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旱不旱呢古人留下农谚看“八月初一”的天气,是怎么看的?为什么中国要设定八月十九日为中国医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明年旱不旱呢古人留下农谚看“八月初一”的天气,是怎么看的

八月初一将至,农谚“旱不旱,就看八月初一”,明年会春旱吗?

“秋风阵阵送凉意,秋雨滴滴更凉爽。树叶发黄谷物香,农人收获多繁忙。”,农历七月份已经接近尾声,将迎来“繁忙”的农历八月份。

农历八月份离“白露”节气很近,有的年份会在同一天。古人把八月初一和白露节气在同一天称为“白露逢月头”,不过,从古人留下的农谚来看,“白露逢月头”的年份,第二年不是太好,有“白露逢月头,必定来年愁”的说法。2021年的白露恰逢农历八月初一,2022年确实有些地区的农民够愁的了。好在今年的白露节气交节时间并没有在月头,而是在2022年公历9月7日23点32分7秒,农历壬寅年八月十二号,看来明年会是风调雨水的一年。当然,这只是按古人留下农谚的一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我们还是要多留意天气预报,做好相应准备。

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只能靠人们长期与自然相处,发现一些规律,总结出来经验,作为后人的参考。

经过长期的与自然相处,人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太阳照射的角度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根据这些规律为一年确立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月出为节,月中为气,又把每个节气分成三候,每五天为一候,依据每个节气的气候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

二十四节气萌发于夏朝,到了商朝确立了冬至和夏至,到了西周又确立了春分和秋分,到了春秋时期又确立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节气,一直到战国时期才把其它十六个节气确立完。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需要几代人共同完成的大工程,可不能到了我们这代给弄丢了!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一些特定的生产活动,顺应自然的变化,播种和收获严格按农时进行,保证一年的收成。我们现在农业手段无论多发达,还是要看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节气来安排播种和收获时间,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八月初一”虽然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确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节点,是孕籽结实的重要阶段。此时,大部分农作物果实已经形成,正处在籽粒上浆和干物质累积时期,是最终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古人通过长期记录“八月初一”的天气情况变化,总结了一些经验流传了下来,都有哪些呢?分享几个给大家,作为参考!

一、八月初一下一天,旱到来年三月三

这里的八月和三月指的都是农历月份,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了,那么接着来雨水将会很少,干旱的情况会持续到明年农历三月份。

农历八月份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籽粒的粒数已经定型了,不能再靠增加籽粒数量来提高产量了,需要充足的光照来促进籽粒饱满和增加千粒重。所以,这个时候是不希望下雨的。不过,今年有些特殊,长江流域太旱了,这地区人们是盼望着下雨的。

类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间”,“八月初一晴,八八无水过田埂”,“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烂了八月初一,天天溜路”,“八月初一晴,谷米白如银”,“雨淋八月初一,连绵细雨滴到冬”,“八月初一雷,遍地出盗贼”等等。

二、今年年成好不好,八月初一一场露

这句农谚比较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开始有露水了,那么今年的收成就会不错。

有露水说明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大,有利于增强果实甜度和籽粒饱满。并且,有露水说明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老话“十雾九晴”,说的就是早上有浓雾的天气,往往白天都是晴朗的。

类似的农谚还有,“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草上露水凝,当日一定晴”,“露水见晴天”等等。

三、八月初一滴一点,旱到来年四月满

这句农谚和第一句有些类似,只不过这句更夸张一些。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这天下雨了,哪怕只下了一滴一点,也会预示接下来干旱少雨,会一直持续到明年农历四月份。

四、八月初一热死狗,六十日无霜

这句农谚是根据农历八月份的天气情况来预判冬天寒冷程度的。六十日后就是农历十月份了,北方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下霜了,如果还没有下霜,说明天气异常,冷空气来的晚,是个暖冬。

这里的“热死狗”是指炎热程度,意思是说,如果八月初一这天很炎热,六十天之内也不会下霜。

类似的农谚还有,“八月初一热烘烘,六十日无霜”,“八月初一晴,百日无霜”,“八月初一晴,冬天暖”等等。

五、烂了八月初一,连绵细雨落到秋

意思是说,八月初一这天下雨很大的雨,接下来整个秋天豆会断断续续地下雨,说明雨水多。

这个时候的作物“头重脚轻”刮风下雨容易引起作物倒伏,贴在地面上的部分容易霉变发芽,并且,不易于收割,导致减产。再有,连续阴雨,田间积水,容易植株地上部分叶片出现早衰,影响光合作用,并且,易得病害。

另外,八月初一在白露节气附近,处于暑消寒长的季节更佚关口,冷空气与暖湿气候锋面相遇易引起降雨大风或者雷雨台风天气。老话有“白露雨,整秋雨”,“处暑雨甜,白露雨哭”,“白露风兼雨,有谷堆满路”等等。

写到最后:

老话说“六月初一看当年,八月初一看来年”,根据八月初一的天气来预判来年旱不旱和收成。主要是因为八月初一在农事生产上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八月初一的晴雨对当季农作物生长和来年的生产安排,都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当然,农谚离我们太久远了,气候环境变化很大,并且还有一定的地域性,简单作为参考即可!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

为什么中国要设定八月十九日为中国医师节

很高兴为您解答!

中国医师节,对于作为医生的自己,还是感到非常的荣幸,希望这个节日能够引起全国人民的共鸣,尊医重卫!

这个节日当时为什么选择8月19号?这个确实很让人好奇,当时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原来是这么回事:

在2016年的8月19日,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这次好像是近些年,最高规格的卫生健康会议,当时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全部出席,可见当时的重视程度,这对于医疗卫生事业来说,是非常非常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从事卫生医疗事业的所有人都感觉非常的自豪,因此选择了这一天。

据说当时有很多的方案,比如说用一些医学界名人的生日,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一天,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非常重视。

对于我个人来讲,中国医师节的成立,带来荣誉的同时,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我想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都是一样的,努力加油!

明天,也就是8月15日是个好日子,有谁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