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如何评价高力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高力士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幼年入宫曾侍奉过武则天。因被一高姓宦官收为养子,故改姓名为:“高力士”。

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高力士是其最信任的宦官,一时权势很大。而高力士也对李隆基忠心耿耿。

人们喜欢大诗人李白才学与性格,故民间有:“力士脱靴”的传说。但不见正史记载,尚不可考证。

高力士曾帮助李隆基平定韦后之乱,权倾朝野时,也没依仗李隆基的宠信而祸国殃民。其一生忠心耿耿,与唐玄宗不离不弃,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其陪伴李隆基度过了开元盛世的歌舞升平,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晚年仍陪伴身为太上皇的李隆基,后遭李甫国的迫害被流放,离开了李隆基。在得知李隆基驾崩后,吐血而死。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于泰陵。

所以总体上,高力士虽然不一定是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好人”,但一定不是祸国殃民的坏人。

如何评价高力士

谢邀。

高力士不过是一个寄生在李隆基身上没有什么作为的普通人而已,谈不上高尚或伟大,但也不是坏人。

高力士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李隆基一生忠诚

高力士少年入宫,因为仪表堂堂、身材高大、做事儿谨慎周密,得到了武则天的喜欢。二十多岁时认识了当时只是一个亲王的李隆基,李隆基上上下下、三教九流都很谈得来、都能玩儿到一起去,当然当时谁也看不出李隆基将来能当皇帝。

之后的唐隆政变、先天政变高力士都参加了。李隆基从一个普通皇室王子一跃成为皇太子、掌权皇帝,并非简单之事,尤其是第一次唐隆政变,包括李隆基、高力士都冒着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小命就会丢掉。这两次政变成功后,高力士成为李隆基最亲信的身边宦官,并一直陪伴了李隆基一生。

李隆基一生顺利,当了四十多年的太平皇帝,直到晚年安史之乱才有了马嵬驿之变失去权力。高力士随同李隆基一起逃亡到了蜀中,又从蜀中回了长安。但这时的李隆基已经升格为太上皇,当时的皇帝唐肃宗李亨极为恐惧李隆基会重新掌握权力,对李隆基表面上尊重,但实际上控制极为严密,并默许或纵容他最信任的宦官李辅国欺负李隆基。不但逼迫李隆基到了条件较差的居所居住,还抢走了李隆基的马匹等事物,限制李隆基与其他人接触。

高力士在此情况下仍然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在李辅国率领数百甲士威逼李隆基搬家时,高力士挺身而出质问李辅国,并鼓动士兵向李隆基下拜,维护了李隆基最后的尊严。当时高力士也没有其他选择,已经陪伴李隆基几十年了,自己也是快八十岁的人了,让他弯腰低头向后进小辈李辅国服软,高力士还真做不出来。

之后李隆基身边最后的两个亲信,陈玄礼被逼迫致仕退休,高力士也被找茬流放到了巫州(现湖南怀化)。李隆基不久就孤独死去,高力士听到李隆基死讯后,吐血而亡。

后来继位的唐代宗追赠高力士为扬州大都督,并陪葬在李隆基的泰陵。共同度过五十年的主仆二人,终于能够永久的地下相伴了。

后人吹捧高力士为“千古第一贤宦”,从忠诚一点,高力士完全符合要求,但距离“贤”这个字的要求差距甚大。

高力士对李隆基有很大的影响力,但高力士从来都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由于高力士是李隆基身边第一宦官,很多政务都是经高力士之手才能到达李隆基处,有些小事情高力士可以直接决定。高力士所做决定必定是完全符合李隆基的想法,丝毫不会触及李隆基的底线,这才能让高力士四十年一直能坐稳这个位置。李隆基可不是个念旧的人,心中只有利益二字,当年和高力士一样随同李隆基起家的王毛仲,说赐死也就赐死了。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李隆基潜邸旧人只剩下高力士和陈玄礼少数几个一生谨慎的老实人了。高力士和陈玄礼都对李隆基有很大影响力,但两个人同样从来都不会使用这种影响力。就像陈玄礼为了李隆基的安全,曾经有过限制李隆基夜晚出游的举动,这种善意行为李隆基是能够接受的,不会影响陈玄礼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

