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课外读物值得推荐?初三学生看什么书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有什么好的课外读物值得推荐

中小学生阅读的读物很多,作为一个阅读推广人,建议中小学生读一些教材同步阅读的书籍,可以和语文课本形成很好的互动、互补。

这一类的书很多,反响比较好的当属中国教育学会主持编写的《语文素养核心读本》。

众所周知,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要求语文课程要突出“语文素养”的培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是除了部分规定的篇目外,要求教师“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三是要求“九年学生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如此大的阅读量,单靠“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显然远远不够。

面对庞大纷杂的阅读市场,很多教师、学生、家长感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语文素养核心读本》无论在选文,还是板块的设计上,力争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套权威、科学,尽善尽美的读本。

经过反复论证,中国教育学会主持编写了这套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配套主题阅读。

首先,编写团队权威、专业、阵容强大

本书由九十多岁的著名教育家,国务院教育咨询委员顾明远老师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中国教育学会监事长杨春茂,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担任副主任。本书就是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

本书从立项,到编写完成,历时四年。四年来,600位特级教师、教研员、教学能手、一线语文教师参与了编写。千余位知名作家参与了本书的创作。仅为本书慧眼荐稿的作家、教师、家长、学生2000多人。

本书的定位是,本书配合语文教学,同步主题阅读。依照现行部编版1-9年级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各单元主题内容编写,教材每两个单元主题延伸编写一册同步主题读本。是语文教材的延伸、补充、拓展、深化和升华。每学年编写8册,上、下学期各4册。这样,可高质量完成“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的要求。

引发阅读兴趣,感受母语魅力,养成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和任用类书比较,这套书特色鲜明,选文精短,文质兼美

本书选文精短。小学读本每篇不超过800字,初中读本每篇不超1200字。

涉及题材丰富多彩。

小学阶段:以童话、故事、寓言、童谣、童诗、科幻、美文为主;初中阶段:以文学作品为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传记、科幻作品以及议论文、说明文等。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我们从30万篇征文中,优中选优,遴选出2800余篇精品佳作,汇编成72册。选文既具可读性、趣味性、文学性,又具权威性、思想性、经典性,雅俗共赏,文质兼美。

选文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分年级编写。既吸收了各种语文读本的优点,又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与语文教学课内外呼应。“课标”所要求的写作、阅读训练,口语交际等内容,都在本书中适当关注,有所体现。

正如本书编委会主任顾明远老师所言,希望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能把读书的习惯及兴趣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语文素养核心读本》中悟到阅读的快乐,为自己的人生之旅充实更多的幸福和前行的动力。本书由长春出版社和山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信息可咨询当地新华书店。

 

 










初三学生看什么书对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

推荐作文书其实是一件挺不靠谱的事。因为书店里90%的作文书都是东拼西凑,你仿我,我仿你。10年前的一篇范文更是用到现在。所以,对于提高语文成绩有帮助,请先屏蔽作文书。

到初三这个阶段,其实真正提升能力还是要从课外阅读中汲取营养。根据现在中高考改革的方向,语文阅读与写作仍是重中之重。其中阅读包括三个方面的考查,一是论述类的文章,二是古诗文的赏析,三是应用类作文的考查。从这些方面来看,阅读一是不忘经典,二是紧跟时代。

不忘经典。文学类经典要看,科普类的经典也要看,不要一想到经典就是世界名著,其实各个领域都有经典的著作。以经典为阅读的准绳去筛选自己的阅读,阅读的都是精华,阅读质量提高后,才能保证自己的思想与审美水平的提高。

紧跟时代。这里面包括对一些新闻时政的阅读,也包括对一些社会、文化、财经、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与评论文的阅读。这些阅读,都是我们思想问题,表达观点与态度,认知社会整体进步水平的一个管道。只有更加地了解我们的社会现实,才能在语文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

同时,我还建议阅读一些各个领域最权威的一些杂志,而不要单纯地通过手机媒体去阅读。现在这个自媒体时代,谁都能出来说两句,可是中学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辨别与阅读,这是不值得的。而权威杂志帮助我们完成了筛选与事实、观点的提炼。虽然现在很少有人再去读杂志,但读杂志真是不错的获得知识与信息的通道。

另外,一些教辅类的杂志其实也可以订一些,他们是对考试动态反映最好的,出题的方向、类型,都可以从杂志内容的选择与分析上来了解,其实一些专家作者更是只有从此类杂志上才能读到他们的教研分析。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订一些针对中考的,比如《《中学生阅读》《作文与考试》等等。理科类的《中学生数理化》《英语街》《英语报》都是可以的。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