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评本红楼梦(16)金陵十二钗正
发布时间: 2023-07-06

接下来就是主角团,金陵十二钗正册,因后面还有警幻仙子演练的十四曲红楼梦,除去引子和结尾,剩下的十二支曲子,还是十二钗每个人对应的判曲,因此我们将判词和曲子放一起合看。第一曲红楼梦是引子,告诉大家,这部书原本是为怀金悼玉,金就是金钗薛宝钗,玉就是林黛玉。

第一支曲,《红楼梦》引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冠首:薛宝钗与林黛玉首先是十二钗冠首,薛宝钗和林黛玉,其文如下:

只见头上一页便画着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也有四句言词道: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二位冠首的红楼梦曲如下:

第二支曲,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第三支曲,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金陵十二钗,判词却只有十一段,原来林黛玉薛宝钗二人难分高下,二人合一,只用一段判词来说。头一句“可叹停机德”,脂砚斋就点明,说的是薛宝钗,这是乐羊子的妻子劝学典故,乐羊子在外求学,一年就回来了,妻子问怎么回来了?乐羊子说,没啥,就是想家了。他妻子立刻用织布机的道理劝诫,说织布一停下来,布就织不成,前功尽弃,学业也一样,半途而废没出息,说的乐羊子马上外出求学,七年不回家,妻子在家独自照顾婆婆。所以这是借乐羊子妻夸赞宝钗的美德。

第二句咏絮才则是夸黛玉才气。说东晋女诗人谢道韫,是谢奕女儿,谢安侄女,王羲之儿媳。她小时候,谢安出句:“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郎立即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因此佳句得到谢安赞赏,成为咏絮才的典故。

后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玉带林正是林黛玉反读,金簪是宝钗,雪即薛。虽然我们不知道原著后几十回结局,但是黛玉既然已经高高挂起,木已枯萎,那么定是远离尘世,这符合她设定,泪尽后身体不支,与世长辞。宝钗虽然身体健康,但是雪里埋,即使在世,也未必和外人接触,被深深雪藏。一个挂,一个埋,都非善终,故作者为其叹,为其怜。

再看红楼梦曲,相信很多人对终身误和枉凝眉这两曲不陌生,甚至有人能唱出来。通过第一首终身误,我们能推断出,主要写宝钗和宝玉,后来宝玉一定娶了宝钗,虽然可能婚姻或者说婚礼还算美满,只是婚后宝玉时时牵挂世外仙株,每天空对着晶莹雪的宝钗,可见二人婚后未必和谐。

再看第三支曲枉凝眉,主要写黛玉和宝玉。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通灵宝玉,虽然两人有缘,心意互通,可惜究竟有缘无份,心事终虚化,二人婚事终究水中月,镜中花,有影无实。黛玉天天哭,年年哭,本来天生怯弱,身子禁不住总哭,泪尽而亡。

贾元春……又往后看时,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

二十年来辨是谁,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第四支曲,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遥。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弓即宫廷,香橼yuán,谐音元,即元春。宫闱和香橼都是皇家之意,即元春后来升为元妃,但是省亲回家,元春形容皇家都不是好词,可见元春在宫中不得待见。无常和芳魂预示元春最终也丧命,但是原因着实难猜,可能是因为判词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这似乎暗示两大势力斗争,元春被迫卷入其中,成为无辜棋子丧命。

贾探春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也有四句云: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艦(通舰),千里东风一望遥。

第五支,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莫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命,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贾探春是宁荣二府难得的人才,管人治家一把好手,只可惜出身不好,怎么个不好?第一是女儿身。清朝重男轻女的观念非常重,女儿几乎不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就是长大、结婚、生子,所以就连探春自己都丧气,曾说要不是自己是女儿身,早就出去闯荡一番。第二是庶出。虽然家里人待贾探春很好,尤其是王夫人难得待她如亲生女儿,但是毕竟是庶出,会被有些人歧视。如王熙凤所说,有的男的娶媳妇之前,先打听这姑娘是嫡出还是庶出,如果是庶出,管你人品能力如何,压根瞧不上这姑娘,就不娶了。封建观念就是这么重。

那么探春结局如何?至少与别的姑娘比还算可以,虽然骨肉分离,从今分两地,但是毕竟各自保平安。至少没有丧命已经算不错了。只是屈了才了。

史湘云后面又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第六支,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时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几缕飞云,湘江水逝,正是英雄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出生不久,父母双亡,寄居叔叔婶婶家,虽然富贵荣华,却与湘云无关,纵是亲戚,也没人像自己父母一样疼她爱她。后来嫁给才貌双全的公子,以为能抵消坎坷人生,谁成想,云散高唐,这是指夫妻断绝,欢乐成空。这都是命中注定,何必枉自悲伤?最后一句或许是湘云真实写照,无论人生多么坎坷,她都活的洒脱,从不悲伤吧。

史湘云结局是什么,只看判词看不出来,有说她最后独自守寡,有说守寡后遇到宝玉,又嫁给宝玉。真实结局不得而知,我们这里也不做过多猜测。

妙玉后面又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断语云: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

第七支,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间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孤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美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玉字在红楼梦中非常重要,平常人不可以取名为玉,但是妙玉不但用玉字,几个主角还多少有点“怕”她。

这妙玉本出自官宦之家,但是自幼多病,久医无效快死了,只有出家才可以痊愈,因此带发出家,还真好了,从此在庙中住下,后随师父来到都中,受贾府邀请至栊翠庵,与宝玉等几个主角关系都不错。

说妙玉云空未必空,很是很是。虽然妙玉笔墨不多,但是很容易看出她身处空门,心系凡尘。首先情根未断,对宝玉有情,不过不敢展露,却欲盖弥彰。再者妙玉嫌弃刘姥姥喝过的茶杯,更可看出她眼中有高下之分,达不到四大皆空。

这些虽然不影响妙玉洁白无瑕本质,但是妙玉太过清高,导致很少有人喜欢妙玉,连刀子嘴的黛玉都惧她三分。正应了太高人愈妒,过洁世间嫌。最终这块美玉终落淤泥中,妙玉虽想保持自身清白,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女子身处没有人身权利的社会,只能依附男人,不管落在哪里,都难免悲惨结局。

只有一点奇怪,妙玉这么多年在外出家,不见家里人来看望她,莫非也是家族衰落?

贾迎春后面忽见画着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第八支,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的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贾迎春,贾赦之女,性格看似和善,实则懦弱,通过后文可看出,下人都敢拿捏她,说迎春奶妈和奶妈的女儿偷她东西出去典当,迎春知道了,也不追究,丫鬟和奶妈吵起来,她也不敢管,欠钱她也不要,有罪她也不罚,性格懦弱至此,可见一斑。

和善与软弱并非一事。人可以和善,但是不能软弱,迎春性格中有点“我不犯人,人不犯我”的意思,遇到别人欺负自己,埋头做起鸵鸟来不闻不问,但是人也好,国家也好,可不认此理。因为自己和善,别人未必和善,遇到恶人欺负自己,该怎么办?不需要比他恶,但是一定要比他强大,不是身体比他强大,而是精神强大,百折不挠地与其抗争。迎春正缺乏这样的精神,被父母包办婚姻,嫁给中山狼孙绍祖,被孙一顿揉搓,最终致死也不敢反抗。那么对迎春说她自己性格,能不能改掉毛病,助她反抗呢?决不能,一性格有天生的成分在里面,难改。二是封建社会不拿女性当人,迎春一个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

贾惜春后面便是一座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看经独坐。其判云: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第九支,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