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真的想过一统天下吗?“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是什么意思刘伯温比诸葛亮强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项羽真的想过一统天下吗

项羽其实是统一了天下的。只不过他抛弃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实行了周朝的分封制。诸候们经过了秦朝大一统,谁都不甘心屈居人下,以刘邦为代表。后期的楚汉争霸实际是中央集权制和贵族分封制的碰撞。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是什么意思刘伯温比诸葛亮强吗

诸葛亮孔明是妇孺皆知,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刘基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天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诸葛亮是公元200多年三国的,刘伯温是公元1300多年明朝的,两人相差一千多年。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刘伯温盗挖诸葛亮的坟墓,看到诸葛亮坟前的五个字直接跪在地上。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朱元璋赞誉他为“当世子房”。这评语实在是了不得,刘伯温想低调都不可能了。皇帝都如此看重刘伯温,民间直接把他推上了神坛,说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将他与三国蜀汉诸葛亮相提并论。

但刘伯温大概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诸葛亮虽然有才但不及他,诸葛亮孤注一掷六出祁山,最终落个国破人亡,葬身五丈原,诸葛亮再牛也只能三分天下。而自己则助人一统天下。刘伯温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决定挖来诸葛亮的墓看一看,意思很明显,比比谁更厉害?

在诸葛亮墓前,刘伯温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吾到无人到”五个大字,刘伯温不置而否。等到挖开墓道后,刘伯温没走几步,一块石碑出现眼前,上写“只有伯温到”五个字!

三国到明朝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诸葛亮墓没人敢下手,而唯独刘伯温有胆量盗挖孔明墓。但绝对没想到诸葛亮早已算到他刘伯温会来,因而在立此碑文,劝其回头。

刘伯温见到这五个字吓得直冒冷汗:诸葛亮算到后世有我,我能算到后世有谁呢?刘伯温害怕了,赶紧将孔明墓恢复原貌,跪拜谢罪而去。

关于这段野史的真实性,小编是断不敢相信的。

一是刘伯温是半途加入朱元璋的队伍的,没有“桃园结义”的莫逆,不是朱元璋的死党。二是生性多疑的朱元璋虽然重用刘伯温但也防止他。三是朱元璋多想让他担任宰相的职位,但都被刘伯温推辞。四是刘伯温明白这官场不好混,借妻子病死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立即批准了。五是回家乡隐居的刘伯温非常低调跟普通百姓一样,深居简出。六是刘伯温患病后服用朱元璋御医开的药,不见好转反而加重,64岁病亡。

有这几点因素,思维敏捷、行事稳健、为人低调的刘伯温咋敢像民间说的那样张狂呢。

古代有些开国皇帝一统天下最多只要十几年,为什么曹操纵横天下三十年只统一了中国北方

感谢邀请!

个人觉得,问题中这样的比较是不合理的,这是典型的“关公战秦琼”!

因为那些开国皇帝他们所处时代不同。那么他们各自面对的形势,对手都是不同的,并不具备可比性。

我这里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来作为例子!

咱们先来说说曹操!

他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历史时期。十常侍把朝堂弄乱了,黄巾军把国家打烂了,而最后的董卓把诸侯们胆子弄大了!

一个个都不再安分,拥兵自重,雄据一方,此时的华夏大地,仿佛又回到了春秋时代!大家嘴上高呼着天子,心里却都有着自己的小九九。而此时的曹操,只是其中一个小“诸侯”,还需要为袁绍冲锋陷阵!

而他真正开始成为这乱世主角,是那一次著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拜丞相!

而后他用了十三年,统一北方!张绣,袁术,李傕,吕布,袁绍,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倒在了他面前!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如果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算起,其实曹操统一北方只用了13年,其中还包括了远征关外的乌桓!

这个速度,其实并不比那些开国帝王们差多少!

隋文帝杨坚,从建立隋朝到挥军南下,他用了八年,要知道他可是有着北周打下的底子。

再者明太祖朱元璋,从陈友谅到张士诚再到方国珍,他仅仅是统一江南,就用了7年。要知道当时朱元璋已经继承了红巾军!

所以,在生涯的前半段,曹操并不比他们差!只是后来,曹操遇到了更多的拦路虎!

首先,相对更为强大的对手!

杨坚的对手是只知道唱《后庭花》的陈叔宝,陈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朱元璋的对手是早已经失去民心的元帝国,中原已经不再适合这群外来者生存!

而曹操呢,是有着周瑜的孙权,是有着诸葛亮的刘备。

在平定乌桓,统一北方后,他开始向南征讨,先夺荆州再图东吴,进而一统天下!

可是在赤壁,他被一把火给烧回了老家,从此再未向南!

所以历史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当时曹操赢了,那么他会不会很快就能一统天下呢?

除了对手,曹操自身的处境也不一样!

杨坚的背后是其在北周时代就苦心经营的“大隋”,国富兵强!朱元璋的身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积累的大明王师,他们“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天下民心之所向!

而曹操的背后?是一个被数十年乱世给摧残得不成样子的中原,洛阳城,十室九空,长安道,哀鸿遍野!缺兵少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赤壁之战后,曹操暂停了他的步伐,开始了休养生息!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中原大地,开始重新恢复生机!

曹操虽然没有实现一统天下之伟业,但在三国乱世,他至少给了中原百姓一个较为安定的生活,这已经足够让历史为其树碑立传!

我是白话历史君,请多指教!

如果王猛不英年早逝,苻坚能统一中国吗

前秦(350—394),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在苻坚统治期间,集权中央,经济发展,国势大盛,以至一统北方。国力强劲如斯,何以未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呢?倘若贤相王猛没有在完成统一进程前逝世,前秦是否又能一统天下呢?请听笔者分解。

王猛,字景略,明帝太宁三年(325)生于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王猛是十六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军事家。于前秦官至丞相,对前秦统一北方有重要影响。

苻坚(338—385),字永固,一名文玉,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钦慕汉族的先进文化,少时即拜汉人学者为师,博闻强记,文武双全,立下了经世治民、统一天下的大志。是时,苻健去世,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为乐,昏暴胜过石虎。眼瞧着后赵的覆辙就在眼前,苻坚不免忧心忡忡,最终决意除掉苻生。当他向吕力请教除去苻生之计时,吕力力荐王猛,苻坚即派吕恳请王猛出山。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犹如当年刘备之于诸葛亮般如鱼得水。王猛留在苻坚身边,为他出谋划策。

王猛为苻坚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兴邦强国。当时朝廷内外有一批显贵,依仗与皇室同族或者有功于上,十分狂妄。王猛将矛头首先对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