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何法国要参加美日澳军演?针对中
发布时间: 2023-07-06

美国、日本、法国和澳大利亚四国军队联合军事演习于本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7日结束,此次参演的军舰共有11艘,其中法国舰艇两艘,本次演习除了常规的海上登陆演习作战外,还增加了巷战的演习,演习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中国。根据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描述,在四国联军演习时,中国三艘军舰出现在演习周边,近距离观看了四国军演,然后进入了太平洋,与此同时俄罗斯也高调出动6艘军舰声援中国,也从宗谷海峡逼近四国军演海域附近,这让日本很不是滋味,本想拉拢两个核航母大国吓唬一下中国,结果中国反而主动过来参观不说,日本还把死对头俄罗斯给引来了。对于中俄美日澳五国的矛盾,大家都心知肚明,奇怪的是这次法国为何站出来出风头,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过去20多年里中法关系可是特别友好,比如1997年,中法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法还互办友好年活动,长期以来欧洲不少国家对我们不友好,但是法国却长期支持我们,跟我们关系很友好。2004年,中法更是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何这两年法国突然转变态度,对我们不友善了呢?

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掌握着对外关系,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友好或不友好,其实都是经济利益决定。过去20多年里,中国和法国其实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1、中法贸易长期稳定,两国互惠互利

根据我国商务部的数据统计:2006年中国对法国的出口额为139亿美元,其中从法国进口112.7亿美元,同期中国对德国出口403.1亿美元,进口378.7亿美元。当时中国是全球第四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让人眼红,此时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欧洲和日本由于经济出问题忙着调整结构,中国经济的发展德国特别看好,所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年底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前所未有的成功》,认为中国向大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所以各国纷纷开始亲近中国,和中国加强贸易往来,希望搭上中国这趟经济顺风车。当时德国境内许多理性派都认为,因为加强在中国的布局,与此同时,法国已经早已开始行动了,2003年就让空客落户中国了。

2007年中国对法国出口额为203.2亿美元,其中从法国进口133.4亿美元,同期中国对德国出口额为487.1亿美元,进口为453.9亿美元。在这一时期,我国不管是对德国还是法国的贸易,都属于贸易顺差地位,因为当时我们长期出口的都是中低端产品,而德法两国从中国进口的像衣服、生铁等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利润也低,表面看德国和法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但是实际他们也占了便宜,用更低的价格采购中国商品,然后制造出高端商品卖给全世界,而我国从法国德国购买的基本都是高科技产品,所以双方的贸易地位可以说是互惠互利各取所需。

2013年,中国对法国的出口额为267.1亿美元,进口为231.1亿美元,同期中国对德国出口为673.4亿美元,进口为942亿美元。2014年,中国中国对法国的出口额为287亿美元,进口为270.8亿美元,同期中国对德国出口727.1亿美元,进口高达1050.4亿美元。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中国和德国的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从贸易逆差变成了贸易顺差,中国和法国的贸易总额也翻了一倍左右,而且法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逐渐减少,这一时期中法关系、中德关系都非常友好。中法关系在这一时期进入了高位平稳运行的状态,所谓高位就是两国领导人互动更加频繁,当时国际形势很复杂,挑拨中法关系的很多,但是中法关系经受住了考验,通过求同存异和密切沟通的方式,稳定推进了中法稳定合作,特别是加强核能、民用航空和航空产业的合作,更是加深了双方的友好关系。

2018年,中国对法国的出口额为306.7亿美元,进口为322.2亿美元,同期我国对德国出口为775.4亿美元,进口高达1063.3亿美元。2019年,中国对法国的出口为329.5亿美元,进口为325.8亿美元,同期我国对德国出口为797.4亿美元,进口为1051亿美元。在这一件阶段,德国对我国贸易中占据优势,既然占了便宜自然不愿意得罪我们,所以很多针对我们的政策上,德国都不开腔。法国一度对中国贸易实现了贸易顺差,离不开马克龙上台后的重视,他除了亲自访华获得空客大单外,更是不断加强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但是,法国已经走向了大衰退,已经让马克龙无能为力了。

比如2017年,马克龙刚就任法国总统不久,就出台了减去富人的税负,从短期来看,这有利于鼓励企业加大对本国的投资,因为当时法国的富人税太高了,所以富人们纷纷选择移民,或者到国外投资不把钱拿回国,但是法国民众很短视,认为马克龙偏袒富人,于是引发了社会不满。2019年,法国对汽油增加税收,相当于每升汽油多0.22元人民币,就为了这几毛钱,法国人竟然专门成立了黄马甲运动,导致全国陷入骚乱。法国民众为何会为了这几毛钱上街闹事呢?其实从2008年以来,德国等为代表的欧洲主要国家,在金融危机后不到两年就恢复了,并且开始了正增长,但是法国经济却一直没有起色,相反2017年的GDP比08年以前还缩水了2.9%,所以民众很愤怒,就把前任积累的气撒到了马克龙头上。

