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简介?权利三部曲是哪三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周梅森简介

周梅森,(1956年- ),江苏省徐州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74年毕业于江苏徐州煤矿学校附属中学。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工人,《青春》月刊,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周梅森文集》
《国殇》
《人间正道》
《天下财富》
《中国制造》
《黑坟》

权利三部曲是哪三部

权利三部曲是《我主沉浮》、《国家公诉》、《绝对权力》。

周梅森官场小说三部曲《我主沉浮》、《国家公诉》、《绝对权力》,这三部小说被称为周梅森官场小说三部曲,而我们所熟知的《人民的名义》也是出自他之手,是一位极具大胆揭露官场的权利斗争的内幕,给予世人极大警醒意义的作家。

作者简介

周梅森,男,一九五六年出生,江苏徐州人,当过矿工、文学,挂职出任过政府官员,下海经过商,从事过房产开发、实业经营、证券投资,现为中国文联委员,一级作家。

著有十二卷本《周梅森文集》,三卷本《周梅森政治小说读本》及中长篇小说三十一种,另有根据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至高利益》、《绝对权力》、《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并获中国电视飞天奖、电视金鹰奖,其代表作中篇小说《军歌》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周梅森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周梅森,生于1950年,江苏徐州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人间正道》、《天下财富》、《中国制造》,中篇小说《沉沦的土地》等,出版有《周梅森小说集》。中篇小说《军歌》是他的著名作品,发表于《钟山》1986年第6期,共6章。

周梅森作品都有哪些

  周梅森作品有:《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小说。
  周梅森,著名作家、编剧,江苏省徐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人间正道》等小说均被其亲自改编成影视剧,并屡创收视纪录。其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被誉为“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
  个人简介
  周梅森,男,一九五六年出生,江苏徐州人,当过矿工、文学,挂职出任过政府官员,下海经过商,从事过房地产开发、实业经营、证券投资,现为国家一级作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有《周梅森文集》(十二卷)、《周梅森政治小说读本》(三卷)、《周梅森反腐经典小说》(五卷)、《周梅森读本》(七卷),及《黑坟》、《原狱》、《沉沦的土地》等中长篇小说七十三种。编剧并参与制作根据其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中国制造》、《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我本英雄》等十余种。多次获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二00五年,周梅森对金丰投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说不,公开发表了《致全国中小流通股东的公开信》,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投反对票,因此被提名为2005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社会公益人物。2006年凭借375万年度版税收入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7名。

一篇好文,值得一读———《周梅森的“智斗”人生》

一篇好文值得一读《周梅森的“智斗”人生》(资料来自《廉政瞭望》)

张小笨

《人民的名义》热播以来,这名61岁作家的日程塞得密不透风,助手还不时打电话协调时间。人们带着极大的好奇和关注而来,周梅森则说:这就是人民的期待。
过去人们把陆天明、张平、周梅森称作“反腐剧三驾马车”。在周梅森的侃侃而谈中,透着一种熟知官场又未身陷其中的气质。他再三强调:我喜欢写官场,但讨厌做官。
周梅森最早是矿工,后来当了作家,经过商,赔过本,当过官,也辞过官,浮浮沉沉。现在虽顶着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的头衔,但他坚定认为自己早已不是官,他说:“我这个人天性不爱受束缚,你看,我连党员也不是,就一群众。”

但他的朋友都讲,别小看这个群众,“斗争经验”丰富着呢,知道该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还总能在规则之内合理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如果要讨论《人民的名义》最大的看点,不是反腐反到副国级,而是展示出官场和民间百态的全景画卷。谁能把握好这份尺度,周梅森应是寥寥无几的人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剧中不仅有三场精彩的“智斗”唱段,全剧都充满着“智斗”,而周梅森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智斗”?

这个男人不寻常
不少人觉得,周梅森的作品贴近官场,也接百姓的地气,这是建立在了解和深入的基础上。《人民的名义》里,大风厂工人的现状就有原型。周梅森弟弟以前也在煤矿工作,煤矿破产后,调到别的厂,没到退休又破产了。现在,弟弟夜里帮别人照看小超市,加上退休金,一个月收入一千八百块钱。

“我有个同学,从30多岁开始摆摊烙煎饼,一辈子就这样过来了,现在看起来比我苍老近20岁。生活里这样的故事多的是。”周梅森感慨。

善于运用周边资源,是周梅森的一大特点。电视剧的编剧除了周梅森外,还有他的夫人孙馨岳。她早年在《徐州日报》做过十年记者,剧中光明区区长孙连城给下属要挟报纸虚假宣传那段戏,就源于她的经历。

当然,大家喜欢看周梅森的作品,更多是因为他对官场的描写。以剧中最吸粉的达康书记为例,他在金山县集资修路也有原型。

那是1994年,周梅森的老家徐州正集资修三环路,徐州一些领导也被人告状:蛮干、民意使用过度。周梅森当时在作家圈已经小有名气,八十年代就得了全国性的中篇小说奖。

而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经商热潮席卷神州、冲击很多人时,周梅森也是被冲击的一个。这个曾说“我真是热爱文学”的人,在如愿成为江苏省作协专职作家后,在作家朋友矫健带动下,投身商海。
《人民的名义》中频频出现的小说《天局》,就是矫健的作品,不仅祁同伟爱看,侯亮平研究,赵东来甚至拿来朗诵,主题就是“胜天半子”。

此时的周梅森下海经商已经好几年,何尝不想“人定胜天”。他无意间对朋友说:修路好啊,你看,我过去回家要3小时,现在40分钟就到了。

不知怎么的,这话传到了时任徐州市委书记李仰珍耳朵里,要见周梅森,还叫人给他带来一摞告状信。周梅森看完后,觉得干部要干点事,真不容易。这次见面改变了他的命运。

不久,周梅森接到邀请,去徐州挂职市政府副秘书长,这也成了他最难忘的经历。

踏进官场那一年,周梅森38岁。当地一名退休厅级干部回忆,在徐州,甚至是江苏历史上,像周梅森这样不具有体制身份的人,以这种方式进入官场,真是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