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学反思(有人说写三年教学反思能成为名师,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人说写三年教学反思能成为名师,真的吗

这句话有出处,是知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的。原话是“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你看,人家叶教授只是说“写三年教学反思”成为“名师”只是一种可能,并没有给谁打包票“你一定能成为名师”。

我不是咬文嚼字,我还有话说。

关于写教学反思,有一位被称作“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的朱永新教授,倒是曾言之凿凿说过肯定的话。 据说他曾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

我就此向读者诸君讨教,您可以在这个问答后面留言:看看究竟谁写了三年以上的教学反思,已经成了名师;究竟有没有老老实实认真写了,却没有成名的。另外,您也可以说说有没有听到过向朱教授索赔的。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曾经认真写过“教学反思”。果然,我现在就挺有名了:我们这所小学174名学生,一大半都认识我。

如果不是故意抬杠,那得说反思“有用”。曾子每天“三省”,人家尽管天赋不高,甚至还被老师认为“愚鲁”,但最终还是成了儒家学派的正宗传人。如果大家心平气和不故意找茬,那同样也得承认,“反思”并不总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它没那么神。

我猜测,题主有此一问,表面上是质疑写反思的效果,而是事实上是对学校教学管理存有异议。据我所知,某些基层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即所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迷信专家的说辞。把人家的一种建议,甚至是尚不成熟的研究,就欣然奉为圭臬,急于付诸实践。比如有些学校就是把“逼”教师天天写教学反思作为教学管理重点。在这种逼迫之下,老师们如果敷衍应对,其结果可想而知。

学校管理是个技术活儿,有制度还要有智慧有情怀,更不能盲目。

现在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多如牛毛,你得先学习辨别真伪。这些专家学者肯定有真才实学的,说不定也有滥竽充数者。要知道,更有一些所谓专家,他们虽有能力,奈何身处名利场,为了争取科研若干经费或者捞到一个什么名头,往往脱离教育实际闭门造车弄一个什么新奇名词,以炫人耳目;名目繁多的“某某课堂”即是此类。

举个例子:我所在的中原某县,前几年推行“目标教学”,主要形式是学生在老师讲课前“一齐大声诵读学习目标”,如果你不让学生大声齐读,这节课就不合格。后来又组织教师学习“有效课堂观察”,这个更复杂。基本步骤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还有3个课堂文化维度,每个维度分为5个视角。比如每个学生学习维度还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有若干个观察点!我的乖乖!作为专家学者,他们完全可以这样研究;一般普通教师,有必要?

反正几年后那些“新教育理念”如今都销声匿迹了。当然,“新新教育理念”“新新新教育理念”还会前赴后继,接踵而来。

所以,作为管理者,你也应该是一位“把关者”:不是仅仅一夫当关,不让你学校的老师们轻易过关;而是为老师把关,不让伪专家、坏专家的空头理论、假理论蒙混进学校来。因为你这个关把不好,必然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学生和教师都成了受害者。

《本草纲目》是本好书,但是你如果不“去糟粕留精华”,完全信服照搬其中的药方,吃屎喝尿是免不了的。

管理者肯定都明白“引导胜过强迫”的道理,关键是许多学校落实得不好。就比如写教学反思,学校可以鼓励但并不要求人人必写。你可以奖励那些用心写的、写得好的,写得差的,甚至不写的也不必难为人家;只奖不罚。要求上进的,他肯定能成为受益者。再比如我们郑州市教育局提倡教师写教育博客。认真写的,人家尝到了甜头:某个区直接从博客大赛的金银奖的获奖教师里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教师通过参与博客写作顺利晋升了高一级职称,有的借此提高了知名度后调入了自己心仪的单位,有的甚至华丽变身成了专业作家……不愿写博客的,人家照样“舞照跳马照跑”,不会受到任何责难。

仍回到写“教学反思”这个话题上。

如果为写反思而反思,教师必然从传统“重备课、讲课,轻写教学反思”这个极端走向“轻备课、讲课,重写教学反思”的另一个极端。这样,反思就成了无源之水。再者,教师的反思随机性很大,既孤立、零散不成系统,又没有主题统领,反思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或者,反思缺少深层思考、缺少理论支撑,始终处于是浅层次的重复状态,意义也不大。

以上种种,慢说写三年反思想成为名师,十年也不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你如果坚持写三十年反思,你肯定能够成为一名老教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学也”,不断学习或许才真正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

老师写教案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上课使用,还是会有领导检查呢

写教案既是教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重点和难点的必备过程,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程序准备的过程。军家不打无准备之仗,直接捧书上课堂肯定是不行的。

备课对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尤其重要,但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常常与教者事前准备的有所变化,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搬教案授课。一个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备课只会写简案,主要是为了抓铁有痕,应付检查。其主要讲授方法会标在教本上,掌控在内心中,并能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随时采取不同的对策。

所以说:写备课笔记应付检查的作用多于实用价值,但不备课肯定是不行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那个单元知识点很复杂,该怎么复习最高效呢

年月日这一单元我们可以这么学,一张思维导图就可以搞定了。思维导图不仅能帮我们查缺补漏,还能帮我们把琐碎的知识串连在一起。

?对于这个单元我们首先要记住一些重要的日子。?1949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除此之外上半年我们需要记住:1月1日元旦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下半年:7月1日建党日,8月1日建军日(跟孩子说我们可以告诉他们,有了党的领导才能组织军队,这样就不容易混了)。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我们要学会推算年龄,平年闰年,天数,时间段,睡觉时长,星期几等问题。?年龄=所给的时间 -出生时间。?当公历年是100的倍数时,我们需要用这个公历年÷400,如果能除尽,就是闰年,如果除不尽则是平年。?如果公历年不是100的倍数,我们用年份÷4,能除尽就是闰年,除不尽则是平年。

??一个数能不能被4整除,看数字的后两位,后两位是4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时间段推算: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所用时间段。(知道火车发车,求人出发时间,则火车离开时间为结束时间。)

?睡觉时长推算:睡觉时间涉及到第二天,所以计算方法为:24-开始睡觉时刻+起床时刻=睡觉时长。

?星期几的推算:具体算法请看图。

??特别提醒:分析时刻和时间的区别。

???24小时计时法的学习:普通计时法需要在前面加上早上和下午。

24小时计时法:则不可以在前面加早上和下午。早上的时间直接写,下午的时间则是用12+上所给时间(具体看图)。

????一年可被分为4个季度也可以被分为4个季节。

第一季度:1到3月;第二季度:4到6月;第三季度:7到9月;第四季度:10到12月。

春:3到5月(阳春三月);夏:6到8月(六一儿童节是夏天的开始);秋:9到11月(教师节在秋季的第一个月);冬:12到2月(元旦在冬月)。

??这里最重要的是学会判断哪个节日在第几个季度在什么季节。比如教师节在什么季度,什么季节,填空题和选择题居多。

?????一年十二个月:7大4小1特殊。七大: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为大月。

四小:四六九十一月30天。

一特殊:平年二月28;

闰年二月29。

这里主要会在生日上做文章。如推算小明1996年2月29出生,到现在过了几个生日。

???糖堂学糖的文章纯属个人教学经验分享,纯属原创,欢迎关注,点评,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