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回鹘强大还是吐蕃强大?为何回鹘会帮助唐德宗大败犯唐的吐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朝时期回鹘强大还是吐蕃强大

自唐开国至灭亡中间二百多年时间中唐蕃战争延续始终,当然也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带来的和平阶段。唐蕃争夺青海和西域的控制权,唐太宗时击退吐蕃,吐蕃采守势。唐高宗、武则天时,唐守势但仍保有西域,唐玄宗时吐蕃守势。自安史之乱,吐蕃趁中原内乱一度控制陇右十八州和安西四镇,并曾一度攻陷长安。唐联合回鹘、南诏等多次击败吐蕃,吐蕃连年征战,渐渐衰落,877年分裂。从战争进程看,吐蕃战力应当是惊人的。回鹘是现代维吾尔等族祖先,立国较晚,前后存在百年左右。唐回鹘则是和平相处是主流,其十三名可汗有十二名由唐册封,甚至出兵帮唐平定安史之乱。全盛时吐蕃面积较回鹘大,吐蕃与大唐战争互有胜负,吐蕃曾数次大败大唐(武周),说明吐蕃的战争能力与唐相去不远。唐回鹘的战争多以唐胜,所以吐蕃全盛时应胜过回鹘全盛时。

为何回鹘会帮助唐德宗大败犯唐的吐蕃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回纥和唐朝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虽然回纥人也心怀不轨,但是他顶多要你点钱粮,问题不大。

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回纥和吐蕃都想出兵帮助唐朝,唐朝就选择了回纥,而且当时唐军大将仆固怀恩也是回纥人,仆固怀恩还送了两个女儿和回纥结亲,因此回纥人当时是唐朝最能相信的民族了。(没办法)

至于回纥为什么帮助唐朝攻打吐蕃,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吐蕃过强大,不光是唐朝,回纥也时时刻刻处于吐蕃人的威胁之下,这就像三国时期孙刘联盟对抗曹操一个道理。

但是别以为回纥对唐朝有多好,当年安史之乱回纥四千起兵入境平叛的代价就是唐朝得城池,回纥得百姓,钱财,回纥人进入洛阳后,对洛阳城进行了大规模抢掠,洛阳老百姓死伤无数,满城哀嚎。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势衰弱,回纥人对唐朝的态度非常不好,名义上回纥可汗结接受唐朝皇帝册封,但是回纥人对唐朝实在是倨傲无礼,在生意上,唐朝经常向回纥人购买良马,自从唐朝中衰,回纥人也开始用劣马以次充好,骗取唐人的上等绢帛。

后来回纥人被黠戛斯人击败,回纥人居然直言要求唐人让出河套地区供其栖息,唐朝也受够了回纥的欺凌,断然拒绝,只给他们两条路,要不你北上和黠戛斯人决一死战要不你归附大唐,成为唐朝的编户齐民。

回纥人以为唐朝衰落软弱可欺,于是集齐全部落共三十万人攻打唐朝,结果被唐军一举击溃,回纥人或四散于草原,成为其他民族的奴隶,或者归附唐朝,逐渐被汉人同化。

如何看待蒙古国恢复使用回鹘式蒙古文

外蒙恢复使用回鹘式蒙文绝非只是文字改变那么简单,事实上外蒙人有一个大蒙古(或者说泛蒙古)梦想。这一梦想在苏联解体后尤为彰显。首先外蒙改原国号蒙古人民共和国为蒙古国,同时也恢复了对成吉思汗的崇拜,外交上一改过去一边倒向苏联的政策,开始了多元外交政策,尤其把美日等国当作第三邻国。现在恢复回鹘蒙文的使用同样是实现大蒙古梦想的重要一步。显而易见的是外蒙的大蒙古梦无疑包含了对中国内蒙的不切实际的非份之想。目前外蒙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很难有起色,近一半国土荒漠化,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大的问题是外蒙缺乏人才,没有工业基础,其“大蒙古”的梦想也只能是梦想而已。

  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和其它省市蒙古人的语言是同一个语言,稍有点方言,其实都能听懂,能相互交流。就是蒙古国使用的文字不同而已。蒙古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因为苏联的影响,进行文字改革,采用斯拉夫字母拼写蒙古语。目的是“要国际接轨”。而现在更多的蒙古人认为现在内蒙古使用的蒙古文更有实用性、科学性,更有力的说服力是有千年的历史。为了世界上的广大蒙古人,便于文字交流,共同繁荣,应该使用统一的文字。

