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皇室加权贵毓鋆老师与国学大师南怀瑾,谁的国学程度高?南怀瑾值得被称为一代大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满清皇室加权贵毓鋆老师与国学大师南怀瑾,谁的国学程度高

国学大师南怀瑾,是继王阳明又一位在儒释道都有着非凡造诣的国学大师,是得道之人。毓鋆老师看其介绍在儒道上造诣非凡,中国传统文化、国学儒释道三分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讲,毓鋆老师稍逊于南怀瑾大师,但儒释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家,只是其方向,其用不一样,王阳明心学正是其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难辨高低。

南怀瑾值得被称为一代大师吗

原创|南怀瑾在国学上是否拥有一定地位?南怀瑾学术是否严谨缺失,常识缺失?李渊回,国学,儒释道,传统文化

拥有一定地位?

学术严谨缺失?

学术常识缺失?

恐怕您是对南师怀瑾有什么误解吧!

下面就让渊回,一个个消除您的误解:

一、南怀瑾老师在国学上究竟拥有什么地位?

一般有这个疑问的都是对南怀瑾老师未深入了解的人,渊回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消除这个疑问。

1.中流砥柱,教化三千

  • 您可以多跑跑图书馆,书店。每个书店,图书馆至少有一套南怀瑾老师的著作。

  • 再看看,图书馆书店的文化国学区,还有如此系统的,深入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没有?

  • 已上两条做到,心理自然会有个清晰的答案!

2.中秋离世,领袖慰问

  • 南怀瑾老师于2012中秋节离世,领袖发电慰问!

  • 可以从反应出南怀瑾老师的学术文化,至少是被这位领袖认可的!

  • 从南师书信和弟子中得知,南师和这位领袖惺惺相惜。篇幅有限,这里不再展开。

“惊悉(南)怀瑾先生仙逝,深表哀悼,(南怀瑾)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南怀瑾)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谨向(南怀瑾)先生亲属表示慰问。”

二、学术,常识严谨缺失?

学问常识究竟哪里缺失?问者没有给出确定的点,渊回也只能笼统来说了。后期若有具体实例,可以贴出来,渊回会尽力帮忙解决。

1.所谓学术缺失?

  • 网络上好多自媒体,拿南师著述中的某一段落任意拼凑,流通传播。脱离了语境和上下文联系,确实容易造成误解!

  • 学术文化,特别是了解古人的思想,本来就难上加难。所以自古以来,大师往往都是自成一体。就例如,解释《道德经》,李家是李老子,王家是王老子……充满争议,比较常见。这些学术争辩不值一提,关键在于能否于人有所帮助!

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 好多人,贪名逐利,处处蹭油。靠批评别人吃饭!这点也不多说了,稍有判断能力的人就能有个清晰的认识!敢问现实生活中,都是什么些人才会到处说三道四?

  • 南师说了好多大实话,影响到一些人的利益。这一部分人自然会黑南师。

2.所谓常识缺失?

  • 南师是学禅的,有时候正说反说,当头棒喝。是为了开发听众的智慧!

  • 南师是因材施教的,还是语境的问题,那个环境背景换了。就容易误解!

  • 南师著作中一些“神佛仙人”,不过是他老人家玩的把戏!是为了刺激当今科学知识青年来学习传统文化,让文化后继有人。

南师怀瑾:你们找我学佛修道,我九十多岁了,还没找到一个真仙真佛,你们找我有什么用?不要迷信了。我那些书只是做学问而已,你们不要上当受骗,那些书中,《论语别裁》是中心。

……

你们以为拜了老师就会得道?就会成佛?当面授受就有密法?就得道了吗?真是莫名其妙!口口声声求法渡众生,自己的事都搞不清楚。先从平凡做人做事开始磨练吧,做一份正当职业,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要怨天尤人,要反求诸己,磨练心智,转变习气,才有功德基础。否则就成了不务正业,活在幻想的虚无缥缈中罢了。修行重点首在转变心理习气,修习定力是辅助。人贵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觉。功德够了,自己会开发智慧。

人贵自立,早日自立,便早日自觉。共勉~

南怀瑾的家庭对他有什么影响

一、老来得贵子,珍爱如佛宝

南怀瑾老师的父亲叫姓南名正裕,字仰周,号化度。

白手起家,后来经商致富,是村里面的大善人。曾经帮助村里面造桥修路,救济贫困,很受人们爱戴。平时也喜欢交些朋友,非常热爱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的母亲赵氏,是典型的农村慈母形象。对南怀瑾老师疼爱有佳,但是也不是过分溺爱。

南怀瑾老师出生于1918年的3月18日,也就是农历的二月初六。

在那个时候的农村,人们都是很早就结婚成家立业了。在南家就属于老来得子。

南怀瑾老师又是家里的独苗,所以家里面对他非常珍爱犹如佛宝。但是,又不去过分娇纵宠溺他。

这样的家庭,温暖而又不失严厉。谁又能设想到这位南家的小朋友,长大之后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呢?

二、严教送塔庙,自读成圣贤

南怀瑾老师的父亲聪明而又能干,家里面有些许产业,生活还算过得去。知道南怀瑾老师爱读书,在家里面自读环境过于优越。南师的父亲就把南怀瑾老师送到山上的家庙里面,令他三天才能回家一次。

南怀瑾老师,就这样在家庙里博览群书,自修自度。

还有诗留下,以做记录:

玉溪书院早归

西风黄叶万山秋,

四顾苍茫天地悠。

狮子岭头迎晓日,

彩云飞过海东头。

——暑假自修于政洪寺(井虹寺)

其实这么一首诗,也奠定了南怀瑾老师一生的格局!

三、诗书传家远,忠孝礼义长

正所谓,诗书传家远,忠孝礼仪长。

南怀瑾老师接受的家教,正是这种传统式的家庭教育教育。这种教育,首先教会你如何生活?而后教会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你养成一个独立自主,卓而不群的人格,从而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做一个真正对国家民族有用的人。

从上面渊回的介绍很容易看出,南怀瑾老师的家教是非常严格的。这样传统的家教,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后面我们要重新努力,把这个家道建立起来!

什么名利,什么金钱,什么荣誉,这种教育是不会长远。中国人就应该有中国人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去生搬硬套外国的教育,让自己水土不服。西不西,东不东,中不中,洋不洋,这样下去人心就乱了。

深渊之静水,回流而勇进。我是李渊回,为保卫传统文化而战!持续输出儒释道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关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些内容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有限的内容发挥无限的作用,去帮助更多的人吧!李渊回,合十!

南怀瑾的哪些书通俗易懂,值得一看

南师的很多著作都是口述型,也就是平时讲座的内容给记录下来了。所以都很好懂,又很风趣,比如讲国学的那些都好,由于我的专业涉及,通读了南师的易经系列,受益匪浅。

南怀瑾大师为什么不出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