从整体出发的观点。系统至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元件或子系统)组成的整体。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能,但它们通过综合、统一(而不是简单的拼凑)形成的整体就具备了新的特定功能,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换句话说,即使每个要素并不都很完善,但它们可以综合、统一成为具有良好功能的系统;反之,即使每个要素是良好的,而构成整体后并不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也不能称其为完善的系统。
(2)相关性。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特定功能。如计算机系统,就是由各种运算、储存、控制、输入、输出等各个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包等子系统之间通过特定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
(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发挥其特定功能的,没有目标就不能称其为系统。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标,就必须赋予系统规定的功能,这就需要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即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等优化措施。
(4)有序性。系统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发展的时间顺序性。系统可以分成若干子系统和更小的子系统,这种系统的分割形式表现为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
此外,系统的生命过程也是有序的,它总是要经历孕育、诞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系统发展的有序性。
因此,系统的分析、评价、管理都应考虑系统的有序性。
(5)环境适应性。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一方面,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产生新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安全贯穿于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管理是全方位、全天候且涉及全体人员的管理。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告诉我们,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在考虑资金、人员和体系时,都必须将安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考虑。
(3)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及时采取行动。
(4)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告诉我们,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管理有效

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可以预见,随着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的即将展开,包括煤矿、高危化学品、建筑施工等企业在内的各大高危行业领域,势必将成为安全生产管理整治的重点领域,相关安全生产责任风险防控与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将再次成为各相关部门与行业企业的工作重点。

同时需要关注的重点还包括,会上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表示将“推动修订出台新的《安全生产法》与刑法修正案,将事故前的严重违法行为入刑”,通过立法手段,健全完善国内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有效防范和避免各类安全生产风险事故的发生。

毫无疑问,立法建设是解决目前国内安全生产领域各类不规范市场行为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立法修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应对目前国内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除寄希望于新的《安全生产法》与刑法修正案,还需充分利用市场化的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障手段,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健全完善我国安全生产保障制度,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

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重点关注与推动的安全生产保险制度,同时也是有效防范与应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的市场化制度保障措施,目前已随着全国各行政区域的政策试点,逐渐在各安全生产保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即将启动的中央政策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市场应用与功能机制,对于国内各高危生产行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这里主要通过整理国内各地安责险的试点模式经验特点,从市场业务推进、事故预防管理、保险责任保障与保险科技应用四个方面,为安责险制度发展的进一步完善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1、市场业务推进与事故预防管理

市场业务推进

安责险的市场发展特点在于“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因此,在其市场业务推动方面,既要重点发挥政府的政策推动主导作用,也要激发各市场主体的主动参与。

在发挥政府政策推动主导作用上,湖南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联席会议制度”,由住建、交通、水利、人力保障、质检、农委、信委、财政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实施作用,指导和推进安全生产责任险的试点应用。

在激发各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方面,山东出台财政补贴政策,对各高危行业领域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提供财政奖补资金,激发起主动市场投保。

事故预防管理

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各地试点过程中,相关部门普遍重视对保险公司的事故预防管理,对其具体的工作规范、内容措施等提出明确要求。

如天津

要求保险公司的事故预防服务,应包括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评价、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演练的技术咨询;安全生产科技推广技术咨询;其他有关事故预防工作。

保险机构每年度至少应组织2次安全生产培训,1次重点企业隐患排查。

再如河北张家口

以月、季、年为单位,保险公司的承保、理赔、事故预防服务等数据进行监管分析,并采取通报、约谈、考核评价等方法,对保险公司进行奖惩管理。

此外,各地区在试点文件中都明确规定了保险公司的事故预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