唐代回鹘西迁的路线如何回鹘的后代如今是否还存在

1988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日本方面合作根据井上靖的《敦煌》小说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这个由日本人创造的故事讲述的是北宋年间的举人赵行德、西夏王李元昊、汉人佣兵队长朱王礼、回鹘公主斯鲁比娅之间的爱恨恩怨。日本人为什么会拍关于中国历史题材的电影呢?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日本对敦煌学、西域学的研究几乎是与中国同时起步的。

1909年日本《朝日新闻》登出内藤虎次郎《敦煌石室发见物》一文。这被视为日本敦煌学第一篇历史性文献。1925年8月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在大阪怀德堂讲演时开始正式使用“敦煌学”一词,“敦煌学”的概念由此诞生。1953年日本成立了以石滨纯太郎为首的西域研究会。1957年日本方面又组织了以铃木俊美为代表的东洋文库敦煌文献研究委员会,整理出版了《西域出土汉文文献分类目录》。

二战后日本的史学界开始越来越多强调自己与中国、朝鲜半岛的文化联系,与此同时还总想把自己放在丝绸之路的大背景之下。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世界之间的交流通道。这条通道连接着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罗马,然而当时的日本不过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充其量处于中国向东延伸的海上丝绸之路线上,然而日本仍不遗余力想要把自己与更为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包括中国古代的突厥、回鹘、党项等民族以及一些中亚、南亚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日本成为了一门显学。1979年前后日本NHK电视台就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丝绸之路》。日本作家关于丝绸之路的作品有:司马辽太郎的《民族の十字路》、陈舜臣的《天山南路の旅》、井上靖的《幻の楼兰·黑水城》.......

日本人如此热衷于研究西域历史文化。相比之下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们对回鹘、西夏的历史了解得似乎不是那么多。有这样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回鹘的历史在中国被有意识回避了,所以只有日本才能拍摄有关回鹘历史题材的作品。这其实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的说法:1995年播出的讲述西夏崛起历史的电视剧《贺兰雪》中对回鹘相关剧情的描述比日本人在《敦煌》中的描述更详细得多。

2013年版《天龙八部》电视剧中新加了主人公段誉被包办和回鹘公主订婚的剧情。2017年播出的电视剧《大唐荣耀》中同样如实讲述了安史之乱时回纥可汗默延啜率领精锐骑兵南下协助唐朝平定叛军的历史。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同样对回鹘是有记载的。这一切都足以说明中国从未有意识回避过回鹘历史,不过回鹘的历史在公众印象中其实是比较冷门的。

这导致关于回鹘历史的作品鲜有观众。既然美足够的经济利益驱动,所以关于回鹘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自然少之又少。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过去相对冷门的回鹘历史:历史上的回鹘部族本名回纥。回纥人的族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丁零人,到了隋朝丁零人的后裔被称为铁勒人(即乌古斯人)。当时铁勒人分为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思结、契苾、拔悉密、葛逻禄九个主要部族。

这些铁勒部族曾长期是匈奴、鲜卑、突厥等草原统治民族的附庸。在唐太宗李世民攻灭东突厥汗国的战争中回纥部选择投靠唐朝:回纥首领药罗葛·菩萨(活颉利发)在马鬣山之战中率五千骑兵大破十万突厥狼骑。战后回纥与其他草原民族一起接受了唐朝的册封。当时包括回纥在内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将唐太宗李世民遵奉为各民族共同的“天可汗”,还提议修建开设了沟通长安和大漠南北的“参天可汗道”。

武则天执政时期后突厥汗国复国,回纥人南迁至唐朝境内的甘州、凉州一带。公元727年回纥人在唐朝凉州都督的欺压下北归草原臣属于后突厥。从公元734年起后突厥汗国不断内乱:十年间竟换了九任可汗。唐朝趁机召集漠北各部出兵征讨。这次回纥人再次选择投靠唐朝。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回纥部首领骨力裴罗统一铁勒九姓诸部后设牙帐于乌德鞬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