法国经济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就是跟随美国去工业化的结果,法国人也想要高福利,也想学习美国发展金融产业,也想坐享其成,但美国有美元霸权,法国有什么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法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18%下滑到10%,这个数据比美国还要低,法国产业空心化走得比美国还激进。比如在2000年时,法国产品占欧盟市场的18%,20年后只剩下13.5%,市场基本被德国等抢走了,法国制造业下滑的主要原因如下:

1、法国企业的税收太重

2016年,法国企业家们曾联合发表不满声明,警告法国企业的税太高了,已经让老板们开始愤怒了,这是近一百年来,全世界唯一一个国家的企业公开联合发声,抗议本国税负太重,并对此表达愤怒之情,此前还是厌恶,结果就是法国同类企业成为欧洲盈利最少的公司,而且最近30年来这种趋势在加大,这也是为何法国的企业都跑出国投资,让法国产业空心化了。

2、法国的高福利政策拖后腿

高福利需要高支出,法国企业都跑到国外去了,富人们也纷纷选择移民,法国没钱了只好继续加税,法国财政收入占GDP的40%以上,最高时高达51.7%,说简单一点,法国的经济中,有40%都是靠税收、国债等收入支撑,剩下的60%才是靠企业拉动,我们找个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法国的情况有多严重了,2015年美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约18.1%,中国是22.32%。财政收入比重越低,说明该国企业创造的GDP比重越高,说明该国产业非常繁荣。

很多企业都跑了就业岗位就少了,失业人数就大幅上升,而浪漫的法国人还想着往日的荣光,还想着福利继续提升,但法国已经没有能力支撑了,这种落差之下纷纷发泄怒火,更是加剧了企业外逃,任何企业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法国整天罢工抗议,没有企业能承受,所以法国陷入了恶性循环。

前面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和法国转变对我们的态度有什么关系?正常人看来地区没有关系,但是法国人现在不这么想呢?他们认为中国能发展起来,是靠抢走法国的市场和订单,所以在法国高层里面,有不少人现在开始对中国越来越不满,而且长期以来,德国对中国的贸易是顺差,法国却长期逆差,法国羡慕嫉妒恨啊,所以就想把气撒到中国头上。而且法国认为,未来中国继续往高端产业发展,会抢走法国更多订单,比如中国发展大飞机,以后法国的订单就更少了,所以法国也想跟随美国打压中国了。

今年2月,法国议会公开宣布,要重点投资非洲,称“我们已经和中国进入了对外发展模式和影响力的战争,我们要捍卫一种模式和价值观”。今年5月,法国参议院以304票赞成、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决议案,开始给台湾鼓噪,这放在过去根本不可能,曾经法国长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现在却一边倒了。从前去年开始,法国军舰就轮番来亚太,而且表明了态度,以后要长期驻扎在亚太了,而且几乎把海军的家底都要搬到亚太来,为何法国海军要来呢?欧洲竞争不赢德国、英国了,其它地方又被美国霸占,就剩下东盟这块蛋糕了,在法国眼里,自以为还能跟中国抢一抢这块蛋糕,所以法国才急不可耐地采取各种行动。

这两年,法国经济大败退,下滑超过了8.3%,而且疫情控制也不利,所以法国开始学习美国和印度这种民粹主义,自己不行就把锅甩出去,法国媒体发表评论称:法国工业竞争力日渐式微,怨不着中国。的确,法国人自己要高福利和高税收,逼走了制造业才有了今天的窘境,如果你们也向德国一样重视制造业,重视劳动,那浪漫的法国人才会继续浪漫下去,否则只能背着黄马甲去“浪漫”了。

说到法国不行,其实有很大例子,比如以法国车为例,曾经法国车在中国辉煌过一段时间,但后来却在中国市场大败退,而德国、日本和美国车则越做越好,为何法国车会打败退呢?真如网友们所说中国人不懂车?难道几亿中国人都是傻子?其实就是骄傲的法国人不肯与时俱进抱残守缺而已。法国车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大败退,唯一有点影响力的就是自己的老地盘欧洲和曾经的殖民地。在制造业领域里,法国许多商品都竞争不赢别国,但是法国人却认为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把责任推给了中国。

最后补充一点:德国为何能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各位可能不知道,除了重视制造业外,德国工人每周上班的时间远超其它国家,德国人也不满也想学习法国瑞典等,但是德国政府就是不妥协,这两年德国民众看到法国的问题,才庆幸自己国家当年的坚定立场有多明智,这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