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实融合第一省”|康尼机电:智改数转,打开新“门
发布时间: 2023-07-11

借“ 数”转型 / 传统产业“蝶变”

康尼机电

聚焦

“数实融合第一省”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作为实体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江苏正在抢占数字经济关键赛道,努力建设“数实融合第一省”。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数字经济是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江苏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为数字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在“数实融合”的新赛道上,江苏敢拼敢干、敢为善为,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企业,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更好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实业报国、产业报国的担当。《经济周刊·财经圈》、新华日报财经APP、交汇点财经频道、新华报业网财经频道等联合推出 “聚焦‘数实融合第一省’”系列报道,透过一个个生动而具体的故事,展示江苏企业逐浪数字经济大潮、蓄势绽放正当时的身影,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本期重点关注 传统产业借力数字化实现“蝶变”转型升级。

康尼机电

智改数转,打开新“门”

电路印刷、钣金、焊接、成型、粘接……在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尼机电”)的车间里,流水线上一台台橙色的机械臂上下翻飞,源源不断地制造着轨道车辆自动门。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每天可以生产500件产品。在生产车间的“大后方”,近百平方米面积的生产指挥控制中心里,工作人员正通过数据大屏指挥着车间内的操作流程,实时监控生产、物料、质量等异常报警画面,统一管理调度,分配解决异常任务。

轨道交通门系统是车辆重要部件之一,可靠性指标要求高,是车辆A类核心部件。“过去,生产模式高度依赖手工操作,操作精度不高,产品品质不一,生产效率也低。”康尼机电轨道总部企管企划部部长张洪斌介绍,2014年开始,公司大规模引入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多个关键工序的自动化生产。

展开全文

如今,在康尼机电的生产环节中,通过MES系统实现智能化排产,将多级指令变为单级指令,直接排产到机台,所有的工艺参数都实现了无纸化。系统会根据订单要求精细化定制产品参数,只需要按照系统数据加工零件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误差。

除了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康尼机电的“智改数转”也在产品中得到了应用。据介绍,康尼机电推出车门系统智能诊断及运维平台,不仅可以全天候掌握在线运行门系统产品的运行情况,还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和故障报修。一旦检测到了车门磨损、密封失效等故障,就会自动通知当地的维保人员进行抢修。借助这一平台,康尼机电的产品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节省了约35%的人工巡检工作量,有效降低了运维成本。

企业如何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飞跃?“智改数转”可以说是为精通“造门”的康尼机电打开了一扇新“门”。

2015年,康尼机电率先启动了一系列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并制定了“康尼制造2025”专项规划。如今,该公司实现了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供应链、智能管理、智能决策等业务的全覆盖。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公司生产效率提高50%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产品固有可靠性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其核心产品“城轨车辆门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持续十多年保持在50%以上。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突破发展领域之一。康尼机电有关人士介绍,在下一阶段的“智改数转”布局中,公司将打造具备“资源优化、互联共享、数据驱动、知识重用、虚实结合、智能控制”六大特点的智能制造运营体系,推动公司业务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

END

策划 | 陈晓春 赵伟莉

撰文 |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詹超

图片来源 | 康尼机电官网

责编 | 赵文婷

值班主编 | 赵伟莉

关注

我们

如果您喜欢阅读我的文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