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精神的由来(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女排精神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关键词就是勇于拼搏、是为国争光。中国女排从1981年的世界杯开始,连续5届世界大赛夺冠,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当时中国刚刚在1979年恢复了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中国女排成为了“三大球”中第一个冲出亚洲的项目。而女排姑娘在比赛中体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拼搏精神,也是得到了媒体的大幅报道和民众的认可。1981年女排在世界杯夺冠后,人民日报刊文《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从那个时候其,“女排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其实,中国女排尤其是“女排精神”根源来自日本,袁伟民效仿的就是大松博文的“魔鬼训练”,特别注重训练质量和球员意志品质。1964年至1965年,大松博文应邀3次来华,帮助训练中国女排。日本教练注重严格要求、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这也是“女排精神”最初的源头。在中国女排五连冠的道路上,有精神因素,但更多的是技战术创新,当时中国女排高快结合的打法就是揉和了日本的快、苏联的高,然后1+1大于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时候女排精神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让无数人学习她们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做好工作。为什么,精神的力量真的可以在竞技场上有实际功效嘛?比赛场向来是高强度的竞技比拼,但是也是精神意志的较量。竞技者自身的潜力与能量,往往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在拼搏中激发、昂奋形成赛场上的力量。对于女排精神,郎平的解读是:“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女排精神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当代女排精神也可概括为顽强拼搏,永不言弃,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什么叫“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

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国务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


扩展资料:

女排精神的由来

1981年,中国女排以亚洲冠军的身份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排球赛。经过了7轮28场激烈的争夺,11月16日,中国队以7战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世界杯赛冠军。

在1982年的秘鲁世锦赛上中国女排再度夺冠。紧接着,在1984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的梦想。中国女排并未就此止步,在1985年的第四届世界杯和1986年的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中国女排连续二次夺冠。

女排夺得三连冠后,各种媒体更是加大了对女排精神的宣传力度。诸如有媒体报道,“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等。《人民日报》还开辟了“学女排,见行动”的专栏。

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后,女排精神开始被人们口口相传。

关于女排精神是什么

综述:关于女排精神的理解如下。

中国女子排球队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总概括。其具体表现为: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她们在世界排球赛中,凭着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蝉联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为人民建功。她们的这种精神,给予全国人民巨大的鼓舞。

国务院以及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和全国妇联号召全国人民向女排学习。从此,女排精神广为传颂,家喻户晓,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女排精神的激励下,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顽强拼搏。女排精神首先是爱国精神,是一种为国争光,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其次,女排精神是集体主义精神,是每个队员团结协作,敢于拼搏,争取胜利。再次,女排精神也是坚持三从一大标准,兢兢业业,刻苦训练,不断学习,精益求精的科学训练精神。正是由于有精湛的技术和体能保障做基础,中国女排每到关键时刻,都会在逆境中全力以赴,经常上演大逆转之大惊喜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