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主题教育(对孩子青春期的看法教育和沟通方式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对孩子青春期的看法教育和沟通方式你认为怎么做最合适

为人父母之后,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青春期。自己青春期的时候,也曾让自己的父母头疼。想想自己青春期是怎么看待自己父母的,也就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了。

当然,每个年代的青春期孩子都有着他们这个年代的特点。但,与父母的代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和沟通方式,我是这样看的:

对话比对抗更重要

提到青春期,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孩子,总和我对着干。”

其实,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又何尝不是总跟孩子“较劲”呢。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在和父母交流,他们认为反正自己说了,父母也不明白,弄不好还会数落自己一顿。渐渐地,孩子的QQ空间屏蔽了父母,朋友圈也改为了分组可见,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虽然与父母同处一个屋檐之下,却井水不犯河水。以前,父母还可以偷偷翻看孩子的日记本,随着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孩子更愿意将秘密锁在手机里,并设置指纹解锁或人脸识别。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

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谈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父亲,是河南某县教育局长,儿子是中学生。有一天,儿子跟父亲说,爸,本人看上一个女生,漂亮、智慧、好,我能跟她结婚吗?

父亲说:“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

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

“那很好,你能被一个女生看中,说明你很了不起;你能看中一个女生,说明你的眼界开阔了,如果你将来想在县里发展,你就跟她继续交往下去;如果你想在市里发展,你将来就应该在市里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到省里发展,你应该到省里解决问题;如果你想到北京发展,你应该到北京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想在世界发展,你应该出国解决这个问题。”

儿子听了说:“那我就等等再说吧。”

反观更多家庭,恐怕孩子和父母第一次沟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得到一声怒吼:“小小年纪,懂得什么是爱?”

这一声怒吼,关上了亲子沟通的大门。这一声怒吼,吼掉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这一声怒吼,直接在亲子之间隔上了一道鸿沟。

事实上,父母的吼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糟。那就不如像卢勤老师的案例中那样,平等地与孩子交流。亲子关系,最怕的是沟而不通。

倾听比一切都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倾诉,他需要的是能够理解自己的倾听者。不幸的是,每当孩子刚一张嘴要说某件事,父母就滔滔不绝地说起了长篇大论,抢过了孩子的“麦克风”。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并不成熟的阶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但他们对成人尤其是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总觉得父母“跟自己过不去”,也因此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心灵的大门朝着同龄人开放,却对成人紧闭。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知心朋友。

只有父母把孩子当成最好的朋友,孩子有什么话才愿意和父母说。孩子长大了,有他们的思想,父母想要了解他们就必须学会倾听。

比如,当孩子背着书包进门跟家长说:“妈,我和你说个事”的时候,不管多忙,家长都应该听他说完。如果你说:“炒菜呢,哪有工夫听你说。”这就等于拒绝,下次孩子也就不会跟你说了。

总之,孩子一天天地长高,父母要适应抬起头来看孩子,融入孩子的世界,而不是把孩子硬拉回自己的世界。父母更应该相信,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是为自己遮风挡雨的依靠。

我们真的需要青春期性教育吗

一对高中生谈恋爱,在校园里偷偷摸摸的发生了一次性行为。男孩子希望有第二次时,女孩子由于胆小害怕,拒绝了。男孩子痛苦万分,觉得她不爱自己了。于是上课听讲也听不下去,晚上睡觉也睡不好。

青春期性教育真的是太有必要了!

是不是只有到了青春期才最适合进行性教育呢?当然不是。

要知道性的表现绝不是等到青春期到来之后才开始的。

从出生开始,只要孩子有这方面的疑问,绝不跟小孩说谎,绝不回避问题,了解他问题背后的原因,只解释他希望知道的知识,强制灌输过多资讯对小孩有害,

性教育很重要。

关系到青少年儿童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及其心理发展,目的是帮助他们养成健全的人格。

一个人的一生,并不在于他会交几个异性朋友,而在于他对人类、对社会的贡献,是不是因为他的存在、他的努力让社会、让周围的人生活的更美好。

美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我永远不鼓励父母过早给子女性教育和灌输超过他们所需要的性知识。生命的问题跟其他问题一样,最好能让小孩独立获取。让他靠主动发问学习想要知道的知识。并不是直到青春期的时候才要进行性教育。

犹太人认为早早的体验生活会使孩子很早就对性别的不同和两性的关系有所了解,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后在他长大之后进入社会之后,在男女关系上会比别人更成熟,并会少受挫折、少走弯路,因此他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知识,去探讨人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别的同龄男女为了男女关系不能自拔的时候,他能够理智的正确的对待,把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去,工作和学习。

美国的学校给11岁以上的孩子发避孕套是有道理的,人对性的好奇从出生就有了,长到了十一二岁,经过那么多年的好奇和等待,他们已经有了想摸索尝试的愿望,如果条件成熟有了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伙伴,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许能使他们早日揭开性的奥秘,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的发展中去。

我们中国在性教育方面也在做着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的方刚教授一直致力于性与性别的教育研究,开办性与性别夏令营活动,给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上了很好的教育课。

学校进行性教育的课程,我们还没有完整的课程主题,西方国家的教育给到了我们借鉴。

作为家长,我们要注意这样几点:

1、从小观察孩子有 关于男女性别、性方面的疑问时,就要坦诚的和孩子交流,教给孩子基本的知识。不要等到青春期了,孩子积压了好多的疑问、好奇,不问父母,在网上到处查找,给孩子一些错误信息。

2、要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不允许别人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自己感到不舒服时就要拒绝并告诉家长,避免受到伤害,防止受到性侵!

3、对青春期的孩子更要坦诚、平等交流。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中国的传统、内敛,但是时代在变化,我们做父母的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教育孩子在 和异性交往时,不卑不亢,立下几个高压线,比如,不允许在外过夜,外出必须告知等等, 对孩子要多理解、多支持和信任,少惩罚和责怪,像对待朋友一样,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父母内心就会多一份平静。

像前面的案例,男生来咨询,在理解和尊重他的感情的同时,引导他们,拒绝你的行为不等于不喜欢你,性行为只是感情中的一部分,要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并且要注意安全,而且性行为会给自己带来情绪上的波动,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一起交流!

青春期男孩怎么教育比较好

绝大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我们应该直面男孩子的这一阶段,正视男孩子这一阶段的表现,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1.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平时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倾诉。

当然,这不是要父母刻意的与孩子聊些什么,而是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就随时发生的一些问题和孩子展开交流,比如,多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找到话题,和孩子用聊天的方式讨论,不要对孩子做的事情老是觉得看不惯,你应换个角度来想这些问题。你要知道,孩子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不能因为看不惯就对孩子刻意的指责、埋怨、批评和打骂,其实,当你和孩子随意沟通交流了解了他这样做的原因时,或许你内心会是认同和赞赏的。

2.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青春期的男孩基本上已经对一些事情有了个人的主见和看法。

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们的这些观点的看法,也许,有时候孩子们和父母会有不同的意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