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
发布时间: 2023-07-06

——《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师:孩子们,我们学了读了很多中国神话,你认为中国神话里最厉害的是谁?

生1:我认为最厉害的人是大禹,因为因为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师:一个人的出生能决定他的厉害吗?

生齐:不能。

师:你再想想他到底哪里厉害?他做了什么事?

生1:大禹治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

生:我觉得是盘古,盘古开天辟地,而且创造了整个世界。

生:我认为最厉害的是刑天,因为他被砍下了脑袋还能站起来坚持战斗,然后还长出了眼睛和嘴巴,继续和黄帝战斗。

师:是不是长出了眼睛和嘴巴?

生: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是把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嘴巴。

生:我觉得后羿厉害,他能够射下九个太阳,也就老师说的火流星,拯救了人类。

生:我觉得最厉害的是女娲。她看到人类因为天破了一直在受苦,所以历尽千辛万苦去补天。

师:好的,我们来总结一下,刑天、盘古、女娲、后羿这些我们所认为的最厉害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愿意为人民受苦受难。

生:他们都是由人创造的。

师:你说的是神话故事创造的过程,我们的问题是这些神话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生:他们都无所不能、神通广大。

师:是啊,他们真的很厉害。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另外一个厉害的神话人物。可能看上去,她并不厉害,她就是精卫。好,我们一起读标题。

生:精卫填海。

师:这堂课,我们要分三步进行,我们先进行第一步——积跬步,至千里,也就是要“读懂课文,积累字词”。首先,我们按这个节奏学习这篇课文。

屏显:

1.利用注音自读课文,直到能够读得正确、流利;

2.联系注释读懂课文,直到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3.积累重点动词。

师:首先,自由地、大声地、旁若无人地朗读课文三遍。

(生自读)

生1:朗读全文。

师:请一个同学纠正一下他的字音。

生:他把“女娃”读成了“女娲”,女娲是造人的神通广大的神,女娃应该就是女孩子。他还把“故为精卫”的“为”读成了第四声。

师:为什么这里应该读第二声呢?

生:故为精卫,是说女娃变为了精卫。

师:孩子,还有一个词,你读的时候犹豫了一下,“以堙于东海”,堙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堙。

师:(对生1)你再朗读一遍。

生1:再次朗读,字音全部正确,但少了一个“石”。

师:精卫填海可不能够少了“石”哦,木在水中会飘浮,石头才会沉下去。好,现在我们进入对课文意思的理解,我们先从标题开始。

屏显:

精卫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也表示精卫,找出来。

生:少女,女娃。

师:少女是什么意思?

生1:像少年一样的女孩子。

师:看教材上的注释。

生1:小女儿,也就是最小的女儿。

师:在这个意思上,少的反义词是长。长子就是——

生齐:最大的儿子。

师:长女就是——

生齐:最大的女儿。

师:少子就是——

生齐:最小的儿子。

师:精卫填海的“填”,在课文中和哪个字意思相近?

生:堙。

师:填和堙,意思一样,所以,精卫填海,也可以说是精卫堙海,不过“填”字更加口语化,而“堙”字是更加文言的表述。海,在课文是指——

生齐:东海。

师:东海,是不是我们现在地理上说的东海、南海、渤海的那个东海?

生齐:是的。

师:这个我们目前不是很确定,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东海就是东边的海。就像我们中国有36个西湖,不一定是指杭州的西湖,而是每个城市西边的湖都叫西湖,那么,我们岳阳的南湖,实际就是——

生齐:岳阳南边的湖。

师:好,孩子们,现在根据注释自己读懂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同桌听。

(学生自由讲故事,教师巡视)

师:刚才我在巡视的时候发现,同学们因为看了很多中国神话,讲故事的时候在细节上有很多出入,有的说女娃不是在游泳,而是在划着小船。中国神话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版本,就像民间传说一样,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只关注最主要的事实,不纠结于细节。

(指名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注释落实精卫的形象以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师:刚才我们看到刘讲故事,不仅根据了教材,也加进了自己的理解。这也不错,以后,我们还会在其他地方看到这个故事,版本可能不一样,但是,基本情节是一样的,那就是——

生:精卫溺水而死,然后衔西山的木石,想把东海填平。

师:我们齐读课文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故事情节基本弄清楚了,我再换个方式检测一下你们字词掌握情况。孩子们,我们看到文言文不要害怕,以为这是一种多么古老、多么遥远的语言,因为,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亲妈,文言文很多意思,保留在我们现在经常说的词语里面。

师:哪个现代汉语词语的意思,和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

生:溺,溺死。

生:返,一去不返。

生:衔,燕子衔泥。

生:堙,堙灭。

师:堙灭,是埋没的意思,在课文里“堙”是填塞的意思,和“堙郁”意思更接近。堙郁,就是心里堵塞,不舒畅。

师:好的,这个故事我们基本弄懂了情节,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生:精卫被东海淹死了,她很怨恨,她填海是想要报仇。

生:她自己被淹死了,她想把东海填平,不希望别人像她一样再被淹死。

师:我很喜欢你的答案,很温暖。自己受了苦难,但是不怨恨苦难的命运,6而是希望别人不再遭受这样的苦难。

生:精卫之所以要填海,应该是她怕其他的小朋友在海边玩耍,一不小心会掉到海里面去。

师:你是说,精卫一边填海,一边提醒小朋友,是吗?你是说她是小朋友们的守护神,对吧?

生:是的。

师:你的想法也很美好。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说了精卫是一只鸟,而且是一只很小的鸟,而东海有多大?你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大海?

生:无边无际。

生:一望无垠。

生:波涛汹涌。

生:辽阔无边。

师:一边是一只小小鸟,一边是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大海,精卫填海,能够成功吗?

生:能!

生:不能。

师:我们先不下结论,我们先读一读其他的两个中国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可能会需要找一些朋友,看看下面这幅图片,你觉得精卫可能会找谁一起来填海,为什么?

师:左边的图片,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生:夸父逐日。

师:右边的呢?

生:大禹治水。

师:图片上有水有河流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愚公移山。

师:精卫愿意跟谁一起填海呢?

生:愚公!

生:夸父。

师:未经思考的答案,没有意义。我们的判断,要从课文中找理由。夸父逐日的故事,我们已经在《经典诵读》上面学过,我们齐背一下。

生齐: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师: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2》106页。大家默读,看完以后小组讨论,精卫可能会找谁一起去填海,为什么?

(生自读《语文主题学习2》愚公移山故事的现代文版本)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关于精卫会找愚公还是夸父去填海的问题,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讨论时我们的思维犹如天马行空,怎么想都可以,但是交流时,我提醒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方法、精神和结局。

生:我觉得选愚公比较好,因为愚公有移山的经验,他知道如何分配任务,而不是一个人把所有工作都包下来。

师:你想说的是团结协作,是吧?对于精卫填海来说,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这样,我们先请其他小组分享。

生:找两个人都可以。如果是和夸父一起填海的话,夸父可以先喝干东海的水,然后去追太阳;如果是和愚公一起填海的话,愚公移山的土石正好可以用来填东海。无论和谁一起填海,都是两全其美。

师:你们很有想象力,从技术和方法上考虑,和愚公或者夸父搭档都可以。接下来,我们重点从精神上去讨论。愚公和夸父的精神,哪个更接近精卫的精神?

生:我觉得是愚公,他们都坚持不懈。

生:我觉得是愚公,他们两个都是要为别人造福,所以下定了决心,要把这个事情做成功。

师:从哪里看出精卫下定了决心?课文中有一个关键词。

生:“常衔西山之木石”的“常”字。

师:在“常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