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映楼台(“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水的景色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水的景色吗为什么

这个问题概念不周延,“白日依山尽”写的不是水的景色,这句话一个字也没有提到水,与水没有一毛钱关系。建议拟题:在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水的景色吗?为什么?

在回答为什么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然后简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从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创作时的心境角度去领会,去解读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最后,再来回答原因。

一、诗句来源

“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于世的6首千古绝唱之一《登鹳雀楼》。全诗为: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诗的主旨是:一个人若要看到无穷无尽的美景,应当再登上一层楼。隐喻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方面有所突破,须登高望远,以更高的角度、平台、境界去审视它。

二、创作背景

诗人王之涣登临的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县,楼高3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诗人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还不到30岁的他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诗人一生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这首诗是他35岁时写下的。

三、为何说“白日依山尽”写的不是水的景色

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呈现出,诗人虽然遭贬,登高望远(楼高不过区区3层),个人内心深处仍然具有一种向上进取的情怀,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而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后两句的铺垫。

诗言志。乍一看,诗人在诗中描写落日、山川、河流、水。诗中太阳为何在诗人眼中是白日,而不是残阳如血的红日?是诗人观察到水天一体的幻象了吗?其实,并不是仅仅说它的颜色是白色的,白日指的就是太阳,“白日”的“白”与“黄河”的“黄”两种颜色在诗句中对仗工整,这是诗人遣词造句神来的空空妙笔。另外,诗中还暗喻着,在诗人内心深处,在政治、仕途 “日落西山”境况下的一种孤独与苍凉情结。第二句,诗人身处鹳雀楼上,不可能看见黄河入海流。这是诗人寄情于自然更迭的日月星辰、激情奔腾如斯的大自然河流来表达与呈现此时此刻的心境与诗意着的情怀。接下来,后两句诗意突变,从描写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笔触中嘎然而止,诗人调笔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情怀,画龙点睛般的写出全诗的主题思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综上,诗中前两句,看似写太阳,写山川,写河流,写水。但是,诗中只是“点到为止”,诗人并没有真正意图去展开描写它们,这正是诗人“写山不是山,写水不是水”的高明表现手法体现,且诗中不缺乏大自然美丽景观、妙意呈现。鉴于此,所以说“白日依山尽”这句话,乃至整首诗主题思想所表达的都不是写水的景色。

——End——

白居易和韩愈同为中唐文坛巨匠,却为何形同陌路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人;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河南郑州人。韩愈比白大了4岁,出道早,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地位很高,对白有看法也可理解。白擅长白话诗,韩愈以文著称。

从思想上,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而韩愈崇尚古文运动。文学观点不同,缺乏交集,自然关系不咋地。道不同不相为谋吗?何况文人相轻,关系能好到哪去。

试想下:韩愈是京城大官,文学地位又很高,又是散文界古文运动的老大。看不惯白居易的诗风,也能理解哈!

实际上,韩愈有个学生和朋友叫张籍,是诗人,恰好和白居易引为知己,张籍知道两人之间不和谐,想修复韩白关系,计划组织郊游。但成行时却只有韩张,白以各种借口爽约了。韩就寄语白二十二(白居易)说:“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明显有嗔怪之意。白看到后想韩愈一定是误会自己了,就回了一首“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踏雨曲江头”一方面不愿趋炎附势,另一方面不愿踏雨冲泥去。可见,耿直中难免增加误会,您看呢?

其实,白居易给韩愈写过诗,本意也想交好,但因个人性格和种种原因,韩愈回过一次,明显白脸贴上冷屁股。

白写诗吐槽说:“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众所周知,唐时甜酒是农家自酿的待客酒,档次低,杂质多,诗意比较浅显易懂。

韩愈爱好喜食丹药。白就“慰问”道:“退之服硫黄,一病讫不痊。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唯予不服食,老命反迟延。”是不是也有点太过了。

两人形同陌路,也就好理解了。不知各位客官,如何看待呢?

有什么让你记忆深刻或颇有感受的绝美唐诗吗

《走在云深不知处》

古人笔下下绝美的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的地方,且随我们慢慢读来。

时光再美,怎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清·纳兰性德《木兰词》

如果人生的很多事,很多的境遇,很多的人,都还如初见时的模样该多好呀!

若只是初见,一切美好都不会遗失。很多时候,初见,惊艳。蓦然回首,却已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没有距离,便少了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时光的流逝,距离的遥远,可以使人淡忘很多往事,但彼此间的爱意,却永远都不会磨灭。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才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以蓦然一眼为始,以相伴一生为终。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先秦《击鼓》

简简单单一句话,道尽了古今多少人的愿望。就像那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其实啊,人生在世,求什么呢,若有一个人,愿意与你生死相随,这一生,也就够了。

世间再多纷繁,也抵不过最爱的人的一个眼神一个拥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亲阅沧海,再没有见过真正的波浪;履历巫山,世上哪还有入眼的云彩?轻轻挥去一路上迷离的风景,我的心只和你的音容紧紧相依。

见多了舞榭楼台,灯红酒绿,看惯了莺歌燕舞,花径逶迤。就算把俗世的春色尽收眼底,也比不上梦里看一眼你盈盈的笑意。

韶华流逝,物是人非,风亦感伤,人亦彷徨。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过尽,才开始知道回头;要等到流离失所,才开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会开始怀念。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往阴暗处寻找我们心中的她,却总不见其影踪,蓦然回首,才发现她其实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离我们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当真正的美好逝去的时候,回忆,又能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