高力士更胜一筹,他能在李隆基犹豫不决时,敏锐的发现李隆基的真实想法,并把这种想法说出来,坚定李隆基的信心。于是李隆基觉得高力士每次说话都能够搔到自己痒处,自然就对高力士更加的信任。

开元初期,李隆基任命姚崇为相,二人磨合期还在互相揣摩,高力士主动把李隆基的话传给了姚崇,姚崇才敢于放手做事儿,奠定了开元盛唐的基础;

当时另一位宰相张说,是个文采出众、能力超群的干臣,但也是个有私心的大嘴巴。张说因罪入狱,李隆基让高力士去探望,高力士回来之后就描述了一番张说的惨状,本来李隆基就没想杀掉张说,借机放了张说并继续任用;

后来包括李林甫、牛仙客、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源乾曜等一大批高官,在任免和为官过程中,都有高力士的影子在背后。

天宝时期李隆基已经开始犯糊涂了,自己要修道求长生,准备把国事都托付给李林甫。高力士劝谏说天子权威不能假手他人,这可能是高力士唯一一次违背李隆基的真实想法,于是李隆基当时很是不悦,高力士只好跪地认错,从此对朝政不发一言。

如果高力士是个有见识、心怀大唐的人的话,以他的身份地位,能对国家大事有更多的影响。但高力士没有这个能力,也没这个心思,所做作为一是为了维护李隆基,二就是维护自己的地位。当然,如果高力士一直直言劝谏李隆基,他也不可能陪伴李隆基四十年,早就被李隆基外放甚至赐死了。

高力士同样做过一些为自己谋利益的事情

高力士风光了一辈子,连太子都要管他叫二哥,朝野上下也都知道这位李隆基大管家的重要,因此即使高力士不主动,其他人也会千方百计交好高力士。

高力士虽然是个宦官,但却有个京城小吏的女儿当媳妇,老丈人一家都因此升官。当高力士岳母去世时,葬礼极为盛大,京城地方上的官员争相送礼,从高力士家里一直到墓地车马不绝;

程咬金的孙子叫程伯献,与高力士是结义兄弟,当高力士生母去世后,程伯献当孝子接受宾客吊唁,把爷爷程咬金的脸都丢光了;

高力士受命主持修建寺庙,立了一口大钟。寺庙修建完毕,高力士宴请公卿,敲一下大钟就要随礼十万,一般都要敲个十下二十下的。

当然,这些都不算事。以当时高力士在大唐的身份地位来说,他真没干什么坏事儿。

总之,高力士就是一个一生没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是寄生在李隆基这棵参天大树上的一株藤蔓。从个人操守上来说,是忠诚的,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坏事,但于国于民贡献不大。这就是高力士。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高力士在唐玄宗时地位如何

谢谢邀请,我是猫叔,很乐意为您解答。

一直以来,提起高力士,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说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大太监,但是,您要是问他高力士到底都做过什么坏事,大部分人又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来。事实上,史书对高力士有误解,他之所以被描绘成大反派,是因为他被身边猪一样的队友坑害了而已,很多事情他并未参与。总体上,高力士并不是一个钻营弄权的小人,他对李隆基还是非常忠心的,只是他行事有些谨慎过度罢了,这跟他的经历大有关系。

高力士出身于名门,本来衣食无忧,谁知为酷吏所害

高力士原本不需要当太监,过这种不男不女的生活。以他的才华,完全可能通过科举考试谋得一官半职,做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可是,他的命太苦了。

高力士本来不姓高,也不叫“力士”,而是姓冯,叫做元一,是标准的富二代,他家在岭南一带是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户。冯元一的祖上是高凉太守冯宝,冯宝的妻子就是南北朝时期赫赫有名的少数民族领袖冼夫人。这位冼夫人可是一位狠角色,别看是个女人,打起仗来绝不含糊,在岭南一带威望非常高,后来,她带领着岭南的土著民族投降了南朝的政权,就连后来的隋文帝都对她敬仰三分,可以说,这老太太对岭南的开发做出很大的贡献。周总理曾经说过,冼夫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可见,评价之高。冯元一,也就是高力士,就是这位厉害角色的后代。

冯元一的父亲叫做冯俊衡,在武则天时代,任潘州刺史,也算是封疆大吏了。如果不出意外,以冯元一的才华,加上他的家族背景影响,冯元一走入仕途应该没什么阻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