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智慧语录(曾仕强教授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7

曾仕强教授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谢谢邀请,我认为曾仕强教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易经》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易经》在生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

第一,《易经》为五经之一,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它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并且占卜者对它的随意附会和利用,使《易经》也渐渐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直到央视第十频道推出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系列节目,才又逐步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原来《易经》讲的是我中华民族的先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它的64卦是有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中自然界常见的事物排列组合而成,并且它们排列组合有序,变化无穷,使人们窥天道而识人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听了曾仕强教授的讲解,便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之感。

第二,曾仕强教授不仅给我们讲解了《易经》的基础知识,而且也讲解了它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比如,乾卦就给我们讲解了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干一番事业的大致过程。由初九的潜龙勿用到九三的君子的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再到上九的亢龙有悔。揭示了欲为大事者,无不是由一开始的默默无闻的努力奋斗到暂露头角,再到大功告成;但后来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听不进部下的劝告而导致最后失败。所谓的亢龙有悔其是之谓乎?

又比如,曾仕强教授用一个常见的生活事例告诉我们东西方文化在处理问题方面的差异。这个事例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美国人人到一家早餐店去买早餐,但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点了。于是服务员就说没有了,但那个人非要买,甚至拔枪威胁,一时陷入了僵局。美国朋友就问曾仕强教授:如果是您该怎么办?曾仕强教授就说,如果交给我们中国人就会说当然要卖了,我们开门做生意,怎么不卖!关键是卖的时候要告诉对方,有是有只不过有点馊了,你吃了拉肚子,可不关我们什么事。我们估计这个顾客会很快就离开了,何至于到了拔枪相向的地步。这就是易经的智慧。

在生活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如果我们不能直接解决,就要想办法间接解决。如果硬碰硬,肯定会出现激烈对抗的局面。如果是战争,则会出现重大伤亡;平时则会大打出手,也会遭到一定的损失。而换一个角度,换另外一种思维就会迎刃而解。

总之,曾仕强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事例给我们讲解了《易经》的基础知识以及《易经》在我们生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向世界昭示了我们中国人的高超的处世智慧。提高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和民族自豪感。曾仕强教授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依然活在我们心中,曾仕强教授千古。










曾仕强教授的逝世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损失,他都说过哪些醒人名言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 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引发广泛关注。

曾先生与世维先生,都是我辈初入社会的启蒙良师,教人从善,学人经商,强调中国式管理,用理不用管!

先生,留给我们的严谨的仪式感,西装唐服,笑容可掬,温暖慈祥!

先生,终过不了老祖宗留下的总结,人生的73和84的劫难!

先生,一路走好,天堂安息,继续渡人,传道受业解惑!

经典语录:

1.西方人讲能力,中国人不讲能力。我们讲本事不讲能力。有能力没有本事的人迟早是个问题人物。什么叫本事?有能力还要加上受到大家的欢迎才叫本事。有能力到处标新立异,处处让人家看不顺眼,这个人迟早是个闯祸的人。有能力还要尊重别人,让别人有面子,他就会支持你。

2.成功之道就是:你自己少讲,让别人讲

3.人生的理想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层次。

4.使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做样

5.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会效率很高的,替别人做事才会拖拖拉拉。组织如果能把团体弄得象一个人一样,效率就高了。

6.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

7.水似柔却刚,中国人喜欢内刚外柔,内方外圆,心中有原则,而且十分坚定,表现出来的,却是相当随和,好像怎么样都可以。中华民族看似软弱,有时还带点懦弱怕事的味道,但是几经外侮,却能够显现坚强无比的不可征服性。我们敬天、事天、顺天,有时候也会大骂老天爷不长眼睛。

8.持经达变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则,却必须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应变,以求制宜。

9.管理由观念开始,有什么样的管理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行为。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也就产生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同样有什么样的管理关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观念、行为、关系和效果四者,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系统。因为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必然反过来加强或修正什么样的管理观念。

10.结果不重要,原因、动机才重要。






曾仕强教授的经典语录有哪些

曾仕强用很接地气的语言讲国学、讲文史。他能用“曾氏智慧”打通经典绝学与老百姓的生活。他是名副其实的大师。

他从人性的角度解读个体与团体的关系,“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会效率很高的,替别人做事才会拖拖拉拉。组织如果能把团体弄得像一个人一样,那就效率很高了。”看似平常简单的管理问题,实际上揭开了多种关系如何融合,如何形成力量的大问题。

曾仕强往往能捅破困扰常人的那张纸。他说“我们不是被事情所困,我们是被我们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所团。”这真是很有智识的判断。人身上担的是责任,背负着各种事情,却又被许许多多的其它因素交困着,人不得不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事情本身也许不重,但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却不轻,这正是我们觉得重负的原因。

他说“有智慧没知识容易陷入空想,一事无成。有知识没智慧,就不要埋怨被人当做工具使用,用毕即弃。要善用智慧来运用知识,以求合理的表现”。人生大计,知识解决立身的问题,智慧解决怎么立好身的问题。有知识没智慧和有智慧没知识都是人的悲事。

“成功之道就是:你自己少讲,让别人讲”;“使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做样”;“人的一生,不要留任何把柄,否则迟早要变成致命伤”,曾仕强的话语看似娓娓而来,实则字字珠玑,是大学问。

我特喜欢曾仕强的《孝就是道》,道不是道理,不是说教,而是天地、是规矩、是边界。“什么叫做孝?上半都是老,下半部是子。老少两代的关系叫孝。什么叫做教?就是拿孝做根本,来学文,所有的文化都跟孝有关,就叫教化。”学教在于传孝,文化在于化人,而这一切都要顺大道走。

曾仕强离开人世了,其实他不可能走远,他的幽默和智慧在那立着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