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新歌9个字,清华神人奇文全篇就1个发音,却拯救了汉
发布时间: 2023-07-11

李荣浩继2个字的《贝贝》后今天新歌《要我怎么办》正式发布。这首3分29秒的新歌,其歌词也只有区区九个字,“要、我、怎、么、办、呵、哈、你、想”。因此有不少网友认为李荣浩已是江郎才尽,用这种敷衍的作词方式来掩饰自己的窘迫。李荣浩在微博解读自己的创作思路:“我写过太多关于人生的歌词,这首歌我写了三四个版本,始终都觉得不对,都删掉了,最终觉得用这四个字来描写人生最合适:呵呵、哈哈、要我怎么办。”“呵呵呵哈哈,这四个字,在这个年代包含了太多情绪,感觉说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新歌一出之后也是立刻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直接把李荣浩送上热搜。有人说:越来越敷衍了,这样还不如不发。有人却表示听出了9个字背后的束手无措和深意,“仅仅四个字(呵呵哈哈),表达了太多。”“有些点不需要歌词表达。”有的网友甚至质疑起了李荣浩的音乐态度。也有调侃说总比周杰伦的哼哼哈嘿好吧。其实大家的焦点还是在于歌词太少,区区9个字,太不用心太敷衍!少就是不好吗?显然不是。历史中就有少的经典案例,远的如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乾陵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整个巨碑没有一个字,功过是非让后人评述,可以看到一代女帝何等的身材襟和气魄!

展开全文

这里我们重点要说的是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先生曾两次执教清华,教授数学,中国史及哲学课程,后来又教授物理和心理学。他与梁启超、 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先生不光在中国教学,曾还任教于国外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等国外名牌大学。真不愧是“神人”也。

新文化运动时期,汉字被认为是封建王朝的产物,很多留过洋的学者提倡用拉丁字母来取代汉字,这时赵元任写了一篇 同音文《季姬击鸡记》全文如下;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这篇文章翻译如下:季姬这个人非常寂寞,就收集了一些鸡,这个鸡的品种是棘鸡,棘鸡因为饿了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季姬用竹簸箕里的米喂鸡,鸡得到救济吃饱后,就跳到季姬的书箱上拉屎,季姬非常不愿意,急忙呵斥鸡,鸡由于受到惊吓,又拉了很多屎,季姬非常生气,用竹簸箕打了几下,把陶瓷打碎了,而鸡却又叽叽喳喳集在一起乱叫了,季姬急忙用拖鞋打鸡,当场打死一只,季姬非常激动,就写下《季姬击鸡记》。这就是著名的奇文“同音文”。所谓“同音文”,就是整个文章中的汉字只允许采用同一个音,四声不限,标点不限,大多是文言文。接着赵元任又写了两篇同音奇文:《施氏食狮史》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时,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熙戏犀》西溪犀,喜嬉戏。席熙夕夕携犀徒,席熙细细习洗犀。犀吸溪,戏袭熙。席熙嘻嘻希息戏。惜犀嘶嘶喜袭熙。这三篇奇文怼得当时的一些所谓的“文豪”“大家”哑口无言、无言以对,灰溜溜再不提弃用汉字的事情了,所以说这些“同音奇文”挽救了我们汉字的命运一点都不过分。中国文字是经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留下的瑰宝,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尤其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是中国文字汉字。从赵神人的同音文里我们看到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了“少”的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早已讲透了少的智慧,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大道至简,敏于行而纳于言,佛家的“断”、“舍”、“离”······国外还有一本书名字叫做《少就是多》,作者是本田之子,他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就是生活形态,看上去很朴素,但是内涵却极其丰富,这其实也就是不做的智慧,其实就叫做理性的终极。

可见少并不是不好,多并不一定好。每天我们都在选择,都在舍弃和获得,主动减少我们心理负担轻装前行会让我们走的更轻松更远。少说话多做事,学会聆听是我们职场以及社交的黄金法则。少喝酒、少吃油、少吃盐身体好。少生气、少操心、少计较笑口常开事事顺。少应酬多陪陪家人,少争执少争吵家庭和睦最重要。看来我也要少在这里叨叨叨,大家生活的智慧并不比我少,呵呵,哈哈,活学活用李荣浩的歌词。

不过过分的少可不好,比如美女们过度的漂亮对身体危害很大,过度的节食也是如此。这两天正在高考, 祝愿莘莘学子们顺顺利利考出好成绩,没有高考的同学们减负依旧,少点补课、少点课外辅导班、少点兴趣班、少点作业、少点老师家长们的严肃认真、拔苗助长。让同学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学习生活、茁壮成长。

最后分享一下【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感谢

@壹心理

@心理相先生

@冷爱

@作者海菱

@雪落无尘

@一禅小和尚哲理故事

@布衣粗食

@孙洪鹤

我是

@叮钉猫hz

关注生活关注新闻,关注身边的小事大情,请多多关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