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诵《致橡树》(《致橡树》的朗诵
发布时间: 2023-07-09

本文目录

《致橡树》的朗诵

http://ishare.iask.sina.com.cn/search.php?key=%D6%C2%CF%F0%CA%F7&from=index&format=aud

《致橡树》朗诵要领是什么

读这首诗的时候内心要怀着美好的感情和向往,因为是首含蓄的爱情诗,所以要特别注意不要高声朗读,以免破坏了诗中的含蓄美和意境,最好是配上舒缓的音乐,这样效果会更好。

现代诗的朗读,主要以诗文中的标点或情感重音为依据,进行节奏划分。如《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划“/”的即是以情感重音为标志进行短顿,划“//”则是按标点进行的停顿。停顿是为了:一顺应语法需要;二突出段落层次;三强调和突出某些重要的信息和感情。

传统古典诗词的朗诵,其节奏处理有两种情况,一是按照话剧腔的方式进行律动均分地处理;二是按照传统吟诵的方式进行平仄交替的处理。下面分别简要说明。

一、话剧腔式的处理:

根据传统诗文的特点将诗词分成两字一节的基本节奏单位,不可拆分地则划分一字的独立节奏单位,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其节奏为:2-2-1式和2-1-2式两种。七言诗则在五言诗的基础上,在每句前增加一个两字节的节奏单位,其节奏为2-2-2-1式和2-2-1-2式,如“故人/西辞/黄鹤楼”(2-2-21),烟花/三月/下/扬州(2-2-1-2)”。

词的读法与之基本一致,所特别处在于词中存在一种领字句,如“残蝉渐绝。傍/碧砌/修梧,败叶/微脱。”(柳永《应天长》),“傍”字即为此两句之领字,实际上是“傍碧砌修梧”、“傍败叶微脱”。此种句式,领字后应有稍微停顿。

二、传统吟诵式的处理:

传统诗词的创作依据平仄相间的原则而成,故传统吟诵的时候也依据平仄相间的原则进行停顿,基本原则是:平长仄短。即两字一节中,以后字的平仄为据,遇平声则拖长,遇仄声则收短。仍以前诗为例。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凡注“——”处即为拖长,标“/”处即为短促地稍顿)

再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词之处理亦如是,即按“平长仄短”之规律。

补充:

【抑扬、情绪】

一、话剧腔式的处理

话剧腔朗诵根据情感重音进行声调抑扬,情感重音不简单等于音量的大小,根据需要有起(扬)有伏(抑),有急(扬)有徐(抑)。

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再别康桥》)

其中“轻轻的”、“走了”都是情感表达的重音,但其情绪舒缓、沉郁,故而在处理上声音要低,速度要慢(抑)

再如:“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致橡树》)

其中“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都是情感表达的重音,但是情绪表达坚定、有力,故声音高昂(扬),但语速稳定(抑)。

二、传统吟诵式的处理

在朗读古诗词文的时候,可以以传统吟诵的方式对诗文进行处理,依据四声平仄抑扬声调,具体为:

北方方言中平声(阴平、阳平)声调较高,声音稳定;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较低,声音起伏变化明显。

南方方言中平声(阴平、阳平)声调较低,声音稳定;仄声(上声、去声、入声)声调较高,声音起伏变化明显。

传统诗词文赋在创作中也是依据汉语四声规律进行创作,故在朗诵时以四声高低进行抑扬处理,有利于还原作者情绪,是朗读古诗词的最好方法。

诗词《致橡树》的原文

诗词《致橡树》的原文如下: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①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②;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③、流岚⑤、虹霓④。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舒婷自己也承认:“10年来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诗歌。可是大多数读者只记得我写诗,常常把我的名字等同于《致橡树》。”在《真水无香》一书中,她回忆了《致橡树》的原型和创作过程。

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那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的女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公开谈喜欢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

舒婷的《致橡树》该怎么划分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如下: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扩展资料: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