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故事(用孔子名言编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用孔子名言编的故事

 故事一:孔子唱歌。
  古代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便是人们娱乐的来源。孔子喜欢“乐”,他不但喜欢演奏乐曲,而且还喜欢唱歌;他不但喜欢自己唱,他还喜欢听别人唱,当然别人也要唱的好听才行。很多时候,孔子遇到一个唱歌唱的很好听的人,他必然会要求那个人唱完之后再唱一遍,而且自己也跟着唱。所谓“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不若与众。”孔子就是这么一个愿意与大家一同作乐的人,多么可爱的小老头啊!
  《论语》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故事二:朽木不可雕。
  孔子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成才比例2.4%,不达者太多了,宰予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天,宰予这个家伙大白天的躺在屋里睡觉。孔子看见了,很气氛,就骂他:“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砌,简直没救了嘛”。骂人朽木,骂人粪土之墙,骂的有水平,骂的精彩,骂的可爱。
  《论语》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故事三:无所取材。
  孔子有句名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句名言被后世很多人引用来证明孔子的壮志难酬,其实这是断章取义,孔子的意思并不是如此,他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而逐浪于海的,他只是拿此来教育他的大弟子子路。孔子说:“如果我的道理行不通了,那我就搞一个筏子,乘着它到海上去。如果有人跟随的话,我想子路会跟我去吧。”大弟子子路听见了,很是高兴,以为老师很器重自己。然而孔子接着又说:“子路啊!你这个人,勇气可嘉,但是除此之外,无所取材啊!”意思是说,我要你跟着我,是因为你比较勇敢,那么我到了海上,你就可以保护我了。因材施教,发源于孔子,此便是一例。子路这个学生向来以刚勇著称,缺乏耐性,孔子先褒后贬,以此来教育他,希望他能扬长避短。孔子教学的方法真是可爱,这可爱是其大智慧的体现。
  《论语》原文: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故事四:马厩失火。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退了朝回来,连忙问:“没有人受伤吧?”而不问马怎么样。爱人重于爱马,仁的表现淋漓尽致,这是孔子的可爱。
  《论语》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故事五:老而不死。
  古人所谓的“坐”,是指双膝着地,臀部置于双脚上。而原壤这个人呢,不懂规矩,想我们现在平常的坐姿一样,盘着两条腿坐在孔子的对面。孔子当然很生气,因为他向来对礼节有颇高的要求,于是孔子对他说:“你这个人啊!从小就不懂礼节,长大了也无所作为,亏你还活到这么老,你真是个贼啊!”骂完了还不算完,他老人家还拿起手杖打原壤的小腿。这么老的人了他也下得去手去打人家,可见孔子是因爱他而怒其不争而恨他了!
  《论语》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孔子的经典名言和故事有哪些

孔子精通音乐,深谙画理,具有很高的音乐美学素养.在齐国,有一次他听到韶乐,赞不绝口,自称“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曾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10天后还是弹同一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另学新曲了.”
孔子说:“曲子虽熟,技巧还不熟.”
过了几天,师襄子又说:“技巧已熟,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说:“还没有领会曲子志趣.”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已经领会曲子志趣,可以学新曲了.”
孔子道:“还未领悟出作曲者是谁.”
再过一段时间,孔子若有所悟地说:“此曲除了周文王,还会有谁能作出呢?”
师襄子肃然起敬:“此曲正是《文王操》!”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开补习班的人,不仅有教无类,连补习费多寡,可享受的待遇都有明确规定:
三十而立;交三十两银子只能站着听课;
四十不惑:交四十两银子者可发问,直到没有疑问;
五十知天命:交五十两银子者可知道明天小考的命题;
六十耳顺: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者,老师可以讲些你喜欢听的话给你听,让你耳顺.
七十随心所欲:上课要躺要睡或者不来上课随你.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