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臣左光斗,为何斗不过一个文盲魏忠贤?左光斗是如何“一心二用”成为水利专家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一代贤臣左光斗,为何斗不过一个文盲魏忠贤

魏宗贤,1568年出生与“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从小家庭贫寒,斗大的字识不得两箩筐,跟着街上的地痞流氓混,实在混不下去了,找残把自已阉割了,混进皇宫,跟着皇老大混的出人头地,成了在皇宫前后吆五喝六的幌子。

就是这样一位不招人待见的人,在明朝末年,跟宦官拉帮结派,把东林党首左光斗送上了黄泉路。

那魏宗贤靠的什么看家本事斗赢了左光斗?

一,东林党首左光斗,是个知识分子,属于书呆子低情商高智商的那种人,虽满腹学问,但不善与公共交际关系,他的失败是以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硬碰,那有不败的道理。

二,魏宗贤虽胸无点墨,他长处是会玩人,天天出出进进,把皇宫里的人玩的团团跟着他转,靠着大树好乖凉,有皇室这么大的树做靠山,一边倒的向着魏宗贤,魏宗贤不赢都不行。

左光斗是如何“一心二用”成为水利专家的

说起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大家肯定耳熟能详,他的一句“城存我存,城亡我亡,头可断而志不可屈”的誓言喊出了无数忠贞之士的心声,但要说起他的老师左光斗很多人恐怕不是很熟悉吧!实际上左光斗在明朝也是一代名吏,为明朝的吏治整治贡献甚大,同时他还是一位水利方面的专家,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

纵观左光斗的官场生涯,他在明朝一直在担任御史一职,而且还是经常得罪人、任务也较为繁重的巡按御史,和现在的中央调查组类似,经常巡视地方,考察地方官员的作风、业绩等情况。

据史料记载,但凡左光斗到一处巡查,当地的地方官员便如丧家之犬一般,惶惶不可终日。为何地方官员如此害怕左光斗呢,原来是他身为御史,一直以来都是刚正不阿,面对明朝末期贪污腐败、乌烟瘴气的官场,他是痛下杀手,着实整治了一批贪官污吏,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明朝的灭亡。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就会心生疑问,这左光斗是一个专治贪官的御史,怎么又与水利扯上了关系。

实际上,这和御史的类别有关系,这明朝御史一职有不同的类别,比如可以分为巡按御史、巡盐御史、巡漕御史等等,而在左光斗近五十岁的时候,就被朝廷任命为直隶屯田御史,所以才有了水利专家这一说。

在直隶任职期间,正好赶上当地大旱,许多的土地出现了干裂的现象,很多的农作物都是颗粒无收。基于他出生于南方的鱼米之乡,对农田水利建设这一块比较熟悉,在加上他对直隶旱情的实地考察,就做出了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决定。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当地堵塞的河流进行了多处的疏浚开挖,同时还修建了很多的引水渠来灌溉农田,基本上缓解了直隶的旱情,使老百姓得到了天大的实惠,他的事迹也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颂扬。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