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化好咬唇妆呢?如何看待《延禧攻略》中的咬唇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怎样化好咬唇妆呢

咬唇妆,是女性妆容的点晴之笔。突显女性“楚楚可怜“或“俏皮可爱“的特性。

咬唇妆,特别适合嘴唇厚一点的女性,以及皮肤白嫩的女性。因为咬唇妆毕竟大多是两种唇色相映衬,是要占面积的,而且它能使厚唇相对变薄;皮肤白嫩的女性,更能突显“咬唇妆“所蕴含的深意。

画咬唇妆,要深解一个“咬“字。咬得有多红?咬得有多宽?流“血“没有?流了多少“血“?这都要画的人酌情灵活多变的。

下面,我讲一下咬唇妆的基本画法

第一步:在唇部涂抹无色滋润唇膏,润养唇部。

第二步:把干纸巾置于两唇之间,吸除唇部多余油分。

第三步:唇部涂适量遮瑕膏,盖住原有唇色。

第四步:满唇涂裸色口红唇膏,或浅色口红唇膏,抹匀。

第五步:在双唇内侧(约小M位置,也可自行调整宽度),画比第一款色泽更红更深口红唇膏,或唇釉唇彩。前后两色边界不一定要分明,但内外颜色要有对比性。

咬唇妆可画出多种多样,大家根据以上基本画法,灵活多变。咬得狠,口红颜色就红一点深一点,反之,则浅一点。我也推荐一些好看的咬唇妆图片(如下):

如何看待《延禧攻略》中的咬唇妆

关注“新氧”,每天为你带来精彩的干货回答。

《延禧攻略》的妆扮还原度很高,“咬唇妆”还一度上过热搜,不过大家对这种唇妆褒贬不一,有人说逼死强迫症,有人说原来韩国大热的咬唇妆起源于中国古代。

还有人说像是嘴里含了一口血不吐出来...

实际上《延禧攻略》的唇妆是有历史记载的,名叫“点绛唇”,和我们现在流行的咬唇妆不同,点绛唇不涂上嘴唇,下嘴唇也只涂中间一点点(如图)。

并且网上也出了不少“点绛唇”仿妆,想了解的宝宝们可以学一下。

第一步先用粉底将嘴唇涂白,然后将口红或唇釉点一点在下唇中间并晕染开(如图)。

图片来源@丸子酱pink

接着将深一色号的口红叠加在下唇中间,最后用透明唇釉涂满唇即可,是不是还挺简单的呀。

图片来源@丸子酱pink

其实除了清朝,古时候每个朝代的唇妆都有不同玩法。羊请来羊的闺蜜—作为一名拥有探索之心的美妆博主,区花自然也对这方面的冷知识充满好奇,这就让她来科普一下唇妆吧。

区花正文:要知道女人对口红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不光我们每天控制不住买买买,古代的女人们对唇妆的玩法更是花样百出、各有千秋、创意满分。

但每个朝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唇妆绝不涂满,这应该也和古人所追求的“樱桃小口”有很大关系。

所以今天区花不种草也不拔草,就带大家来看看古代的女人们都是如何画唇妆的,首先是工具。

我们现代画唇妆的工具有口红、唇釉、染唇液、唇蜜...应有尽有、种类繁多。

而在古代,最早期的口红是用纯天然的植物花瓣汁液,将脸颊和双唇赋予色彩,但纯植物的染色效果有限,于是就有了“唇脂”。

最早的唇脂是由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制成,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朱砂。

这应该算是古代真正意义上的口红,可以装在小罐子中随身携带,但由于粉末的着色力较差,所以没过多久唇脂就被淘汰了。

接着就出现了“口脂”,其实口脂算是唇脂的强化版,因为是在朱砂中掺入了矿物蜡和动物油脂等辅料,上火煎成。

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唇部有光泽感,还能有防水功能,同样也是装在小罐子中便于携带。

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口红纸”,则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也就是说这种东西其实并不存在与古代,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对古代唇妆的一种误解罢了。

