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翻译原文
发布时间: 2023-07-11

本文目录

早寒江上有怀 翻译原文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翻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35310.htm

如何欣赏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一句作者选取了表现环境的特色事物,从而间接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不仅如此,在空间的触感上,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使人觉得皮肤生出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于是落木萧萧而下,鸿雁向南而飞,北风阵阵呼啸,于寒冷的空气里,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处身于这种环境中,很容易引起悲哀的情绪,所谓“悲落叶于劲秋”(陆机《文赋》),是有一定道理的。远离故土,思想处于矛盾之中的作者就更是如此了。

运用起兴的手法,作者由景到情,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抒发思乡之情。“襄水”,亦即“襄河”。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所以作者以“曲”概括之。“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了远,而且表明了两地隔绝,不能归去。这个“隔”字,已透露出思乡之情。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既能表现出地势之高(与长江下游相比),又能表现出仰望之情,可望而不可即,也能透露出思乡的情绪。“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是很能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造意之苦的。

解析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尽”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最后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此诗的最后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根据诗的内容看,大约是作者漫游长江下游时的作品。当时正是秋季,天却相当寒冷。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再加以当时作者奔走于长江下游各地,既为隐士,而又想求官;既羡慕田园生活,而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而此诗流露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本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第三联“乡泪”是情,“孤帆”是景,以情对景,扣合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最后又以景作结,把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都寄寓在这迷茫的黄昏江景中了。
  秋风起,树叶飘落,大雁南飞,诗人在长江之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想象远处云彩之下也许就是襄水边的家乡。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他乘船返乡的念头。但江水漫漫,到哪里去找渡口呢?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返乡的愿望一时还难以实现。
   此诗也是孟浩然漫游途中所作。“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两句缘鲍照“木落江渡寒”,树叶飘零,北雁南飞,江上早寒,一片落寞秋景。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此诗的最后两句既实写当时情形,又隐喻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悲慨。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早寒江上有怀整首诗的拼音

《早寒江上有怀》(zǎohánjiāngshàngyǒuhuái)
作者(zuòzhě):孟浩然(mènghàorán)
木(mù)落(luò)雁(yàn)南(nán)渡(dù),北风(běifēng)江(jiāng)上(shàng)寒(hán)。
我(wǒ)家(jiā)襄(xiāng)水(shuǐ)曲(qǔ),遥(yáo)隔(gé)楚(chǔ)云端(yúnduān)。
乡(xiāng)泪(lèi)客(kè)中(zhōng)尽(jìn),孤(gū)帆(fān)天(tiān)际(jì)看(kàn)。迷(mí)津(jīn)欲(yù)有(yǒu)问(wèn),平(píng)海(hǎi)夕(xī)漫(màn)漫(màn)。

早寒江上有怀 【看】的读音是什么

KAN,第四声
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①雁南度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③,遥隔楚云端④。
乡泪客中尽⑤,孤帆天际⑥看。
迷津⑦欲有问,平海夕漫漫⑧。本段注释  *选自《孟浩然集》
①木落:树木的叶子落下来。②雁南度:大雁南飞。
③襄(xiāng)水曲(qū):在汉水的转弯处。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现在属湖北)。曲,曲折转弯处。
④楚云端: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⑤乡落客中尽: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⑥天际:天边。
⑦迷津:迷失道路。津,渡口(在某些句子中津的解释是道路的意思)。
⑧平海夕漫漫:形容长江水势很大

早寒江上有怀全诗读音

  木落雁南度mù luò yàn nán dù,北风江上寒běi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