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330斤的安禄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暴虐的他死在儿子手
发布时间: 2023-07-17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以一句高度概括了盛世大唐由盛转衰之点。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安禄山,在大家的印象中,只是有一个阴险狡诈之徒的形象。

只有深入历史,才能知晓一个真实历史人物的本来模样,而历史上真实的安禄山,是怎么样的?

靠舞蹈讨圣心在古代,有一种选民思想,即东西南北四方的异族是蛮夷之族,地位低下。

而在蛮夷之族里地位更低的,则是“杂胡”,也就是混血儿,安禄山就是一个“杂胡”。

安禄山的父亲是粟特人,母亲则是突厥人,粟特人很有商业头脑,安禄山的父亲极有可能是来到突厥做买卖时邂逅了安禄山的母亲。

安禄山小时候的名字叫做轧荦山,这是音译,在粟特语中意为光,而在突厥语中叫做军神,也有战争之意。

传说安禄山出身的直说,天有异象:满月之夜,赤光傍照,群兽四鸣,土地开裂,后来大家就把他作为神人加以崇拜。

安禄山之所以改姓安,是因为生父死亡,母亲改嫁。

虽然继父已经很有权势,但是安禄山的血脉依然是混血种,这是无可改变的。

所以想要在一个非常排斥“杂胡”的地方立足下去,安禄山从小就长了一副机灵的脑子。

在我们的历史中,总是传他如何狡猾残忍、善于察言观色,是奸猾又有计谋的人。

虽不否认,但他也有可怜之处。

对此,他或许有所不平。

狡猾、奸智换句话说就是头脑明晰。

他在年少时已是才华横溢的男子,精通六国语言,筹谋着各种计略,平步青云,这种手腕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与其说是天性,倒不如说是经历所导致。

浪迹天涯的孤独生活,乖戾的杂胡,难以对付的商人们,这就是他每日的生活。

不过,这也不足以为他的残暴开脱。

安禄山仗着至少会说六种蕃语,在营州做起了买卖,成为诸蕃互市牙郎,所谓牙郎,与现在对外贸易的翻译、代理或者中介相似。

童年的经历,养成了安禄山奸诈残忍的性格,贸易的经历令他变得事事用心,手段多端,唯利是图,善揣摩人意,深刻了解人性贪婪无度的阴暗一面。

为了生存,他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投机取巧、偷鸡摸狗之类的坏事没有少做,而粗鲁骁勇、憨厚耿直的外表,却又给人留下率真可靠的假象。

一次,他路过农舍,见左右无人,便顺手偷走一只羊,结果,羊咩咩的叫声惊动了主人,安禄山被当场捉拿,根据当时法律,罪当棒杀。

见差役高举大棒,正要打下,安禄山不甘心如此送命,便大声叫道:“你们不是要消灭奚、契丹吗,怎么来杀我!”

他的大喊大叫,引起了审判官范阳节度使张守理的注意,于是命人带上前来。

一看有转机,安禄山立刻使出当牙郎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急忙辩解,一-会儿捶胸顿足悔恨交加。

小小盗羊贼居然喊出只有官府才会关心的消灭奚、契丹人的豪言壮语,喊出要戴罪立功的决心,让审判官张守珪颇为诧异,他不由得上下仔细地看了看安禄山。

仔细看来,觉得此人大胆奇特,加上身材魁梧、皮肤白皙,这让同样经过挫折成长起来的张守珪产生了恻隐之心,不忍就此断送一个勇猛豪气的男子汉,想到现在边疆仍然频繁遭受奚、契丹进犯,此人正可为我所用,于是下令释放,留在军前驱使。

一件坏事让安禄山使了一下手段就变成了他上位的垫脚石,可见安禄山的心思是多么的狡诈缜密。

不过,对于安禄山的上位史,还有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个五大三粗的异族汉子,居然是靠跳舞上位。

安禄山跳的是胡旋舞。

“胡旋”是唐代最为盛行的一种民族舞蹈,据史籍记载因西域康居国献胡旋女而传入中原。

自从胡旋舞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后,很多中原人都学跳这种舞蹈,流行之盛时,中原人甚至跳得比西域人跳得还好。

其实,康国属于“昭武九姓”,原居地在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后迁徙中亚,所以“胡旋”很可能是河西绿洲地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融会了中亚乐舞而形成的。

胡旋舞最显著的特点是左旋右转、急速如风。

安禄山本就有胡人的血统,成年后,有曾经做过突厥边境互市的经纪人,所以他善跳胡旋舞自有种族天性的成分在,其中也更有为讨好唐玄宗而苦加练习的缘故。

唐玄宗非常喜爱胡旋舞,而且在唐玄宗时期康居国的胡旋舞不仅在民间风行,就连内宫妃子宫女中间也流行跳胡旋舞,特别是贵妃杨玉环尤其痴迷,天天在长生殿上练习胡旋舞。

后来,在官场上也流行起胡旋舞,胡旋舞成了长安城里最受欢迎的舞蹈形式。

到了天宝末年,朝中的纲纪愈发地败坏,奢靡之风盛行,朝中王公大臣也跳起了胡旋舞。

当时,安禄山已经很得唐玄宗的恩宠了,但这还完全不够。

安禄山知道,唐玄宗最宠爱杨贵妃,于是他平日里很会阿谀奉承讨得杨贵妃欢心,还被杨贵妃认作义子。

本来杨贵妃就很擅长胡旋舞了,现在再加上一个安禄山,两人的胡旋舞跳得非常出色,唐玄宗更是龙颜大悦。

白居易曾有诗曰:“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杨贵妃跳起胡旋舞来风采动人,是可以想见的,毕竟唐朝以胖为美,杨玉环又是绝顶风姿,美人跳舞怎么会不好看呢?