口红纸真正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时提倡艰苦朴素,市面上极少有化妆品出售,于是很多女生就将双唇润湿,再把红纸有色的一面对折放在唇间抿一下。

区花小时候没少干这种事,但也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这只是对当时社会没处买口红的权宜之计。

说了这么多,那古代的女子们都流行哪些唇妆的画法呢,待区花一一讲给你们哈~

1|汉朝

梯形唇妆

每个朝代女子的妆容,其实和当下的社会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汉武帝当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对于女性的审美转向以德论高下,更崇尚朴拙大气之美。

因此这个时期的女子妆容都比较简洁,服饰和装饰都很朴素,所以唇妆也偏向小巧的唇式。

像是在唇部用毛笔上下分别点了一下的样子,上宽下窄,有点像三角形,也叫”梯形唇妆“。在2004年的《汉武大帝》中林静和陶虹就画了这种妆。

梯形唇妆画法:先将内唇线画好,然后将唇釉或口红点在唇珠处,接着再点在下唇的唇中,最后抿一下嘴巴就能完成。

2|魏晋小巧唇妆

魏晋时期的审美其实比较贴合现代,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女子们没有受到太多约束,因此唇妆的样式也是花样百出,也是我国历史上唇妆最为饱满的时期。

虽然魏晋的唇妆充满多样性,但大多也都以小巧为主,和现代的咬唇妆极其相似,只是没有渐变的效果,好像把嘴巴变小变薄一样。

小巧唇妆画法:先用粉底将嘴巴涂白,然后像咬唇妆一样从唇中间开始涂,但要按照原本的唇形,最后再叠加一层透明的唇蜜,就能营造出水润的光泽感啦。

3|唐朝蝴蝶唇妆

大唐盛世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所以唇妆的样式也比较多,有花朵状、樱桃形、大红春、小红春、半边娇、媚花奴等样式,果然社会越繁荣,人们越有闲情逸致研究美。

在唐朝所有的唇妆里,其中蝴蝶唇妆尤其受宠爱。因为其寓意就像是蝴蝶附在唇上,灵艳动人。

蝴蝶唇画法:先用粉底给唇部打底,然后在嘴唇上画一个小M,下唇画弧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M的尖角处,唇珠的部分要特别强调,内唇线的位置要照顾到,然后顺着M的轮廓填充好口红即可。

4|宋朝椭圆形唇妆

宋朝和唐朝不同,对女性会有较为严苛的束缚,崇尚林黛玉般的纤弱美,所以这时的女性都由奔放转变为内敛,妆容以清新高雅为主,唇妆的样式也比唐朝少了很多,多流行椭圆形唇妆。

其实宋朝的椭圆形唇妆和魏晋的小巧唇妆有点像,都是以小为美,只不过宋朝的唇妆更偏圆,而且在颜色上大家也多以檀色为主,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豆沙色。

椭圆形唇妆画法:同样也是先用粉底将唇部涂白,然后在上唇用唇刷画一个小椭圆,下唇画一个稍大的椭圆,而且还要保证在嘴巴自然闭合时,会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椭圆,最后用深一色号的口红勾了下内唇线,尤其嘴角的部分,一定要比原本的唇角小。

5|明朝内阔唇妆

明朝的社会风气比较保守,没有唐朝那么活泼开放,所以此时的女性妆容都走温婉大气的路线,尤其“桃花妆”和“酒晕妆”在此时很流行。而唇妆也是和当代的咬唇妆最相似的,不会像宋朝纯椭圆,也不会像魏晋时期那么棱角分明。

内阔唇妆画法:这个唇妆应该是今天所有唇妆里最好画的,先用粉底打底,然后再用唇刷勾勒出轮廓,接着往里填色,只是上唇和下唇需要注意下,中间的位置是往里凹一块的,这样做会让嘴巴显小,嘴唇厚的宝宝可以试试此方法哦。

综上所述臭美不分年代,女人们对口红的执着也是从一而终的。因此对于当下女孩子们不停买口红,来达到自我满足这一现象,就有了合理解释。没办法基因自带,老祖宗传下来的

#最强美妆#如何画出清新自然的咬唇妆

微信