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李煜和陈叔宝,都是亡国的“后主”,为何李煜获得广泛的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李煜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的

李煜(937一一978),字重光,五代南唐最后的一个君主,李璟的第六子,称南唐后主。李煜即位时(961),赵匡胤已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宋政权。李煜继续执行其父中主李璟的政策,对宋纳贡称臣,在江南维持苟安局面。宋太宗开宝八年(975),宋将曹彬灭南唐,李煜亡国被俘,在汴京(今开封)过了三年囚禁生活。太平兴国三年(978)被宋太宗毒死,年四十二岁。

李煜是有高度艺术修养的词人,在词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其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享乐生活,后期则主要写国破家亡、兴衰巨变之后的悲凉处境及个人愁怨,调子低沉。他的词突破了"花间派"的狭窄范围,开拓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表现生活和抒写感情的能力,语言洗炼,纯用白描,对后代影响很大。从李煜以后,词这一文学形式,终于争得了与古典诗诗歌一同发展,一齐受到重视的地位。

李煜和陈叔宝,都是亡国的“后主”,为何李煜获得广泛的同情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写了那么多令人肝肠寸断的词,几乎每首读起来都是那么凄美。

总体说来,就是因为李煜有文才,有学问的人即便亡国,也令人唏嘘不已!

你们如何评价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物。李煜的爷爷徐知诰为南吴的宰相,于公元937年以禅让的方式取代南吴睿帝,自己当皇帝,建立南唐,不久将徐姓改为李姓,名李昇。李煜的父亲李璟于公元943年继承李昇的帝位,公元958年,后周攻伐南唐,李璟被后周打怕了,遂向后周称臣,去掉国号,将南唐改为“江南国主”,从南京迁都洪州,称南昌府。公元961年李璟驾崩,李煜继承父亲主位。

李煜继位后就想着过一把皇帝的瘾,还都南京,恢复帝制。称帝没到两年,即公元963年,北方的宋太祖赵匡胤进犯,李煜吓到要死,马上去掉国号,向宋称臣。公元975年,赵匡胤率兵攻占南京,李煜投降,全家掳去汴京(开封),开始了俘虏生活。

李煜一家居住汴京,宋太祖对他一家大小还是比较关照的,衣食住行无忧。李煜仍然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公元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弟承兄位,称宋太宗。这个宋太宗可没有哥哥太祖仁慈,加之对李煜的行为颇有微词,早就看不惯。公元978年七月七日上午,李煜房里的歌声传到了赵光义耳朵里,赵光义火冒三丈,说:“我这个在位的皇帝每天都在为国为民操劳,远离歌舞娱乐,一个俘虏却如此安逸快乐,这怎么可以!”当即赐给李煜一杯忘情酒。李煜身亡,享年41岁。

李煜不是一个好领导。他在位14年,横征暴敛,苛捐杂税繁多。据载:李煜时期连鹅生双子,柳树结絮都要课税。他占着领导的位子,却不干领导的事情。每天只知道轻歌曼舞,吟诗作对。为了无牵无挂地玩耍,干脆把国事全部交给做太子时的幕僚张洎管理。由于李煜的荒政不作为,使得南唐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最终把父辈留下的祖业挥霍得干干净净,以致丧国。

李煜的父亲李璟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发展经济,轻徭薄赋,并且非常重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采取了兴科举,立太学,建书画院,为大江南北的文人、士大夫提供栖身之所等举措,使南唐文化艺术达到了一个颠峰状态。李煜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开启了文化艺术之旅。李煜精通书法、工于绘画、通晓音律,尤其是诗词,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文人的风格,又受父亲李璟的影响,词作独树一帜,誉称为中国文艺史上“一代宗词“,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的人生轨迹是形成李煜词作风格的最根本因素。早期的李煜,锦衣玉食,雕栏玉砌,香风美人,缱绻意绵,故有了“踏马清夜月“,“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等飘逸骄奢、华美温婉的词句。随着南唐江河日下、国破家亡、身处异乡、从王为囚的境况出现,就有了“离恨恰如春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伤感催泪、愁绪满怀的词句。最后的李煜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叹息中销声匿迹。

评价李煜的功过是非,我的心是沉重的。一个纤弱文人,身处刀光剑影、杀气腾腾、弱肉强食、混乱不堪的历史时期,他不懂治国,不会弄武,只会舞文,你让他何去何从?所以,他悲惨的人生结局,早已注定。悠悠历史长河,浪花淘尽,千古帝王成败。让我们以词为名,致敬一代宗词!

李煜写给小周后的词

李煜写给小周后的词·

1、《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五代: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译文:

朦胧的月色下花儿是那么娇艳,在这迷人的夜晚我要与你秘密相见。我光着袜子一步步迈上香阶,手里还轻轻地提着那双金缕鞋。在画堂的南畔我终于见到了你呀!依偎在你的怀里,我内心仍不停的发颤。你可知道我出来见你一次是多么的不容易,今天晚上我要让你尽情地把我爱怜。

2、《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五代: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译文:

管簧乐器吹奏出清脆响亮的乐曲,因久吹乐器而使夜晚变得寒冷。纤细如玉的手指来回拨弄,丝竹便演奏出新制的乐曲。目光暗暗注视,眼睛里充满着情意。

在深精美的居室成就男欢女爱,马上就使两人的情感谐和一致。但是欢宴结束后,刚才的柔情蜜意马上又成为空虚,魂思已经如痴如醉,就如沉迷在春梦中。

3、《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五代:李煜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译文:

幽美的庭院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华丽的房屋里白天睡觉,没有人一起说话。人熟睡时头离开了枕头,头发乌黑光亮,衣服上都残留着异乎寻常的香气。

偷偷地进来碰到了有珍珠镶饰的门环,惊醒了女子的好梦。甜美可爱的脸上,洋溢着盈盈笑意;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彼此真有说不完的无限深情。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后。小周后为昭惠后之胞妹,昭惠后名娥皇而小周后名女英,她们的命运与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也颇有相似之处。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应是对宫中生活一个片段的实录。有人认为此词为描写后主与小周后的本事,也有人认为它描写的应是宫女向后主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此词当是李煜描写自己与小周后幽会之情景,创作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前后。和《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当为姊妹篇。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