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有哪些

李愬雪夜袭蔡州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家开始从鼎盛走向衰弱,各地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节度使割据一方,具有独立的军事、财政大权,抵制抗拒朝廷的管理,严重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唐朝为了维护统一,恢复中央集权,便趁国家边疆形势缓和与国家财力丰厚的时机下,开始致力于削藩之事。这个时期发生的李愬雪夜奇袭蔡州,就是运用谋略的经典之战。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承袭节度使之职。但是,拒绝听从朝廷,拒绝唐朝吊唁使者,并且发兵在今河南舞阳、叶县一带烧杀掠夺。唐宪宗决定采取军事措施,进行讨伐。朝廷派遣军队从四面进攻淮西,东、西路军被淮西军击败,南、北路军进军不顺。公元815年至816年间,朝廷多次调整东、西路军的统帅,但作战仍无起色。最后,李愬在西路军屡战不利的情况下上任西路军征讨统帅。

公元817年正月,唐军在连败之后,士气低落,士兵惧怕作战。李愬针对官兵的这种心理,首先开始做安定军心的工作。他亲自抚恤伤病员,慰问士卒,安抚当地百姓,不强调军政严整,不讲究长官威严。这些军事上的示弱行为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吴元济,使他们对这位没有什么名气的唐军将领放松了戒备。

待将士情绪稳定一些后,李愬开始暗暗训练军队、整修兵器,并制定了实行了优待俘虏及降军家属的政策,对于一些降将委以官职,并通过他们逐渐摸清了淮西军的军情。五月,李愬夺取蔡州的一些外围据点,并占领蔡州以南的白狗、楚城等地,切断了蔡州与申州和光州的联系。五月二十六日,李愬军攻打朗山,淮西军迅速救援,李愬军遭到夹击而失利。随后,李愬安抚疏导失败情绪,招募了敢死勇士3000人,早晚亲自训练,增加军队的突击能力,为袭击蔡州做准备。

九月二十八日,李愬军经过周密准备,出其不意攻战关房外城,淮西军千余人被歼灭,淮西军其余人退守内城,李愬军佯退诱敌。李愬经过战略分析,发现淮西军精兵在洄曲及周围拒守,蔡州城内空虚,遂秘密制定了奇袭蔡州的作战计划。

十月的一天,李愬命军队集结出发,严守行动秘密,不告诉行动目的地。只命令往东前进。这一天风雪交加、天气阴晦,行军六十里后,到达张柴村。李愬率军迅速攻战这个村子,全歼守军及报警烽火兵。李愬命军队稍作休整,命500人警戒朗山方向的淮西军救兵,命500人截防洄曲方向的淮西军回救蔡州,战术布置完成后,李愬率军乘夜冒着风雪向东急进。将士们请示去哪里,这时李愬告诉他们:去蔡州城捉拿吴元济!将士们大惊失色,心里忐忑不安。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异常寒冷,旌旗也被风撕裂了,道路曲折,沿途有冻死的士兵和马匹。李愬严明军纪,急行军七十里后,李愬军悄然来到蔡州城外。自割据三十多年来,蔡州从未有官军来过,因而戒备松弛、未有任何防备。李愬军如天而降,突然奇袭。守军还未反应过来,李愬军迅速攻击守军。待到天明雪停之时,吴元济才知道蔡州被占。吴元济仓惶率亲兵登上牙城拒守,民众帮助李愬军火烧内城南门,唐军攻破内城并活捉了吴元济。

李愬奇袭蔡州的战役过程是历史上充分运用军事谋略,使唐朝暂时获得统一的经典一战,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蔡州:唐朝为豫州,后避代宗讳改为蔡州,现今湖北枣阳西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

1、长勺之战:是春秋齐鲁两国之间的会战,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2、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运用火攻,大举消灭曹魏敌军。

3、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关键战役,此战以少胜多,曹操稳定了北方。

4、围魏救赵:魏军围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出兵救赵。田忌采纳孙膑的策略,引兵攻打魏国首都,魏军闻讯撤兵回防,途中遭遇埋伏,大败。

5、草船借箭:三国时期,孙吴联军弓箭不足,诸葛亮带领二十多条草船,趁着夜色江面起雾,直奔魏军大营,引对方射箭,射完之后,诸葛亮带着插满弓箭的草船满载而归。

历史上以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成语有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用谋略取胜的故事成语,现在选几个比较精彩的有代表性的以谋略取胜的故事成语

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围魏救赵

3,置之死地而后生

4,望梅止渴

5,四面楚歌

6,一鼓作气

历史上像田忌赛马这样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再找出几个吗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3、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4、田忌赛马。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已经比了三场比赛,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于是把他当成老师。

5、长勺之战: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6、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7、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