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相声100个经典相声(相声有哪些经典垫话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相声有哪些经典垫话

垫话不可能太经典,因为它只是正活的准备工作。

许多相声的垫话在篇幅上超过了正活,这个不对。

还有的使垫话的时候,和正活儿的人设不一致,这个也不对。

再有的垫话比正活精彩,这个更不对。

垫话毕竟只是为了正活服务,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少马爷有段儿《自食其果》,是我最喜欢的节目之一。

这段的垫话,马氏的味儿没得说。

少马爷把“狗气”发挥的淋漓尽致。

台下的观众气氛也是火爆的不得了。

不过这个时候,后面的正活如果再按平常了使,精彩程度可就比不上垫话了,那可就是虎头蛇尾。

俗话叫做“酥粘儿”了。

所以少马爷的正活儿就按大了来,大身大相。

再加上谢天顺先生能耐也了得,托的少马爷狗气噌噌的往外冒。

(您瞧瞧这身上,不服不行……)

这样才把前面垫话给盖了下去。

得到的效果也出人意料的好。

人家这叫有本事,才敢这么演。

所以就像前边说的,垫话不能太“经典”,太经典了正活不好使。

垫话只有“好不好”之说。

话说什么叫好垫话?

有一点很重要。

由垫话进了正活,您感觉不到瓢把儿的,这叫能耐。

恭请大门长赵心敏先生。

赵先生的《打灯谜》就是垫话的典范。

从一开始到入正活,节奏由松到紧:先聊聊后台,再聊聊台上,又说说观众,最后说说自己,然后拉到捧哏的身上去。

一番一番的慢慢提起节奏,入正活的时候让人浑然不觉,天衣无缝。

不像某些相声演员,本来漫不经心,一进正活立刻正点正卯,恨不得台上台下都知道我要入正活了。

还有的,干脆一句“弃文从武”,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身。

如此说来,咱们听相声的,可也越来越不容易了,得去学乾坤大挪移。

不然容易闪着腰……

以上……

郭德纲相声里创造了很多经典人物,你对哪一个印象最深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郭德纲跟于谦的相声是《托妻献子》!

作为两个孩子父亲,对郭德纲在相声中营造的这个“悲剧”父亲人物角色,印象极为深刻!

一贵一贱,交情乃现!

一贵一贱,“我是一个下岗工人,家里条件很困难,住的房子千疮百孔,赶上下雨,要了亲命了,外面小雨屋里中雨,外面中雨屋里大雨,外面大雨屋里暴雨,有时候雨太大,全家里都得上三环了避雨去”,郭德纲寥寥的几句话,把一个苦难的家庭描述的形象生动!

“吃上顿没下顿,父亲的腿被车撞了,司机跑了,老爷子常年卧床不起”,惨!

“媳妇有病,不能上班去,孩子等着上学,没钱交学费,我又下岗,家里没辙,十冬腊月大雪纷飞,全家人在屋里待着出不去,就我有一身衣裳,他们都裹着被火”,真惨!

“我数了数地上有十二个煤球,什么都不够,老的老,小的小,我得出去奔去”,惨哪,呜呜,这氛围渲染的,让人心里黯然神伤。

“外边那个样的(滴水成冰)天,我上边穿着一个塑料的皮大衣,袖口有一两棉花,穿着一个短裤,磕膝盖以上,穿着一双塑料的凉鞋,背着一兜子,攥着两张81年的北京晚报,打开门,风刮的脸上跟刀子似的,雨里夹着雪,顶着风往外走,手里举着报(颤抖腔)81年的,北京晚报,看新闻呐,四人帮被粉碎了”,于谦:这什么新闻呐,这个。观众接着哄堂大笑。

郭德纲语言的组织归纳的能力极强,通过环境的渲染,鲜明的形象刻画,把这个 失业的男人,背负着家庭的沉重生活压力,不得不在数九寒天里,穿着单薄出去挣钱的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并且通过男主滑稽的穿着,冬天穿凉鞋单衣,反差萌,让观众哄堂大笑!

可这段相声,有时候我却越听越难受!因为郭德纲,把男人的责任感,压力感,描述的那么惶惶然,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拖家带口,俩孩子,上有老下有小,如同那拉磨的驴,上了套,再也停不下来了!

郭德纲的相声,总是很生活,接地气,老百姓就是喜欢这样的相声,因此喜欢郭德纲,生活的压力那么大,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儿的相声再也吃不开,相声应该源于百姓,归于百姓!

这样才是最好的相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让郭德纲于谦的相声,陪伴入睡的原因!

我喜欢郭德纲,你呢?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