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军区大院是什么体验?什么级别的军官才可以入住军区大
发布时间: 2023-07-11

任何时候,军队都是执行保家卫国任务最重要的群体,军队是人民群众的强大后盾。他们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要面临衣食住行这些事情。其实军队里的人,他们衣食住行都是军队来解决的。以住房来说,为了解决军人的住房问题,军队有军区大院,就是用来让军人和军属来入住的。

军区大院是军队为现役军人提供的一种住房福利,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军人和随军家属的住房问题,相当于军区的家属区或者家属大院。军区大院的房子,都是部队免费提供给军人的,军人和他们的家属都可以住。在军人在服役期间,可以一直住在里面,如果军官中途调走了或者转业了,他就不能再继续住了。

严格来说,现在的军区大院应该叫部队大院更合适,所谓的军区大院,实际上是延续了七大军区时代的说法。当时存在七个军区,每个军区都有自己的军区大院,住的人都是军区机关的中高级军官及其亲属。后来七大军区被改为五大战区,既然连大军区都没有了,自然也就没有军区大院了。若是叫战区大院,感觉有点拗口。

现在已经没有了军区大院,只有部队大院。不过因为军区大院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把部队大院叫做军区大院。这也算是约定俗成吧,但实话实话,军区大院和部队大院的区别非常大,军区大院在过去只有7个,只有军区机关的中高级军官才可以入住。即便是军区下辖的各集团军的人,也没资格住军区大院,他们住的是部队大院。

展开全文

所以部队大院比军区大院范围更广,因为部队不只有军区,还有集团军、海军舰队、空军部队、二炮部队、武警部队等等。这些部队军官居住的地方,显然就不是军区大院了,而是部队大院。不过军区大院和部队大院的区别,在很多人看来已经不重要的,现在都是混着叫了,部队大院就是军区大院,军区大院就是部队大院,似乎也没什么。

如果把军区大院视为部队大院的情况下,那么要住军区大院需要什么资格呢,至少到什么级别?军人应该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住呢?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格,毕竟军区大院本来就是要住人的。

一般来说,只有副营级及其以上的军官,才可以住军区大院,同时要求军龄不低于15年。再就是已经结婚了,以结婚证为依据。没有结婚的军官,不管级别多高,都是不能住军区大院的。所以要住军区大院,有3个条件:职级至少是副营级;军龄不低于15年;已婚的军官。

一个军官是不是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就可以直接入住呢?其实也不是,因为住军区大院是需要申请的,只要满足了条件就能自动获得住军区大院的资格。已经满足三个条件的军官,若有住房需要的,要向部队后勤部门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后,就能住进军区大院了。

一些条件艰苦的地区,条件有所放松,正连级就能申请了。当然这些都是说的是最低级别,不是说只有正连级或者副营级才能住。如果部队自身建制不高,比如说是一个合成旅,那么住军区大院的人的军衔,最高就是大校,往下就是上校、中校等等。如果是战区,那么就更厉害了,你在军区大院可能遇到许多将军,甚至包括正战区级的上将。

那么住军区大院是什么体验呢?其实军区大院相当于部队的小区,所以整体环境和普通小区没有太大差别,最大的特别就是安全系数高。军区大院内部有哨兵24小时巡逻值班,在门口也会有哨兵站岗放哨。一般来说,军区大院都是军事管理区,而不是等级更高的军事禁区,所以军区大院门口站岗的哨兵通常是不会配枪的。即便如此,安全性也比普通小区高得多。

生活在军区大院,就相当于北京的那些老四合院一样,邻里乡亲的都是战友兄弟,只是由于军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出生在这里的人势必都会被军人作风所影响,作息时间也很规律,甚至还会练习站军姿、打军拳之类的,会有很不一样的童年生活。军区大院里面的环境还是相对封闭,对于习惯了军旅生活的人来说住在这里反而更加的自在,而能够住进来脸上也很有光,这都是国家对军人的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军区大院(部队大院)的神秘源于大多数人都没有住过,才会心向往之,产生各种想象。军区大院甚至在社会上形成了一门独特的文化,许多从小住军区大院(部队大院)的人,一直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