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10首经典诗(你最喜欢徐志摩的哪句诗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你最喜欢徐志摩的哪句诗

《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是我在学校学习时看徐志摩诗集中最喜欢的一首,原因有二。

其一,徐志摩作为一个现代新月派诗人,以花喻人,抓住女子低头的瞬间,用水莲花比喻日本女郎,把她的美丽、温柔、娇羞的神态刻画地淋漓尽致。

第二,作者最后用“沙扬娜拉”作结,呼应了诗的主题,即“赠日本女郎”,尽显离别时的“忧愁”,既甜蜜又不舍。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要说最喜欢哪一句,这便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徐志摩经典语录,徐志摩经典语录爱情诗

1、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2、徐志摩: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争取,非特求免凶残之痛苦,实求良善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3、徐志摩: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4、徐志摩: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5、徐志摩: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6、徐志摩:你看我活着不能没有你,不单是身体,我要你的性灵,我要你身体完全的爱我,我也要你的性灵完全化入我的,我要的是你绝对的全部,因为我献给你的也是绝对的全部,那才当得……

7、徐志摩:我不敢说,我有办法救你,救你就是救我自己,力量是在爱里;再不容迟疑,爱,动手吧!

8、徐志摩:爱的出发点不一定是身体,但爱到了身体就到了顶点。

9、徐志摩:即使命运叫您在得到最后胜利之前碰着了不可躲避的死,我的爱!那时您就死。因为死就是成功,就是胜利。一切有我在,一切有爱在。

10、徐志摩: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11、爱,就让我在这儿清静的园内,闭上眼,死在你面前,多美!——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12、所以重要的在于养成和保持一个活泼无碍的心灵境地,利用天赋的身与心的能力,自觉地尽量发展生活的可能性。——徐志摩《灵魂的自由》

13、你爱我,究竟是怎样的爱法?——徐志摩

14、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到天晚飞倦了就来绕着那塔顶尖顺着风向打圆圈做梦。——徐志摩《想飞》

15、你真的不知道我曾经怎样渴望和你两人并肩散一次步,或同出去吃一餐饭,或同看一次电影,也叫别人看了羡慕。——徐志摩《爱眉小札》

你喜欢徐志摩的哪一首诗为什么

好的也不多。再别康桥是精品。但一定要看英文版,因为他本来是英文写的。翻译也不错。

徐志摩写过哪些经典的诗

徐志摩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再别康桥)。诗中这样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中国人熟知的诗句,正是诗人徐志摩一生的写照。也寄托了民众对这位浪漫诗人的深切缅怀。

徐志摩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请赏析一下

几乎没有什么异议,徐志摩最有名的诗是《再别康桥》。

徐志摩被称为“新月派”的盟主。“新月派”另一代表人物闻一多,曾经提出过诗歌“三美”的新诗主张,而这一主张也基本被新月派的大多数诗人所遵循。下面,我想从这个新格律诗“三美”的理论角度,赏析一下徐志摩的这篇《再别康桥》!

什么是新格律诗的“三美”?

三美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1.音乐美就是强调韵律美,诗歌语言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2.绘画美是说诗歌塑造的形象要有画面感,辞藻要秾丽、鲜明,要有色彩的质感。

3.建筑美就是诗歌在格式上要充满美感,强调“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在赏析本诗的“三美”特征之前,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优美的诗作吧!(标点、排列、断章均采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呈现方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首先我们来看本诗的音乐美。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出每一小节中的韵脚,比如说第一小节中的“来”和“彩”,他们押“ai”的韵:第二小节中“娘”和“漾”押“ang“的韵;第三小节“摇”和“草”押“ao”的韵……

除了第五小节没有韵脚,其它小节都押韵。除了最后一小节重复第一小节的韵脚,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同押“ao”韵外,一小节一换韵,韵律和谐而丰富。

另外,我们能发现最后一节和第一节在语义上同中有异,揣摩这两个小节,发现它们节奏相同,形成了回环往复的咏叹之美。

至于平仄,除了第六小结稍稍有别常规外,其它小节的韵脚都完成了平仄相对的形式。在这七小节中有一个小小的变化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突破,从全篇整体节奏来看毫不为之减色。

以上这些特征都充分体现了“音乐美”的创作宗旨。

然后我们再来看绘画美。

第二小节“金柳”、“艳影”都充满了饱含深情的色彩,读者似乎能见到被夕阳染成橘黄色的柳树和它投射在河中的倒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靓丽的风景画形象的展现在面前。

第三小节中“青荇”和“水草”都是绿油油的,带着油彩特有的那层光亮,熠熠生辉。

第四小节“榆荫下的一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彩虹又增加了画面绚丽光亮的层次感,使得色彩在明度上拉开距离,产生的对比强烈而生动。

阐释绘画美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绘画审美能力,局限于此,就不牵强其它我所不能理解到的了。

最后让我们来欣赏它的建筑美。

特意采用了课本中的排列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本诗“建筑美”这一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全诗分为七个小节,每个小节四句。

小节与小节间,句子与句子间,都均匀整齐,让人一眼望去就产生一种秩序上的美感。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格式上要充满美感,强调“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综上所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非常好的诠释了新格律诗的“三美”特征。

当然,关于新月派诗歌的“三美”特征,闻一多本人的《死水》也是一个很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