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制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古代有星期天吗,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休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星期制是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古代的官吏休假制度是怎样的呢

如今的我们有五一、清明三天假,国庆春节七天假。学生老师有寒暑假,平时每周还有周六日。在我国古代,假期制度是怎样的呢?

1. 汉代以前

汉朝以前并没有严格的假期制度,只可以请假,比如身体生病、比如父母去世等。但是诸如此类请假,可能就是长时间的,少则一俩月,多则两三年。

再次回到朝廷的时候,自己的位置早就被人顶替了。比如明朝的张居正,为了保留势力,父亲去世以后就没有回去奔丧三年。所以不论是汉代前,还是汉代后都很少有官员愿意去请假。

2. 汉代

目前史料记载的,是汉代开始有假期制度的。可能是吸取前朝秦国的教训,也可能因为当时的官员吃住都不回家,皇上想让他们回家洗澡。所以就有了“沐休”,就是在这两天里回家洗个澡,休息一下。五天一休,和今天一样。另外,由于农业对我国影响深远,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也都会休息五天。还有一些探亲假之类的,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可以休几十天了,其实汉代的官员还是很幸福的。汉代为中国古代假期制度建立了基础,而后的朝代都根据其所进行改动。

3. 唐宋。

唐宋以前,假期制度和汉代也近似,也或许是那时候的社会都比较动乱,所以没有什么史料去详细记载假期。也没有很大的代表性。

唐朝的假期改成了十天一休息,虽然从五天改为了十天,但新增了许多别的假期,比如每冬至、清明7天假,中秋、夏至3天假,还有许多类似的小假期,所以从整体上看,唐朝的假期也很多,官员们也很幸福。

宋朝便是更幸福了,不但保留了唐朝的放假的节日,又新增了几个,一年休息一百多天不是梦啊。而且他们逢假必放,不加班。让现代人羡慕啊!

4. 元明清

元明清的人就要惨了,而且非常惨。元朝就只有16天假期,不过元朝并没有统治多少年,就改朝换代了。到了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一年休息18天,元旦5天,冬至3天,元宵节10日。后来增加了月假,一个月3天,一年有五十天可以休息。

清朝也很少,一个月休息一天多,皇帝生日休息七天、冬至休息三天,春节休息几天,一年下来最多也就30天

以上就是有书君总结的各朝各代的假期制度,看来哪个朝代越繁盛,哪个朝代的福利制度越好啊!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古代有星期天吗,中国古代官员如何休假

古代“星期”一词都没有出现,何来星期天一说,但是休假的基本章程还是有的,只是各朝代不尽相同罢了。

在古代,官员休假通常称为“休沐”,即:回家洗澡休息。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工作例假,也就是正常工作期间的休息,如同现代的“周双休”;二是事假,也就是家中出现重大变故,才可以请假,如:直系亲人病故、自己身体病重等;三是节庆假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中、端午节等。

工作例假

1、秦汉

《史记·百万君传》记载:“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汉律》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

也就是说,早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官员就有明显的休假制度,明确规定官员上5天班,接着就可以休假一天。目的是为了让官员回家洗洗澡,调换一下穿过的脏衣服,与亲人小聚,处理处理家中事宜等。如果按照6天休一天,一年365天,共计可休60天。

2、唐代

《假宁令》记载:官员休旬假。

相对于秦汉,唐代官员的休息差不多缩水了一半,实施的“旬假”制度。即:连续工作9天,才会有1天的休假时间。

3、宋代

宋代依旧沿袭的是唐代官员的工作休假制度,即:每旬一日。也就是说,每个月可休假3天。

4、元代

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休息形式,所以取消了先前历朝的旬假休假制度,全年休假仅有16天。

5、明代

明代的朱元璋和朱棣都是一个工作狂,所以当有官员提出,恢复唐宋时期的例假制度时,便被皇上臭骂一顿。因此,当时的明朝没有平时的工作例假制度。待朱元璋和朱棣死后,“旬假”制度才开始出现,即:每月可休假3天。再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冬至等节日,每年可休假18天。

6、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的是明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但是到了晚清时期,由于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因此西方文化也进入了中国,星期休假1天制度,也被清政府借鉴使用,直至影响到现代。

事假

1、秦汉

秦汉时期官员请事假,称为“告假”,又分为“予告”和“赐告”。予告,即作战归来,国家给予将士的特别休假,而休假长短并没有明显规定。赐告,即正常请事假批准的假期。同时,汉代又明确规定,事假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罢免官职。但是,官员守孝的假期并不在事假之列。

2、唐代

唐代事假,有点“以人为本”的味道,对于婚、丧、探亲等事假,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探亲假,父母在三千里以外的,每三年有30天;父母在500 里以外的,每五年有15天。再如:儿子冠礼3天假、亲戚儿子冠礼1天假,子女婚事9天假,丧假文官需休官三年守孝、武官假期100天,皇帝诞辰3天等等。

3、明清

有父母丧假3年,其它所有事假一概取消。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经过皇上进行特批。

节庆假日

1、秦汉

《周礼.春官》周代夏至祭神,意思是为了消除疫病、荒年、饥饿和死亡。《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意思是说,在秦朝和两汉时期,对于夏至、冬至两大节庆都非常重视,当天会举办祭神活动,祈求平安吉祥,来年五谷丰登。而不参加当天祭神活动的官员,就会享受节庆假日福利。但是,具体休息几天,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2、唐代

唐代有53个各类节庆假日,而放假时间则以《假宁令》的通告为主,有点类似后世的放假通知。如:春节、冬至各7天;寒食、清明各2天;中秋、夏至、腊八各3天等。

同时,学生还专门有田假15天、授衣假15天。

3、宋代

《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在宋代时,夏至节庆官员有3天休假。但是,春节和冬至等节日,每次可是有7天。同时,宋代各类节庆假日有54个,比唐代还要多1项,但是只有18个节假日官员可以自由活动,而其余的36个节庆,官员是需要出席相应的节庆活动的,以示与民同乐。

4、明代

明代时期,节庆假日少得可怜,只有春节、冬至和皇帝的诞辰三种,一年共3天。后来,由于官员反映较多,又规定从12月起放寒假,有1个月时间。

图片来源网络

古人的休假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休闲度假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效仿欧美和日本的做法,我国陆续推出了一周双休和黄金周制度。时至今日,我们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休息日为104天,合计116天。那么,古代历朝历代公共假期休假制度是什么样的?休假天数是多少?官员休假制度有怎样的变迁历程?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主要是分析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官员休假制度的变迁历程。

秦朝及以前:没有公认的法定节假日

在秦朝及以前,官员没有法定的节假日,也没有具体的休假制度,政府官员每天都要按时上班,如果遇到什么特殊情况,需要提前请假,经皇帝或相关部门的批准后,方能离开。秦时的官员请假称“告归”,告归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因疾病需要回家休养,二是身体老迈需告老还乡。

两汉时期:建立完备的节假日休假制度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官员休假制度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就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休假制度。首先是按照当时的规章制度:“吏员五日一休沐”,“休沐”即休假的意思。《史记·郑当时列传》记载,郑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