为此,唐玄宗还曾为她量身创作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但任谁也想不到,安禄山一个大腹便便、体重达三百三十多斤的超级胖子,竟然也能在玄宗面前翩翩起舞,光是想想那个画面,就已经感到有些不忍直视。

但这都是《旧唐书》中真实记载的内容。

安禄山天生有胡人混血,跳胡旋舞是源自血液中的西域人能歌善舞的基因,晚年安禄山虽然胖得不行,但也是一个灵活的胖子,只要跳起舞来马上判若两人。

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安禄山不遗余力地大跳胡旋舞。

史书记载,跳舞时的安禄山一改平常的肥胖臃肿形象,只见他身体灵巧动作流畅,不说身轻如燕起码也是旋转如飞疾如风电,而胡旋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左旋右转,急速如风,安禄山做这些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跳完了一曲,场上的文武百官都看得目瞪口呆,很难不对安禄山感到由衷的佩服。

平常那个走几步路都要气喘吁吁停下来歇一会儿的人,和现在在场上灵活跳着胡旋舞的人,真的是同一个安大人吗?

为了能够拍上唐玄宗的马屁,安禄山真可谓是豁出了老命,大家心中都对他拍马屁的功夫感到鄙夷又钦佩。

安禄山穿衣服时,必须要有一个小厮用脑袋顶起他的肚子,另一个小厮才能服侍他把衣服穿上;走路时安禄山要使劲提起两个肩膀,这样才能迈开脚步,不至于让肥胖的肚子拖到地面。

据说玄宗皇帝看到安禄山的肚子曾笑问:“你肚子这么大,里面都装的什么呀。”

安禄山是何等样人,他知道怎样哄皇帝高兴,就恭恭敬敬地回玄宗的话:“回皇上,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玄宗听了龙颜大悦感慨不已,此后对他更加信任,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祸端。

安禄山骗过玄宗的信任后,背地里招兵买马扩充队伍,伺机谋反。

极擅溜须拍马其实,对着唐玄宗溜须拍马这个本事,安禄山练的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本来在边境的商市里摸爬滚打就练就了他这一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功夫,等到要派上用场的时候,肯定是卖力表现的,这一点在他第一次见唐玄宗的时候就有体现。

天宝二年,这时的安禄山摸爬滚打多年,终于可以进京面见皇上了,他知道,自己必须好好地抓住这个机会,向皇帝大表忠心,能不能留在富贵迷人眼的京城,成败就在此一举。

于是安禄山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

进入了朝堂大殿之后,安禄山不敢抬首多看,立马俯下身子恭恭敬敬地给唐玄宗叩首跪拜,然后便抬头开始向他汇报边疆的情况。

其实,安禄山在汇报的时候,一直在偷偷地观察唐玄宗的表情,以盘算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发挥溜须拍马的功力,一击即中,避免他心情不好,马屁拍到马腿上。

看到唐玄宗面带微笑,心情很好的样子,安禄山知道,时机成熟,可以开始了。

于是安禄山汇报中开始塞进了自己的私货,十分恳切地说道:

“在去年七月份,臣的辖区内发生了紫方虫吃禾苗的自然灾害。臣被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日夜地焚香祷告,在菩萨面前,臣诚恳地想着,如果是自己不行正道,事主不忠,就让紫方虫吃掉臣的心;如果不欺正道,事主竭诚,那么请让紫方虫自行消失。”

“刚刚才祷告完,外面就就有许多大鸟飞了过来,它们的头是红色的,长着青色的身子,迅猛地飞下来,把紫方虫全部都吃光了。这是上天显灵啊,皇上您一定得把这件事情载入史册。 ”安禄山说得煞有介事,其实他是在表白自己对皇帝的一片忠心。

这看起来如此不靠谱的事情,但唐玄宗却听得越来越信,还觉得眼前这个憨厚肥壮的汉子特别地可靠,对自己忠心耿耿。

随后,玄宗不但同意了安禄山的请求,而且还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这真是让人觉得啼笑皆非。

但其实这也不能怪唐玄宗,因为安禄山确实擅长表演,而且,他很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出身胡族的特点,肥硕憨厚的外貌配上直白粗俗的表达方式,别有一番味道,和满朝文武文绉绉的语言相比,显得更加坦率真诚,直接打动人心。

虽然未必打动百官,但是,只要能够打动唐玄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