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是谁写的(张仲景的《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有什么区别

据考证,张仲景最初的著作叫作《伤寒杂病论》,后来失传了,到了宋代,被分为两部书分别行世,也就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前者讲伤寒及方证相应,后者讲杂病。

是北宋翰林学士王洙,从灰尘弥封的蠹简中发现了张仲景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残书,据此,官方设立的医书局重新整理校定出《伤寒论》、《金匱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从此,张仲景和他的《伤寒杂病论》,便覆盖了后来上千年的中国医坛。

尤其是《伤寒论》,宋代以后,关于此书的阐释和演绎之作汗牛充栋。每一时代,都有许多人站出来代表张仲景谈论“伤寒”,出现了千家注“伤寒”的壮观景象。《伤寒论》及其所代表的经方医学开始绵延不绝。

自从1929年民国那场“废除中医”的闹剧谢幕之后,张仲景的医学进一步被中医界重视起来,经方派似乎成为当代唯一可以与现代医学分庭抗礼的医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加起来那二三百首经方,成了中医十万余首方剂的“方根”,其地位至高无上。

为什么古人能写出《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名著

应该说当代中医为什么难以超越古中医。

这一现象很奇特,中医一出道,就在高峰。中医系列经典出现后,直到清代才出现温病学说,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

这一现象,学者梁漱溟早就发现,认为中医是“早熟产品”,理论在至少25000年前就站在高峰,后人难以企及,其代表著作就是《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学者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中,也提出同样的疑问和思考。

这一现象,后人应该认真研究。我以为,中医之所以一出道就占据高峰,主要是中医很早就建立了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等非常优秀的医学理念,建立了阴阳五行辨证论治的医学世界观和医学方法论。比如,中医把人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研究,而不是孤立静止地研究所谓的“病”,其理念和方法放在今天仍然不落后。

当代人不同程度西化,对祖国传统文化也生疏起来,造成理解中医有难度。但这一现象终究会扭转,中国不乏有识之士,中医终会复兴。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吗

不是。根据行文的文风,应当是明清中医好事者依据自己对伤寒论的理解,插入了自己实践感悟的东西。伤寒论虽然是个残篇,但其本身的行文为后汉标准简牍体,以某病、某脉、某类症状,以及患者自体知感来表述该病证的准确定位。而以不多于九味药的标准方剂作为单纯六气辨证的病证准确方剂(主方)。以略微在单方剂里面增加某药剂量,或者略微增加一、二味药,来改变病证的变化应对。后人的掺入,明显与“某病某方主之”的行文不符合。由于该书是从二千二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历史、改朝换代、东汉以后医家的感悟,造成错简和行文次第紊乱。这里面有仲景的东西、仲景以后的医家的感悟注解、“鲁鱼豕亥”的错字,就形成了今天出自西晋王叔和编次、宋朝林亿录誊抄记和明朝赵开美的印刷推介,原本已经无法推测了。桂林古本伤寒论,是对它的一次解读,能否如仲景思绪,要到实践中去检验。

为什么有人说从临床角度而言,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至今没有人能超越

我回答你。“黄帝内经”论多方少,重在生理病理治则。

“伤寒论”论少方多,重在组方剂量治法。

“伤寒论”里药味组合,剂量加减最为严谨。

“桂枝汤”最典型。再就是“理中汤”四味药变化出五个方子,治疗不同的病证。

药理运用方面,“桂枝汤”与“桂枝汤加桂(枝)”就很能说明了,再看“肾气丸”生地与桂枝的比例是8比1。体现“少火生气”。

无论从药味靶向与剂量的药力都是很严谨的。

后人无人可比。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